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封特殊的来信,开启烈士回家路

原标题:一封特殊的来信,开启烈士回家路

2月20日早上7点半,六合区雄州投递部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

信是寄往“六合县马镇区沟石村”的,收件人为“王慰华烈士”,并标注:“该烈士(20岁)于1947年12月牺牲于菏泽战役,望邮递员同志再辛苦一下,帮烈士找到家。”

六合区并没有马镇区,也没有沟石村,这封寄递地址不详的信件如何送达?通讯员刘其成周倩婷

本报记者耿春晓

一封“死信”

接到这封特殊的信后,投递部内勤人员当即拍照发到“六合邮政之家”工作群中寻求线索。

六合区寄递事业部业务管理人员孙祝安是一名退伍老兵,看到这封信后,立即在朋友圈发出求助帖;同时,他对照地址检索了《六合县志》。

在县志中查找无果后,孙祝安又拨打信件上的电话。接电话的人叫张景宪,是菏泽开发区张和庄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慰华烈士所在的烈士陵园就位于张和庄社区,有200多位烈士长眠于此,其中136位是无名烈士。

近十年来,张景宪奔走于全国各地寻找烈士后人,希望让烈士“回家”。

2月20日,孙祝安与民警一起来到与信上地址最可能契合的马鞍街道尖山村沟石组。

沟石组只有22户人家,经走访并没有发现王姓住户。

此时,一名石姓村民说,自己的婶婶名叫王慰华,是二伯石华义的遗孀,而石华义在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

经考证,石华义于1945年牺牲,与菏泽烈士陵园提供的信息不符。

烈士“回家”

2月21日一大早,马集社区有人提供了一条线索,称该烈士应该是“王殿华”,而非“王慰华”。

提供线索的人叫王长春,是王殿华的侄孙。他说:“王殿华是我的三爷爷。三爷爷1947年入伍,20岁就离开了家,没过几个月就牺牲了。”

孙祝安听后,立即打电话联系张景宪。张景宪在翻看原始档案后,认为“慰”极有可能是“殿”。

与此同时,公安部门联系了档案部门。档案部门反馈,多年前,六合曾隶属安徽,在档案中确有“安徽省六合县马镇区”的提法。

在王长春收藏的族谱里,清晰列着“殿华公”的名字。王殿华兄弟姐妹八人,惟一在世的八妹王殿珍今年已经86岁了。她回想起三哥当年参军的场景,老泪纵横,“他1947年入伍,1948年春节就收到了牺牲的消息。”

孙祝安郑重地把信件交到了王殿珍和王长春的手上:“现在,烈士回家了!”

“新时代江苏司法为民好榜样” 推选网络投票启动 雨水 又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