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18名院士走进东莞校园

11月1日至3日,在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院士峰会院士校园行活动中,共有18名院士受邀走进我市16所学校,共19场活动,为我市大、中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分享。其中,包括7名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4名外籍院士。我们简单记录,一睹院士风采。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批院士,曾任暨南大学校长,现任暨南大学校董,兼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首席咨询专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科学家、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等职。

刘人怀院士走进松山湖实验中学

创新需三个“心”和三个条件

“创新从来都是很难的!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要为了名与利而创新,只有把自己当成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为了祖国和民族的需要而创新,才能不怕困难、不畏挫折,创新才会真正发生。”11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走进松山湖实验中学,为全校师生代表作《创新在路上》专题讲座。

刘人怀院士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将一个个鲜活的科学家的创新故事娓娓道来,告诉大家创新是如何一步步推动世界进步的。

谈及如何创新?刘人怀院士认为,至少得有三个“心”,三个条件。三个“心”即责任心、忍耐心、好奇心。创新三个条件,第一要有宽厚的知识积累。理工科专业的人,也要懂文科的东西;文科专业的人,也要懂理工科的东西。第二要勤奋好学。第三要善于抓住机遇,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这就是时代机遇,国家和民族都非常重视人才。生而逢时,更要把握机遇。

刘人怀院士走进东莞理工学院

大学生需创新活用所学知识

11月2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以“创新无止境,阔步新征程”为主题,立足多方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为东莞理工学院学生们讲述了与创新有关的问题与实践经验。

刘院士谈到了有关大学生在生活上的创新,以其在甘肃省泾川县黑河公社马槽生产队的有趣经历为例,讲述其如何利用自己浅薄的医术知识与所学的力学原理,在1968年的一个寒冬里成功救治了垂危的病人。“生活也需要创新,活用所学的知识,生活中的创新其实很简单。”刘院士针对如今生活中缺乏的创新精神提出了生活创新的观点。

对于生活中的创新实践,刘院士展示了他所设计的第一台精密仪器仪表——波纹圆板弹性原件,其中设计原理的创新也是他在生活中所获的启发与感悟。

针对现场同学提到的如何更接近科研,浮躁时期如何沉心科研等问题,刘院士建议大学生多去受苦,锻炼坚持的品质。科研之路道阻且长,要想更接近科研就要自己多听科研讲座,多看科研刊物,在浮躁的时代中更要学会静下心来,科研目标不能太过功利,在大学期间就要注重打牢基础,培养专注科研的品质。

吴硕贤院士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是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吴硕贤院士走进可园中学

重视听觉关怀改善人居声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硕贤在可园中学作了题为《重视听觉关怀,改善人居声环境》的科普讲座。讲座上,吴教授围绕声音与听觉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重视听觉关怀,改善人居声环境,当前建筑环境声学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吴教授从新石器时代到信息技术时代讲述声音与听觉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向可园中学学生们娓娓道来。他提到古代文化不论中外多半都是通过声音传承的,如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荷马史诗》就是由游唱艺人集体创作、流行和记忆的产物。古代中国尤其重视听觉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比如《论语》便是孔子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论整理而成。

“重视听觉关怀与改善人居声环境,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提高生活品质与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吴教授特别强调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安静的人居环境。他指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人才辈出与其大多屹立在幽静山水之间不无联系。

如何改善人居声环境呢?吴教授建议,首先要重视城乡防噪规划,描绘噪声地图。不少噪声预测软件可绘制出城市不同区域的噪声级分布状况图,而且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结合,还可以与互联网技术结合。此外,要重视室内声环境与音质设计,还应该做好各类建筑的声学设计和噪声控制。

王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激光与光电子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王立军院士走进东莞理工学院

发展芯片解决“卡脖子”问题

11月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莞理工学院双聘院士王立军莅临东莞理工学院,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半导体激光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的精彩讲座。

在讲座中,王院士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解释激光科学学科渗透广、应用领域宽、支撑作用大、国防作用强的特点。在介绍近红外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发展趋势中,他指出激光作为战略性高技术,被世界各国列入国家级发展规划,其发展都是以重大需求为牵引,极大地推动了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半导体激光智能制造等重大需求为牵引,他相信激光一定能再次极大地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随后,王院士以专业的角度从激光器电光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等九方面生动地阐述了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他特别强调智能制造的重要意义,指出“发展自主创新的高端智能制造技术是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由之路。”王院士还向师生们简单介绍了自身团队的研究工作与研究成果,丰富师生们知识面,开阔视野。最后,王院士总结,激光技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必须自主掌控的高技术基础,抓住“核心”发展“芯片”,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表达了对我国的半导体激光技术发展的殷切期望。

