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做出来的“青铜编钟”。记者陈舒仪刘镇东黄京摄
本报11月21日讯浸透浓浓汉风美韵的仿青铜编钟、鼎、图腾纹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浮雕人物融绘于汉代画像砖之中,诉说着成语故事的典故;上下两端长廊的造型,让人仿佛穿越千年,梦回西汉时期的马王堆……这两天,湖南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长沙市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活动展现了我省中小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
走进楚汉美韵创意工作坊,一排大小形态各异,而又以假乱真的“青铜编钟”格外引人注目。编钟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学校的校徽和“芙蓉教育”的徽标,中间是十二生肖搭配的传统纹饰。这些作品出自长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学十几名初一学生之手,而且都是该校美术教师组的宋占玲、杨香玲、姚轶三位女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做的。“楚汉时期,编钟是重要的乐器。”该校教科室主任、美术教师宋占玲告诉记者,她们用铁皮打底,用超轻黏土铺一层底色,由学生选择生肖进行主图案创作,在主图案周围用上卷云纹、乳钉,并用小篆字体书写“子鼠”“丑牛”等十二生肖。“绘制图案过程中,最大的难点是,学生会制作单独的图案,但不知道怎么把图案立体化,做到编钟上。”宋占玲说,超轻黏土最大的特性是,必须在湿润状态进行雕刻,不仅要把握时机,更要提前设计。
据悉,展演活动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长沙市教育局承办、长沙市少年宫协办,主题是“阳光下成长”。全省共收到艺术表演类节目253个,参加现场展演的中学组入围节目35个。
■记者陈舒仪刘镇东黄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