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早产宝宝气道狭窄如针孔

早产儿严重气道狭窄,最窄处仅有细针孔那么大小,导致呼吸困难,命悬一线!

转入到广医一院后,该院儿科团队与北京儿童医院专家联合诊治,用细如发丝的小支架为他打开“生命通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通讯员韩文青

年轻妈妈小君的经历有些曲折。孕周刚过33周,她肚子里的宝宝就提前来到这个世界上,生下来时只有1.7公斤,而且重度窒息,并伴有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严重问题。出生当天,他就住进了新生儿科。为了“保命”,医生给他上了呼吸机。

宝宝的病情时好时坏,在辗转两家医院、经历了55天的治疗后,去年底,宝宝家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将他转诊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据广医一院儿科陈德晖教授介绍,宝宝入院时体重不到5斤,呼吸困难。由于长期使用呼吸机通气和抗生素,他的肝功能受损,而右肺也不通气,导致心脏也出现问题。

经支气管镜检查,医生们发现宝宝气管上段瘢痕狭窄非常严重,最窄处仅有细针孔那么大小,长约1.4cm,气管下段也存在同样的瘢痕狭窄,即便采用3.1mm的支气管镜,仍难进入宝宝的主支气管,特别是他的右主支气管内还有大量痰液堵塞,无法吸出来。因此,宝宝面临痰堵窒息的威胁,稍有不慎便可要命!

为了给宝宝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陈德晖教授团队邀请有“儿童支气管镜教父”之称的北京儿童医院刘玺诚教授会诊,最终,他们决定为宝宝做经支气管镜支架置入手术。

在刘玺诚教授的指导下,医疗团队决定选用冠状动脉支架为他打开呼吸通路。当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医生们将细如发丝的支架通过气管镜置入宝宝的气管狭窄处,宝宝的生命气道终于成功打通了。

术后,宝宝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3天后,医疗团队小心翼翼地为宝宝取出了这枚超细的小支架,再经支气管镜做球囊扩张,用钬激光帮他进行清除疤痕治疗。经过积极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宝宝的呼吸情况逐渐好转,转入普通病房后不久便出院了。

小家伙的出院,成功刷新了国内报道的最低体重患儿接受经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支架置入及取出的治疗纪录。

相关阅读:
2岁幼童 摔倒在手扶电梯 武昌都府堤有栋“状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