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水田农业机械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

罗锡文院士走进东莞高级中学

从刀耕火种讲到机械化生产

1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走进东莞高级中学,带来主题为《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生产——水稻生产方式与工具的变迁》的精彩讲座,他鼓励同学们“异想天开”,大胆去梦想,并锲而不舍地朝着目标前进。

罗锡文院士以“多少同学种过水稻”的提问方式开场,迅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罗院士表示自己之所以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初衷是“民以食为天,食以稻为主”,粮食是老百姓的生存之本,他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为老百姓谋福利。同学们为罗院士的崇高人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喝彩,会场掌声如潮。

随后,罗院士以水稻生产过程为例,从水稻的水田耕整、种植、管理、收获、干燥等过程展示农业从刀耕火种到机械化生产这一生产方式和工具的变迁。罗院士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用一个个生动的小视频、幽默亲切的讲解,把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化简得浅显易懂。通过罗院士的讲解,同学们了解到水稻生产方式与工具的变迁,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进步史、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史,更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同学们由衷地钦佩罗锡文院士严谨的科学态度、扎实的专业知识、浓浓的家国情怀,会场多次掌声雷动。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表现踊跃,有的向罗院士提问怎样看待未来农业的发展,也有向罗院士请教高中阶段怎样为今后科研工作做准备,罗院士热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异想天开”,大胆去梦想,并锲而不舍地朝着目标前进。

陈运泰,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1999),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会士(IUGGFellow,2015),亚洲与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荣誉会员。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荣誉讲座教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教授。

陈运泰院士走进东莞中学南城学校

如何预防海啸与地震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走进东莞中学南城学校,给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知识盛宴——主题为《海啸与地震》的讲座。

陈运泰院士从2018年印尼海啸事件切入,通过用数据直观呈现印尼海啸事件影响,让现场师生了解海啸与地震的危害,并由此展开向学生科普包括震中、震源、地球内部结构、地震的地理分布、地壳板块运动以及海啸的波长、传播速度随海水深度变化等地理常识。陈运泰院士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着现场师生们。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学生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向陈运泰院士提问,“地震中,高楼房屋向相反的方向倒塌怎么办?”“东莞也会发生地震吗?”“地震带来那么多危害,会有有利的一面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陈运泰不仅表示“问得很好”,还耐心给予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秦国刚院士,半导体材料、器件和物理学家。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此后,师从国际著名固体物理学家黄昆教授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半导体物理,1961年2月毕业。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学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博雅讲席教授。2018年11月退休。

秦国刚院士走进御花苑外国语学校

深入讲解半导体激励学生科技梦

“一根铜线和一根铅丝哪个电阻大?”“半导体在生活中如何体现?”1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国刚教授在御花苑外国语学校作了题为《当今科学技术中的半导体》专题报告。

“在我国,进口额最高的商品是芯片。”秦院士从半导体大家庭的一员——芯片导入,强调半导体数量之多、用途之广。那么,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半导体,究竟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他表示,除生活中常见的手机、计算机,各种家电之外,通讯、虚拟现实、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航天航空导弹火箭等,几乎每一件高科技产品,都有几个以至成百上千个芯片。可以说,半导体是电子学和光子学材料的核心,起关键作用。

现场,秦院士用几个通俗易懂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详细讲解半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和发展。“无人机上壳贴满了太阳能电池,依靠的是半导体把光能转化为电能。大家手机中的手电筒功能,之所以可以长时间保持光亮,就是因为半导体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上个世纪,家中照明都用钨丝灯泡,如今,大多改用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呈现出转化效率高和寿命长的优势。”

不过,由于我国半导体科技,尤其是芯片业薄弱,高端芯片几乎完全依靠进口。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解决上述问题。1955年,秦国刚开始研究半导体,至今已历63年。11月1日,恰好是84岁高龄的秦国刚院士正式退休的日子。现场,秦院士以自身经历勉励同学们,勤加学习,努力加入中国半导体科技大军,发展中国半导体科技和工业,攀登国际最高峰,为国增光。

