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由广州日报独家与广州市国家档案馆联合推出,逢周四刊出,敬请关注。
广州人爱喝汤,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其实,今天广东人固然无汤不欢,千年前的广州人照样“为汤痴狂”。有意思的是,作为古代花城的居民,当年的广州人特别喜欢煲花汤,像什么“天香汤”“春元汤”“茉莉汤”“甘菊汤”……都是鲜花唱主角,百姓爱喝汤,百花来添味的故事,给千年岭南花事增添了优雅又不失烟火气的趣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图/fotoe
天香汤春元汤茉莉汤主人煲花待客有面子
广东人爱喝汤的习惯不是今天才有,往少说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设宴待客必得喝汤
我们以前说过,唐宋年间的广州城是热带森林边上一个秀美的城市,20万汉人、南越人与外商聚居于此,十分热闹。据记录唐代岭南风情的史籍《岭表录异》记载,南越人家特别流行喝“不乃羹”,谁为了办事请人吃个饭,宴席上必须有这一道“不乃羹”。“不乃羹”是用羊肉、鸡肉、鹿肉与骨头一起煲成,肥浓鲜美,上菜的时候,肉捞出来弃之不用,只以汤待客。一大盆汤摆在席上,大家用一个大勺子轮流取饮。之所以命名为“不乃羹”,意思是说,喝了这道汤,就没什么事办不成。你看,古人对汤的嗜好,与现在如出一辙,没准我们现在“只喝汤不吃肉”的习惯,也是从那时候传下来的呢。
若是我们穿越回千年前的广州城,在西城市井小巷里的南越人家尝过肥美的“不乃羹”,想换换口味,那就不妨走到中城里的子城直街,去知州大人的后花园逛逛。大宋官方有一项德政,凡是节庆日,官府的园林都要向老百姓免费开放。不过,府里的仆人不是吃素的,他们会在园子里摆个饮食摊,发笔小财。逛园子的市民也都乐于帮衬,花很少的钱,可以享受一下父母官的口福,何乐不为?
除了茶点,这个小食摊上最惹眼的就是各种汤。要知道,宋人爱喝汤,也是出了名的,而且不仅广东如此,全国都如此。宋代学者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谈》一书中说:“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此俗遍天下。”可见现在广东人“无汤不欢”,是将老祖宗对汤的热爱发扬光大,往大里说,可算是保存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努力。
赏花食花都有品位
闲言少叙,你在知州大人府邸里见识到的汤,与在南越人家里尝到的“不乃羹”,完全是两种风格。有些汤的名字很好听,依照不同的时节,你会分别喝到“天香汤”“春元汤”“茉莉汤”或“百花汤”等,真像一首首诗。其实,这些汤的主角不是别的,就是各种鲜花。
你可别忘了,唐宋年间的广州已是“海花蛮草连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的花城,宋人又特别喜欢追求精致优雅的生活,在他们看来,赏花与食花都是好品位的体现,以花煎茶,以花煲汤,才不辜负大自然,待客也倍有面子。
以花煲汤,当然要给汤取个好名字。所谓“天香汤”,其实就是桂花汤,摘桂花一定要在清晨,一朵朵带露的花儿摘下,去掉花蒂、花萼后,放在白瓷瓶中,待积少成多,用新砂盆擂烂如泥,再封在瓷瓶中,等足七日。要喝的时候,加一勺在沸汤中,沁人心脾,此味只应天上有,故而名曰“天香汤”。
以此类推,所谓“春元汤”,其实是梅花汤,不过,取的是将开未开的花骨朵,预示着春天的开始,才取了这么个名字;至于“茉莉汤”,不用说你也是知道是谁唱主角;最有意思的是百花汤,要摘各种有香无毒的花,放在白瓷瓶中,用冷开水浸一宿,瓶口还要密封住,第二天早起,把花撇去,只“汤浸香水”饮之,回味无穷。
