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正值西泠印社115年社庆系列活动在杭举办。浙江卫视的大型纪录片《西泠印社》第一季《孤山路31号》恰逢其会,于11月14日晚开播——真是一份妥帖又精致的生日礼物呀。
第一季共三集,分为《湖山记》《草木记》和《石头记》,用一种特别的影像系统揭秘了西泠印社跨越115年的传奇历史。
《湖山记》首播后收到不少赞誉,是因为其独特唯美的影像,也是因其贯串始终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总导演许继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希望能用一种不同以往的实验性影像,打开一种“看不见的真实”,打开蕴藏在西泠山水金石间的“精神信息”。
独特的影像系统
片头就惊艳众人
虽然首播时间在晚上10点多,但只要一看到《孤山路31号》的片头,就立刻会被吸引住。
这是一个特意做了复古色调的长镜头。
跟着镜头,大家仿佛置身于崎岖的山道中,穿越孤山的涵洞、牌坊、亭台楼阁,最后豁然开朗,置身于西湖的水面之上。
这个长镜头就像一个钩子,钩住你跟着它一起跳进悠悠岁月,去孤山的西泠探秘寻宝。
这样一镜到底的动态镜头,大家可能在很多好莱坞大片中体验过,却甚少在国内的纪录片中采用。
“我这次想建立一个全新的影像系统,希望能颠覆大家对我以前作品的影像认识。约两分钟的片头就定了这么一个基调。”许继锋告诉记者,为了呈现这种更动态的视觉效果,他特别邀请了著名的杭州籍纪录片导演程方、程晓加盟,负责延时拍摄和航拍。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余源伟率领的全部由90后组成的实验影像团队,为整个影像体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撑。
比如说,那几张“反差色”的孤山,从来没有在同题材的纪录片中出现过。而第一集片尾壮观的月全食更是与解说词相得益彰。这一组珍贵的镜头,正是摄制组一夜未眠,换了无数个机位,“承包了整座孤山的蚊子”换来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实验性的影像,打开另外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是我们平时不太注意或者日常视觉里看不太见的,我称之为‘看不见的真实’。”许继锋说。
打破自然和人文纪录片界限
第二集会有“锦鲤”视角
第一集就已引来多方叫好,第二集还会说些什么呢?三集的故事,又怎样架构?
“第二集会很‘仙’。”为了拍《西泠印社》,许继锋笑称,自己已经和孤山上的每一块苔藓都很熟悉了,“其实在孤山的西泠印社,你会看到花鸟虫鱼和吴昌硕、李叔同他们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我会用一条锦鲤的视角、一只仙鹤的视角、一块石头的视角,打开它们的精神世界后,让大家看到一种宇宙观。”
而《西泠印社之孤山路31号》的特别之处也在于,它打破人文纪录片和自然纪录片之间的界限。它将告诉观众,西泠印社不仅有四君子、吴昌硕、李叔同、沙孟海等高贵的灵魂,还有栖息在这里的花鸟虫鱼,草木山泉,他们其实是一个相互见证相互涵养的生命共同体。
“我想选择一个特别的角度去讲述这个故事,使孤山的整个生命体系能够找到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来实现西泠文化更有意味的深层解读。”许继锋说,从第一集《湖山记》到第三集《石头记》,随着视角的转变,逻辑层层递进,“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从物质到精神的转变。其实我们说的‘湖山关系’,讲的就是山水之间很微妙的关系,以及它积淀的一种精神信息。”
就像解说词中说的那样,“你既然聆听过它的故事,我知道,它从来不曾孤独”。
一枚枚流传百世的印章和始终陪伴西泠的草木虫鱼,都在纪录片中诉说往昔岁月和人文底蕴。
《西泠印社之孤山路31号》下一集将在下周三晚于浙江卫视播出,这么唯美独特的纪录片,可别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