■石钟慈院士(右七) 刘志斌 摄

石钟慈院士,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获华罗庚数学奖。

石钟慈院士走进东莞理工学校

认同职业教育勉励学子做好准备等待机会

11月1日下午,已过83岁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石钟慈走进东莞理工学校,为该校师生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我的数学之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来到东莞理工学校,听取了该校校长巫云对学校关于“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办大数据专业”的介绍后,石钟慈院士表示,“我在德国留学时发现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发达,德国经济的发达与他们有很强的蓝领分不开,所以,不仅要办一般性的大学,也要办职业学校。”

在主题报告会上,石钟慈表示,大数据显示每个人的潜能都是中高以上,培养大批蓝领工人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步骤,现在有些高校开始培养应用型人才,现在东莞理工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契合国家的发展需要的。

石钟慈还在讲座上,向师生透露其幼时艰难的求学之路,以及求学浙大、因时代原因转学复旦大学、进入中科院、留学苏联、回国服务、再凭自己实力申请德国奖学金留学德国,最后学成归来,并将中国计算数学推向世界的经历。他说:“我一个贫困农民的孩子,读完农村小学后就面临失学的危险,后来能幸运地进入初中、高中、大学、留苏、留德……走到今天,靠的是大时代给的机会,也靠自身不断的艰苦奋斗。”

张景中院士,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计算科技研究院名誉院长、广东省数学教育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是国内外著名的机器证明、教育数学、教育信息技术领域专家,是教育数学学科的创立者。

张景中院士走进东莞市技师学院

做学问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11月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走进东莞市技师学院,带来了“回顾创新梦”主题报告。

82岁高龄的张景中院士仍保持着求知与学习的欲望,在参观东莞市技师学院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实一体化课室、bbw学习型工厂等实训基地时,遇到不了解的领域,还不时提出疑问。他表示,学院的教学模式比较紧贴市场,学生毕业后能与产业相适宜,与有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滞后于产业发展不同。

“弄斧必到班门”,张景中院士表示,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对自己科研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他还建议师生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做学问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跟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教育数学”这一概念,从开始思考到提出,用了15年,再获得业界的认同又经历了15年;“共边定理”从设想到列入正规的教学实验,经过了18年……张院士强调,“做学问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张景中院士还从“一叶知秋”“班门弄斧”“形成于思”和“厚积薄发”四个层面深入浅出阐述自己科研道路的心得体会。他希望学生们在以后遇到问题时,能多观察,多思考,从而有更多的发现。

■江欢成(右)

江欢成,广东梅州人。土木结构专家,中国勘察设计大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院士参与了许多重大工程设计,包括大屯煤矿、上海卫星地面站、赞比亚UNIP党部大楼、上海东方明珠塔、印尼雅加达塔等等。

江欢成院士走进东莞第六高级中学

这位80岁老人还想建一座天空城镇

11月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专家江欢成走进东莞第六高级中学,为同学们带去“从东方明珠建设到天空城构想”的主题讲座。400多位六中学子与江院士共同度过了近两小时的分享时光。

在讲座上,江院士介绍了和团队一起设计东方明珠塔的经历,分享了许多和设计有关的趣事。他回忆当年是因为爱好设计而报考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对于设计师来说,新作品能被大家认可是最高的奖赏。作为他的代表作,东方明珠电视塔,他认为是因创新才得以实现。“混凝土的电视塔也很多,传统的都是‘烟囱加糖葫芦’的设计。东方明珠有自己的特点。它既有美感又合理,虽然是创新,但也要保证结构合理。”设计团队是做电视塔的外行,但以创新作为突破点。带斜撑的巨型框架,抗震性强。“我是结构工程师,结构要合理,如果一旦不合理就变得‘怪’。做标志需要简洁而纯粹。”江院士指着设计图,为同学们详细解析了东方明珠塔的建筑结构,笑着说:“像被串起来的大小明珠。”

