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色外墙、“广式”满洲窗、手写金漆牌匾、粤剧音乐茶座……三层楼高的塑料积木玩具在外观上高度复刻原建筑,内部装潢却融合广府特色茶楼元素,让人觉得熟悉又创意十足。这个名为“莲香楼”的作品由80后广州仔阿Nick耗时7个月创作,用了近2000块积木零件才拼砌而成。
2015年,阿Nick爱上了积木设计。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他决心用一双巧手拼砌出他眼中的广州,至今已还原出“莲香楼”“文塔”等本土传统建筑,以及能“跑”起来的“地铁一号线”。不久后,由他和一些积木爱好者共同拼砌的“荔枝湾涌”也将完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碧君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
视频/李波、叶碧君、李凡丁
1
拾起童年乐趣“会计哥”爱上搭积木
20世纪90年代初,7岁的阿Nick收到一份来自父亲的礼物——一盒积木玩具。对此,他爱不释手,反复进行拼砌和拆卸,而这些出自他手的“飞船”和“汽车”,也陪伴他度过充满想象力的童年。
多年后,阿Nick成为一名会计,却时常回想起儿时搭积木的快乐,买来一盒盒积木套装,按照说明书逐一拼砌起来,这里面既有美国队长、加勒比海盗等各种影视人物,也有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
不过,望着家中按照说明书拼砌而成的积木模型,阿Nick却渐渐觉得有些“乏味”,萌生出自行设计的念头。
“那时刚好参加了一个积木模型创意比赛,要求是利用一盒套装拼出除教程外的第四种方案。”阿Nick说,他当时绞尽脑汁拼砌出一只“变色龙”,不仅体验了设计的乐趣,作品也成功入围展览,也因此结识了数名广州积木爱好者,正式走上业余设计积木模型的道路。
2
创意拼砌“莲香楼”“混搭”风格现广府茶楼特色
2015年,阿Nick和一些积木爱好者决定拼砌骑楼街系列来“一试身手”。在广州仔阿Nick看来,骑楼是他最熟悉不过的建筑,加上喜欢“一盅两件”的广府美食文化,决定以位于上下九步行街的莲香楼为原型进行创作。
“莲香楼有三层,但每一层的设计都是挑战。从搜集资料、准备零件到最终制作,整个过程耗时7个月,用掉近2000个零件。”没有设计经验的阿Nick只能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国内难买最新零件,他便学习英语和海外购物操作;缺乏圆弧形零件,他活用已有的零件拼接而成。
“深红色的外墙瓷砖是通过海淘买来的,而二楼的雕花镂空窗是竖放了的栏杆,‘广式’满洲窗是五彩的透光零件……最有趣的是,灯笼其实是‘积木小人’的红色‘人头’,2个‘人头’接在一起,末端配上流苏,就成了中式灯笼。”说起在拼砌“莲香楼”时遇到的困难,阿Nick难掩兴奋,一一介绍他独特的解决方案。
“莲香楼”的内部装潢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阿Nick介绍,“莲香楼”的外观与原建筑相差不大,但内部装潢却杂糅了不少本土茶楼的特色。例如二楼是包间区域,门口采用月洞门和飞檐设计;三楼的音乐茶座有正在表演的粤剧私伙局。“私伙局中的白发‘小人’与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的神韵相似,因此这个场景也是用来缅怀一代粤剧名伶的。”
3
积木达人巧合作“荔枝湾涌”现初颜
2017年,阿Nick和朋友成立一个广州积木爱好者联盟,计划集众人之力,拼砌出积木版的“荔枝湾涌”。
阿Nick介绍,整个作品规模较大,由9名积木爱好者用了15~18件底板、数万个零件搭建拼砌而成,以文塔为起点,经过龙津桥、泮溪酒家、荔枝湾涌小吃一条街、荔枝湾大戏台等特色地标。阿Nick与积木爱好者们除了实地多次踩点拍照外,还从网上找来鸟瞰图细细端详。
“在积木世界中,圆形和拱形结构比较难实现。”阿Nick说,他喜欢挑战自我,自告奋勇负责囊括技术难点的“文塔”和“龙津桥”。以“龙津桥”为例,拱形结构本身不稳定,需要零件加以稳固。“没有合适的零件,我只能将两个方形零件拼在一起作为固定器,但这个做法属于‘违法’搭建。”
今年11月,阿Nick等9名积木爱好者带上各自作品,在一家咖啡厅进行首次“合体”,呈现“荔枝湾涌”的全貌。“就在我们互相提出优化意见时,模型就吸引到附近孩子们的注意,纷纷跑来和作品合影。”阿Nick说,目前“荔枝湾涌”还处于修改阶段,但他已十分期待最终的成品。
“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去记录他们的城市,而我就恰好喜欢用积木去记录。”阿Nick告诉记者,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他希望能实现拼砌地铁站的积木模型,还原包括扶手电梯、安检、售票、验票闸口等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