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连娇/漫画
近日,陕西西安一高校发文严禁学生在校期间饮酒,消息一出,引起了社会公众的热议,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到底该不该饮酒?学校管理的尺度又在哪里?
高校“禁酒令”频频出台
你喜欢喝酒吗?你大学时经常喝酒吗?日前,在陕西西安翻译学院试行的《西安翻译学院严禁学生在校期间饮酒的规定(试行)》,该规定禁止学生在校内校外喝酒,平时会有学校相关人员在校门口检查学生是否喝酒。规定第三条,严禁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饮酒(含酒精度饮料),学生因生日、节假日、入学、升学、毕业等原因在校内外组织的聚餐活动一律不得饮酒。第四条还规定,严禁教职工和学生饮酒,一经发现,由学校人事部门按照学校制度做出处理。而因为饮酒或者酒后滋事受处分的学生,最严重的将会被开除学籍。
此规定一出,网上争论热烈。今年3月,云南艺术学院出台的一则“最牛禁酒令”,也引起了网友热议,该规定称“不允许学生饮酒,一经发现,学校将把你醉酒后的照片用邮政特快的传递方式送达给你父母,并请家长到学校协助教育。”
学生想饮酒,渠道特别多
对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否可以饮酒的问题?记者就此事走访了东莞的几所高校,在东莞某高校的校外一公里看到,这里各种餐吧、酒吧林立。该高校大二学生小胡告诉记者,这些店铺白天几乎很少营业,晚上就非常热闹,因为我们白天一般都在上课,没有人光顾。某餐吧老板向记者透露,到店消费的基本还是以大学生为主,餐吧主要就是做学生的生意,酒的价格相对来说比较低。当记者问是否有学生喝醉酒的情况出现时,他坦言,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年轻人嘛,喝酒也比较冲动,朋友在一起有时会多喝一些,但并没有发生过酒后寻衅滋事的。
除了酒吧,大学生喝酒的渠道不少。东莞某高校学生小刘平时比较喜欢喝酒,周末常常会约上几个好友去喝酒。今年双十一,小刘还在某电商平台买了不少比利时产的啤酒。“学校的商店一般都不会卖酒,我喝酒的话就去附近超市买,平时大多是喝啤酒,只有和朋友出去吃饭时,才会喝白酒。”小刘还告诉记者,学校有规定不让带酒进学校,但有时会放到包里偷偷带进去,晚上在寝室吃夜宵时,顺便小酌两杯。记者也在该校附近的超市发现,超市所售酒类非常丰富,啤酒、白酒、红酒、鸡尾酒应有尽有,价格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对学生来说,买酒其实就和买其他饮料一样便利。
关于“禁酒令”,你怎么看?
支持“禁酒令”,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本质上还是学生,在校期间还是应该以学习为重,不要饮酒。去年暑假开学,我和班上几个同学去吃饭,席间,有个同学喝多了,一直赖在饭店不肯走,我们几个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把他弄回学校,万一要是路上出事了,同学家长肯定会找学校、找我们的,反倒会更麻烦。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小王
上课期间不能喝酒可以接受,但是学校如果连休息时间和周末都管的话,就有点受不了了。大家都是成年人,同学一场也是缘分,酒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友谊的调味剂,学校可以教育我们少喝酒、适度喝酒,但完全禁酒感觉太苛刻。
——喜欢喝酒的小刘同学
我赞同校园禁酒,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了,有喝酒的自由,但是在大学校园里应该禁止学生喝,一方面是考虑到校园安全稳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大学生文明行为的要求。
我们广东科技学院的校内商店是禁止卖酒的,虽然没有向西安翻译学院出台专门规定禁酒,但该校学生手册上是对学生饮酒问题有明确规定的,每年开学都会组织学生学习并考试,而且会不定期开展学生安全主题班会,也会对学生饮酒行为做合理的引导和教育。
——广东科技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老师
如果儿子学校出这种规定,我举双手赞成。孩子一个人在外上学,万一喝酒喝多出事了,家长又不在身边,后果不堪设想。学校如果有类似规定的话,也是为家长添一份安心吧!
——家住寮步的吴女士
相关链接
大学生饮酒相关恶性事件
虽说因为大学生饮酒发生的恶性事件很少,但是也有一些极端的案例值得我们警醒。
2014年,在广西某大学读研的丁某和同学聚餐。大伙一番狂饮,结果丁某醉酒后倒地不起,最终死亡。其余4名同学均出现不同程度酒精中毒的症状。
2015年,河南焦作一17岁大学生冯某在暑假后第一天上学,和同学聚会喝酒失去意识,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家人将学校诉至法院,法院已审结该案,认为学校管理不到位,存在一定过错,判令学校支付原告损失的20%,约10万余元。
2017年6月,在一所不知名的小酒吧中,广东某985大学大一学生王耀栋,死在了一片“加油”声中。他死于酒精中毒,死前,他连续喝下了6杯混合了多种烈酒的“特调鸡尾酒”,总饮酒量1800毫升。当时,酒吧推出了一项“3分钟内喝掉6杯酒则消费免单”的特殊活动,和朋友们在一起的王耀栋,在一片喝彩声中欣然加入了“致命挑战”。
记者手记
“禁酒令”至少表明学校的态度
不纵酒,不酗酒,是遵守校园文明的表现。在当下文明日趋完善的社会中,大学生文明素养的高低,是一个学校校风、学风的直接体现,而大学校园的校风、学风,则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直接挂钩。对症下药,方能见实效。与其寄希望于大学生自觉地远离酒桌,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倒不如立下规矩,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可为,哪些事情不可为。
尽管“禁酒令”不是什么法律法规,也不太可能绝对禁止得了大学生喝酒现象,至少能让大学生们在喝酒前多一点顾忌,纵酒、酗酒的陋习或多或少能改变。大部分大学生都已年满18周岁,步入了成年人的队列,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换言之,他们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校的一纸禁令,多少有点“圈养不出事”的省事心态,而大学校园不可能是一片净土,也会受到很多外来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校园与社会关系的度,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记者 肖郅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