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执法人员检查大朗相关片区企业 (记者 范德全 摄)
打击违法倾倒固体废物垃圾、解决突出环境信访问题、就重点区域开展清查、聚焦茅洲河流域污染源……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自去年5月以来,我市先后发起了“利剑一号”“利剑二号”“利剑三号”“利剑四号”等环保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截至1月23日,“利剑一号”行动共检查企业2496家,关停61家违法企业;“利剑二号”行动对1620宗案件分6个片区进行核查;“利剑三号”行动共完成问题企业整治1582家,整治完成率70.66%;“利剑四号”行动共对46家企业立案查处,完成361家企业的整改。
层级联动 引智借力查处环境违法问题
1月15日晚,市生态环境局常平分局局长陈志诚带队到常平镇司马村开展夜间突击检查行动,当执法人员走进一家无牌沥青厂时,扑面而来一股刺鼻的沥青味,一些需专业放置的物品被随意堆放,生产环境极为杂乱。
检查发现,该无牌沥青厂未经环保部门审批同意,擅自设置沥青搅拌设备1套等生产设备,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执法人员按照相关指引现场拍照取证,查处了这家无牌沥青厂,打响了常平环保部门2019年夜间执法第一枪。
市镇联动正是“利剑”系列行动的特征之一。市生态环境局以“利剑”系列行动为平台,探索高位统筹、市镇联动、集中用兵、地毯式清查等环境执法监管新模式,创新环境监察思路,实践设计环境监察执法垂直管理环境监管执法体制,推动市环境监察能力提升。
以“利剑一号”行动为例,通过压实属地属事监管责任,分三个层面组织开展整治工作。三个层面分别是建立市级专项行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政策性、全局性问题,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负责行动的具体事项,组建三个专项行动专责组,现场指导、巡查各园区、镇(街)工作进展和成效。
市生态环境局还引智借力,试点第三方技术服务辅助环境监管执法。在“利剑二号”行动中引入第三方电话回访,构建第三方调解模式,第三方抽查回访案件1113宗,回访有效案件750宗,回访满意率为50.80%。此外,村委会、居委会等第三方调解案件10宗,成功调解10宗。
督促企业整改环境违法问题
记者在17日长安督导现场看到,对整改好的企业,执法人员要求企业经营者进一步规范经营。对尚未完成整改的企业,执法人员要求企业进一步进行整改,并给出了最后的整改时限。
环监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不同,市生态环境局会同第三方技术、法律团队,将“利剑三号”“利剑四号”的问题清单归纳为三大类别,即严重环境问题、一般环境问题以及轻微环境问题。针对环境违法特别严重恶劣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同时对情节轻微,不存在主观故意、积极主动整改的问题企业,建立健全“容错机制”,给予企业整改和提升的空间和时间。
记者获悉,截至1月23日,“利剑一号”清废行动方面,市级巡查督办和现场处置专责组共发现并交办问题360个。针对交办的问题,各镇街立行立改,建立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目前,交办的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
“利剑二号”行动统一调度全市环境执法力量对1620宗案件分6个片区进行核查。截至目前,经核查已解决或者符合结案条件的案件715宗,解决率48.41%。
“利剑三号”行动共完成问题企业整治1582家,整治完成率70.66%,立案查处企业197家,拟处罚款2264.46万元,责令改正129家,查封扣押74家,移送行政拘留3家,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3家。
“利剑四号”行动现场对23家存在污染物偷排、直排、超排等严重恶劣的环境违法企业调查取证,并对其中17家企业实施现场查封。共对46家企业立案查处,完成361家企业的整改。
继续推进问题清单整治
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入整治利剑系列行动问题清单。
“利剑二号”行动将加快推动未解决案件的核查工作,切实查清环境问题症结,推动落实整治。“利剑三号”行动将强化督促督导,督促镇街以问题为导向,推进问题清单100%完成整治。“利剑四号”行动将组建联合巡查组,实行流域常态化高压巡查,确保茅洲河流域水质稳定达标。
此外,市生态环境局将总结利剑行动中的有效举措,将其常态化施行。将扩大第三方助力范围,试点引入日常环境监管管理及环境信访案件调处。继续强化与公安、法院的横向沟通,运用司法力量,对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定期开展联合行动。加强与市直部门、镇街、社区协调,推动环境监管入“智网”,形成上下左右共管共治。发挥行业协会、社会环保组织作用,协助宣传和环境纠纷调解。
今年,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谋划开展以固体废物整治、重点环境信访化解、区域环境污染治理、重点河流流域治理为重点的利剑系列专项行动,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补齐东莞生态环境短板。(记者 范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