主题讲座的后半部分,江院士给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天空城镇。他认为天空城镇能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让高层建筑变得宜居还能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小交叉出大成果,用造桥的方式来做建筑。”江院士讲了许多自己在天空城镇中的设想,比如怎么建设公共平台、怎么解决高层消防、如何让空中的社区共享中心,为更多的老百姓服务。“我今年80岁,也是‘80后’。工作就是我的生活,我现在还每天到公司上班,可能比有的年轻人上班时间还长。”

■谢先德(右一)

谢先德,矿物物理学家与高压矿物学家。中科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科学院原院长,广东省科协原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谢先德院士走进东莞外国语学校

从陨石故事到恐龙灭绝地质学真有趣

11月1日,中国系统矿物学、天体矿物学和高压矿物物理学的开拓者谢先德院士走进东莞外国语学校为高一同学们带来题为“天外来客——陨石和陨石撞击坑”的科普讲座。

谢院士首先从陨石的分类讲起,详细讲解了石陨石、铁陨石等不同陨石的构造,并展示了世界第一大石陨石“吉林陨石”的照片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同时,谢院士也通过自己在上世纪70年代赴美国研究月球矿石的经历来讲述月球陨石的故事,并分析陨石坑形成的原理,并提到在2007年之前,全球180多个陨石坑当中没有一个在中国,直到2007年在辽宁发现了全国首个陨石坑。谢院士还提出恐龙灭绝是由陨石撞击地球造成的观点,最后,谢院士带领同学们将视角从地球延伸到外太空,讲解了太空星体之间的碰撞情况。讲座后,在场的学生们踊跃举手提问,话题从专业的地质学知识到恐龙灭绝的其他假说,一直问到美国登月等,谢院士面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回答,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在本次科普讲座中,谢院士从理论讲到亲身经历,从远古时代讲到当下,将深奥的陨石学、地质学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整场讲座声情并茂、生动有趣,让同学们从浅到深了解到陨石学的知识,更感受到谢院士严谨的治学态度与高昂的热情。

王兆凯(Jaw-kaiWang)院士,美国密歌根大学博士,夏威夷大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系教授,国际著名的水产养殖工程专家,1995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工程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工作,在海藻抗菌物质的提取、水生生物反应器、循环水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王兆凯院士走进麻涌古梅第一中学

神奇的户外养殖及生物纳米材料

“原来,户外养殖及生物纳米材料也能结合在一起”。11月1日,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王兆凯走进麻涌古梅第一中学,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硅藻的奥妙”的科普知识讲座。讲座上,王兆凯院士结合个人成长和科研经历,与师生分享所研究领域的科学知识、为人和治学的心得体会。

王兆凯针对“硅藻”作出详细介绍,几乎在所有的有水有光的地方都有硅藻,但大部分硅藻都十分微小,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硅藻具有分布普遍、繁殖能力强的特征。王院士指出,在硅藻养殖中,由于其使用开放式养殖系统,所以,必须解决“如何控制其他藻种的污染”和“如何控制虫害”两大问题。王院士进一步介绍,在开放式的生产系统中,入侵的外来物种可以进入养殖系统,阻碍所需藻种形成优势。而水中有很多生物摄食微藻,开放式养殖系统必须能够控制这些生物。

因此,硅藻规模化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从2009年起,规模化户外开放式硅藻生产系统的研发开始在深圳大鹏稳定进行。王院士介绍,由于硅藻壳上布满网状纳米小孔。具有良好的韧度和弹性,在受压时产生形变,而压力消失时又恢复原状。所以,硅藻壳是一种天然的纳米材料。最后,王院士勉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志存高远、报效祖国。

谭建荣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浙江大学设计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产业联盟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学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谭建荣院士走进东莞理工学院

智能制造促制造业创新

“我们现正处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它引领了新一代的智能制造”。1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以“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为主题,与东莞理工学院师生们探讨新一代信息技术。

现场,谭院士强调了企业产品设计技术和产品制造技术本身的重要性。“人机互连、混合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兴起,带动制造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谭院士以德国的工业发展为例,阐述德国的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的优点,表明了工匠精神对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内以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为例讲述了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制造业中的发展。

谭院士尤其关注广东工业的发展,他以富士康加工技术与手机加工技术为例,针对如今广东经济转型的现况,他认为,要“腾笼换鸟”,要结合政府引导与企业实施,加快企业智能制造,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也要扎实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姚新生,中国工程院院士,药学教育家与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家。1955年东北药学院(现沈阳药科大学)毕业,留校任教。1981年-1983年日本东京大学留学,获药学博士学位。

