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杨园理发店手艺留客60年

店里的4把理发座椅是上世纪50年代的产品,已经反复修理了无数回,有的损坏没有配件只能因陋就简用木块撑着继续使用

记者杨涛摄

位于杨园街的杨园理发店1963年开始营业,1986年重新开业是一张红底白字的塑料布招牌,两扇掉漆的木门半开,水磨石的地板已被客人踏出了岁月的痕迹。22年,店面一直就是这个样。

12月10日,雨雪交加,83岁的郭秀云从江岸区社会福利院出发,路上花费40分钟,专程前往杨园理发店,从1956年起,她每隔两个月就会来到这里修剪头发。

90分钟后,理发师任惠萍为老人扣好衣服,收费130元,然后目送老人离开。“这里手艺好,服务优,如家人。”老人来往福利院车费90元,却心甘情愿。

理发店里的童年记忆

杨园理发店面积不大,屋内摆设简朴,3个黑色长椅供客人等待时就座,5个铸铁理发椅是理发师的操作台,3把悬挂的吊扇,简易灯管镶嵌在墙壁上。

任惠萍等理发师身着白大褂,这并不多见,使用的理发工具也充满年代感,铁质的吹风机,拖着长线的电推剪以及打磨发亮的刀片,处处彰显着老店的气质。

理发店内消毒清洗设施一一俱全,干净是它最直观的感受。这家老店从不缺少顾客,尤其是回头客,因为在不少人看来,这里有童年的味道,更因为这里师傅的技艺令人满意。

靠剪发技艺吸引顾客

12月7日,75岁的万翠玲从青山乘车来到杨园理发店。从1964年在这里理发起,已经超过50年。2013年前,老人住在杨园街附近,2013年后搬往青山,她的理发地没有发生变化。“我也曾经到其他理发店尝试过,服务期间一味推销预售卡,手法也不柔和,最后还是回到这里。”万翠玲说。在她的推荐下,一位朋友每隔半年就会从常青花园坐车来到这里,原因就是理发店手艺好。

店里的顾客,不少是在杨园附近居住或工作的人们,他们在杨园理发店理发数十载,老顾客介绍新顾客,新顾客又带顾客,每月来店里的顾客超过百名。

顾客并非只有老年人。37岁的郭勇来店内理发仅5次。“第一次来是新奇,这里的老物件,包括铸铁理发椅能够唤醒童年记忆,随后是被理发师手艺和服务吸引,没有推销,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物美价廉。”郭勇说,以后会邀约朋友一起来到这里享受服务。

靠手艺留客才能生意长久

自1986年杨园理发店重新开张以来,店铺就再也没有装修过,老样子已经维持了30余年。店里没有安装空调,夏天仅靠3把吊扇,冬天煤炉取暖。

任惠萍,55岁的她从理发店重新营业起就在此工作。她算过账,装空调需要钱,电费也将上涨,经营成本提高。“我们能够克服,让利给顾客,让他们得到实惠。”任惠萍说,理发店将保持干净,但不会装修。店里仅淘汰落后理发工具,其余物件和重新开业时无异。头发洗剪吹15元,烫头染发最高价格也不过200元。

任慧萍说,靠手艺留客,才能生意长久。手艺如果不好,预售卡内金额用完,顾客也会离我们而去。

对于杨园理发店不装修、不办卡的原因,理发师杨利华坦言源于顾客的宽容。以前,理发师傅教导,剃头要全套。“剃头修面,关乎顾客的脸面,整套做下来,整个人犹如改头换面,对顾客们来说,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仪式感。”师傅的教导让杨利华明白完成理发,基本功必须得扎实。

那时练手腕儿,用手指捻筷子,再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摇动,就为一个“稳”,一天下来,手腕疼且僵。也正是那时,杨园理发店的顾客会主动让作为新手的杨利华、任惠萍、杜鸿斌在头上练手。“他们为我们不怕脸面破坏,我们为他们理发理所应当。”杨利华说。记者姚传龙

相关阅读:
老孔也许是杭州被约饭最多的斑马线管理专员 深夜河道传来呼救声,快被淹没的车顶坐着父子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