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令我们觉得煲汤都成了一种奢侈,像宋代广州城里的人一样晨起摘花、以瓷瓶封花,以泉水煮汤煲花的生活,更是想都不敢想,但那一种浸润在花香中,慢悠悠享受生活的乐趣,却令人真心向往,若真能穿越过去,真想好好喝上几碗百花汤呢。
“食花”往事
朱瑾渍荔枝出洋成“网红”
以花煲汤,只是我们的祖先热爱鲜花的一种表达,他们“食花”的方式多着呢。各种香花的花瓣可以熏茶,可以制酱,可以煎炒,也可以凉拌生食,若真要细说,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不过,其中有一种食花之法,在海上丝路上大放异彩,倒可以跟您聊一聊,这便是闻名千年的朱槿渍荔枝。朱槿是开遍竹篱茅舍边的平民花,荔枝是闻名遐迩的岭南佳果,鲜花与佳果相伴,便演绎出了一段千古佳话。
荔枝之美味,早在汉代就已为中原人熟知,但运输保鲜是大难题,为了让皇帝贵妃吃上鲜荔枝,驿道上也不知死了多少人,所以,荔枝的进贡总是时断时续,哪一个皇帝想要显示自己仁德贤明,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宣布停贡鲜荔枝。
不过,鲜荔枝吃不上,吃几颗干荔枝总可以吧?再说,广州城里这么多外商,也想把荔枝带回万里之外的家乡,让家人一起尝尝它的美味呀。
办法总比困难多,凭借着众人的智慧,朱槿花闪亮登场了。人们将朱槿花瓣碾压成泥,拌上一点点盐卤,制成红浆,再以红浆腌渍荔枝,随后细心晒干。
以朱槿花腌渍的荔枝干“色红而甘酸”,而且三四年不会生虫,既可从容向朝廷进贡,又可方便外商带上船,大家皆大欢喜,谁离开广州,都想带上几筐,它要想不成“网红”都难。
油炸荷花可口小吃
北宋大儒周敦颐的《爱莲说》,不知道的人很少;但周老夫子先后担任广南东路转运判官(主管钱粮盐铁的运输)与提点刑狱司(主管司法),在广州居住多年的故事,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老夫子在当年著名的风景区药洲一带(今西湖路附近)修了座白莲池,辛苦公干之余(他的敬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经常赏玩莲花,实在是爱莲成癖。要知道,“赏花”“食花”同是宋人的风雅爱好,老夫子赏莲之余,让仆人从池子里摘些莲花,泡壶莲花酒,煲碗莲花汤,也不是没可能。老夫子在《爱莲说》里也只是写莲花“不可亵玩”,又没说“不可吃”。
不过,宋人写就的菜谱中,还记录了“油炸莲花”的做法,真让人大开眼界。新鲜的莲花摘下来,拣最完整的花瓣,和在加了鸡蛋的面粉中,再加些鸡汤调味,一片片用油炸透,拿来当零食吃,酥脆可口,还带着莲花的清香。其实,不仅是荷花,菊花、芍药、牡丹、朱槿都可如法炮制,如果我们有时间照着古人的食谱做些“油炸花瓣”当零食,倒可以少啃几袋薯片了。
古卷上的“食花”
“有华树似槿又似桑,四时常有花,可食,甜滑无子,此蕣木也。”
——晋·顾微《广州记》
“甘菊,一名家菊。人家种以供蔬茹。凡菊叶,皆深绿而厚,味极苦,或有毛,唯此叶淡绿柔莹,咀嚼香味具胜。撷以作羹及泛茶,极有风致。”
——宋·范成大
“寒尽春来夜未央,酒狂似醒醒似狂。吾人何用餐烟火?揉碎梅花和蜜霜。”
——宋·杨万里
“采芙蓉花去心蒂,同豆腐煮,红白交错,恍如雪霁之霞,名‘雪霞羹’,加胡椒,萱亦可也。”
——宋·林洪
“古者有芍药之酱,合之于兰桂五味,以助诸食。”
——宋·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