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别样春晚提早团圆

专题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苏赞)1月13日,离春节还有23天。过年的气氛,提前在地铁和公交车上演。拉杆箱、蛇皮袋……不少人开始大包小袋地前往车站、机场。而朋友圈也开始了如何最方便买到车票的讨论。而这一天,海珠广场的一辆181路公交却撤下电子显示屏,载上48名特别的广州朋友,这一趟的目的地,不是千里之外的家乡,而是广州志愿者为他们提前数十天打造的“春晚”现场。

街友和志愿者口中的“春晚”,其实是在广州已有5年历史的关怀街友春节联欢晚会,由越秀区关怀街友公益服务中心、广东省青年商会联合主办。这天,当露宿者和志愿者十人成群围成一桌,一首首由志愿者准备的歌曲掀起台下人浪。“很多其实是老朋友了,接触很久,以前还逛过他们的天光墟。”资深的志愿者骨干阿杨告诉记者,这里近50名街友,他几乎每一名都认识。这是一群靠拾荒、零工等来养活自己,因为经济能力不足,居无定所,辗转多年孤身一人。

“所以这样的‘春晚’对他们来说很重要。”阿杨记得,在以前还没有这场春晚的时候,节日对街友来说就像奢侈品,当城市里许多人过节时,他们显得更加孤单。

白天在商业街穿上古装以拍照谋生,一月赚五六百元,晚上便选择一德西路作落脚之地。参加表演的曾云(化名)说,自己是第二次参加“春晚”,“好喜欢这样的气氛”。实际上,他在五六年前已经认识了一些志愿者,“得到了大家不少帮助”。近几年,他也会在凑足路费后回家乡过春节。

“这场‘春晚’始于2013年。”设计这场“春晚”的志愿者团体负责人小佳回忆说,最初只有十来二十人。然而,第一年的联欢晚会过后,街友们口口相传,小佳说,“如今每到年底就有街友问‘春晚’什么时候办,上一年预定30位街友名额,最后还扩容至130位。”

今年的晚会由于场地限制只邀请了近50名街友,但在晚会上感受到节日的仪式感和温暖,不用觉得孤零零,最终点滴的积累使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回归家庭。在不少志愿者看来,这个晚会有着巨大的意义。

相关阅读:
抱着小猩猩去儿童医院 花甲老戏院救过村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