姚新生院士走进广东医科大学

重视科技创新中医药更强大

11月1日,姚新生院士为广东医科大学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传统中医药与大健康”的文化盛宴,其深入浅出、接地气的讲座让现场响起阵阵掌声,古老又神秘的中医药瞬间成为学生们热爱的“新宠”。

“没有人民健康就无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姚新生院士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全民健康与“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随后,他从亚健康的存在对全民健康的影响出发,探索中医药对治疗亚健康作用,进一步深入地阐释中医药在实现全民健康的优势及作用。姚新生院士指出,亚健康状态的调整应当成为医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健康中国2030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中医药研究人员更要为此作出积极的贡献。“中医治未病”有独到的优势,中医药行业成了推进大健康产业的主力军。姚新生院士还用广东凉茶的案例告诉同学们关于产学研的结合。

姚院士表示,发展中医药是需要更多热爱且优秀的人才汇集到一起,共同努力为中医药的发展作贡献。他分享了自己的外语学习经验以及留学经历,鼓励在座师生们积极开拓自己的人生视野,提高自身能力。

事实上,此次是姚新生院士第三次到访广东医科大学,姚院士对广东医科大学的发展表示肯定,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助力中医药的发展。

唐希灿,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药理学家,从事中草药内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有效成分发掘及其作用机理研究50余年。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的研发中作出突出贡献。

唐希灿院士走进东城初级中学

养花的经历对我科研影响很大

“小时候养花的经历对我后来从事科研工作非常有帮助,种花和科研其实是一个道理,从种籽、花开、凋零的过程,都需要细致观察、持久观察,这锻炼了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持久力”。11月1日,唐希灿院士走进东城初级中学以养花喻人生、喻科研,和东城初级中学学子亲切座谈。

唐希灿院士今年86岁高龄,现场以座谈会的形式和同学们亲切交流。他认为,学生时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读中学时,最大的兴趣爱好是种花,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自己种的花,种花和科研其实是一个道理,从种籽、花开、凋零的过程,都需要细致观察、持久观察,这锻炼了一个人的观察力和持久力。小时候的养花经历,对他后来从事科研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唐希灿院士认为,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对科研工作非常重要,每年参加研究所的招生工作时,他都很注重考察考生的动手能力。“现在,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去做家务,但我认为家务是一个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重要方式,这是一个需要逻辑、技巧和思维的工作,同学们不要惧怕做家务,要主动去做,还要多多思考如何做得更快、更好”。

中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阶段,体育锻炼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推动力。唐希灿院士说,他上中学时喜欢运动,跑步、跳高、排球、足球都会参与其中。大学时,他还是校排球队的队员,“还记得做本科论文时,我的研究方向是剧烈运动后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当时是用狗来做实验,但是狗怎么才能剧烈运动呢?我灵机一动,每天就牵着狗到操场上跑400米。”唐希灿院士生动的举例,引得全场掌声连连。

林浩然院士,鱼类生理学家和鱼类养殖专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生物系。1977年-1981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阿尔伯塔大学做访问学者,从事鱼类生理学研究。1984年-1989年,任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1986年至今,任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浩然院士走进沙田实验中学

探索海洋世界开发鱼类资源

最大的鱼——鲸鲨、神奇的“魔鬼鱼”——蝠鲼、能放电的鱼、形态奇特的翻车鱼……11月1日,中国工程院林浩然院士以一场“海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报告会,为沙田实验中学的学生们打开了海洋世界的“大门”。

除神奇鱼类资源外,海洋生物资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南海的渔业生态环境、南海渔业资源的主要类群、海洋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石斑鱼养殖产业的现状和成果也在现场得到展示和讲解。

林浩然院士介绍,鱼类是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角,全球近2.3万种鱼类,有1.2万多种生活于海洋。近年来,全球每年鱼获量已经超过8000万吨,80%来自海洋。林浩然院士为同学们介绍了鱼类的行为表现。包括性别转变、集体游动、溯河产卵等。针对海洋鱼类进行洄游过程的定向问题,林院士表示,洄游鱼类在一年或一生中所进行的周期性定向往返移动。洄游距离短的有几十公里,长的可达几千公里。

