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村贫困人口40年累计减少4242万

昔日穷怕山窝,今朝蝶变为乡村旅游的“香饽饽”;昔日行路难,今朝“四好公路”通到家门口;昔日面朝黄土,今朝搭上“互联网”快速发展……11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年第13场新闻发布会,省扶贫办介绍40年来全省扶贫开发情况。

一增一减一改善

“概括来说,主要体现在‘一增一减一改善’上。”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智勇在发布会上介绍,“一增”,即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143元增加到2017年的12936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5倍。尤其是51个贫困县2017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19.22元,较1986年增长了25.5倍。

“一减”,即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4458万减少到2017年底的216万,累计减贫4242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五年精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1万、371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一改善”,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51个贫困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1.08万公里,实现了所有县城30分钟上高速、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畅率100%、乡镇通客车率100%;五年累计解决542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升级4766个贫困村电网,全面完成了11845所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3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了危房改造。贫困地区“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等诸多难题得到较大改变。

脱贫攻坚“七大行动”

全省按照中央“五个一批”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七大行动”。

特色产业增收脱贫,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引导数千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带动300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劳务输出脱贫,全省有就业愿望的149.12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中,已实现稳定就业147.08万人。易地搬迁脱贫,到今年底全省将基本完成“十三五”70万贫困人口的搬迁任务。

教育脱贫,建立了从学前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今年来共发放各类资助金55亿元,资助各类学生达272余万人次。保障兜底脱贫,实现农村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2018年省级农村低保指导标准已提高到3200元/年/人。

医疗救助脱贫,建立“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机制,全面实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截至10月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大病救治率达到97.28%。

形成精准扶贫“湖南样本”

在脱贫攻坚中,我省逐步形成了精准扶贫“湖南样本”。

一是闯出了“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

二是推出了以“一授、二免、三优惠、一防控”为核心的扶贫小额信贷新模式。

三是率先开展了劳务协作脱贫试点,探索形成了“1143”劳务协作脱贫工作模式。

四是成功开展了“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试点,搭建了捐赠者与受捐者双向互动和有效对接平台。

五是探索了“互联网+监督”新手段。■记者李成辉

相关阅读:
时速280公里!双层动车组来了 真刀实战大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