“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在研究的过程中,林院士是怎么应对种种困难的?”“鱼的大脑真的只有七秒的记忆吗?”同学们对林院士的事业充满着敬重与好奇,踊跃举手提问。林院士从自身成长的经历和大马哈鱼能于千万里之外找回故乡的事例展开,风趣、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激励学生们学好生物知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

熊有伦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信息和智能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熊有伦院士走进东莞理工学院

从制造到智造创新驱动发展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熊有伦教授莅临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在该校刚启动的学生活动中心作题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展望”的精彩科普演讲报告。熊院士分别从新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新理念、智能制造发展展望、智能制造的内涵、华中大智能制造的发展、智能制造与社会等方面展开分享。

对于新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新理念,熊院士指出,实现制造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要树立两个观点:一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制造观;二是以产品创新为中心的制造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注意量与质的关系和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他指出,新时代制造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向智能发展。人工智能是综合性学科,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是智能制造。

在创新发展方面,熊院士提出,首先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研究以促进制造科学的兴起和完善,突破关键技术以促进智能制造的迅猛发展。“新时代智能产品以实现共融机器人的跨越引领发展,智能制造是制造、信息、管理、材料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实现制造业价值链智能化和创新的有效途径,智能在这里面要创造价值。”熊院士表示,智能制造研究主要方向是产品智能化,而设计智能化是产品智能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研究者要针对不同的产品对应不同的知识库。

刘焕彬院士,196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86年-1987年赴美进修,受聘为美国爱达荷大学客座教授和加拿大高技术应用公司客座研究员;1991年-1995年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1995年-2003年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过程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过程优化与节能、制浆造纸工程等方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0年当选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工程院外籍院士,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刘焕彬院士走进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

等闲莫负好时光

11月1日下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原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刘焕彬教授走进了东莞市第十高级中学,为学校全体高二学生做了一场“等闲莫负好时光——与学生谈谈人生价值”专题讲座。

在学生们的满怀期待中,刘院士先是以“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入手,呼吁学生“立志肩负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珍惜“好光阴”。谈到每个即将成年的学生都该积极思考未来,并从生命、生活、事业、人生四方面去思考如何创造人生价值;刘院士还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案例,给学生们介绍了三句让他受益终身的名言,引导学生们要树立责任、奋斗、奉献的人生观。

刘院士还分享了4条自己的人生感悟,鼓励学生们用牛的勤奋去实现鹰般高远的志向,并将“胸怀家国天下责任,修炼做人做事本领”对联赠送学生们。讲座结束后,刘院士为学校题字,将他在华南理工大学追求的育人理念送给十中:重人品、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

整场讲座刘院士纵横中外,在为学子们带来知识盛宴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院士身上那种吃苦、奉献和创新精神。

龚克院士,博士,教授,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WFEO)当选主席。因主持中国数字电视无线传输标准和微型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发等工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防科技奖等奖励。获聘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龚克院士走进东华高级中学(生态园校区)

青少年应立公增能建设人工智能强国

如何将声波变成电波?人工智能如何实现?11月3日,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龚克以“从索菲娅谈起”为题作科普报告。

龚克表示,当今社会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索菲娅”是沙特首个被授予公民身份的机器人。那么,索菲娅能做什么呢?索菲娅会听、会看、会想、会说、会做。“索菲娅之所以能识别到图像,在于人工智能的信息转换与数据处理。”“通过声音传感+声音识别/理解、图像传感+图像识别/理解,达到会听、会看的效果。”龚克分析称,学习物理学科,应掌握能量转换之间的关系。将声波变成电波、从热能变成电能等,都进行了能量转换。

龚克还从家用扫地机器人引入,阐述智能机器人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人工智能发展较快,但依旧面临诸多挑战。譬如,能够准确读出一段文字,但却无法正确把握语句中的停顿。“信息化的技术体系非常庞大,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存储等都需要不断探索。”龚克表示,在信息时代,可以不做信息专家,但不能不懂一些信息技术。高中生现在已经在接触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知识,所有的物理问题都和数学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他寄语学生,应立公增能,好好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为建设人工智能强国添砖加瓦。

(记者 张理萌 肖郅朋 覃凤春 张喜林 通讯员 蔡嘉莉 郑晏羽 关锦文 王慧晶 叶芷菲 何小华 叶浩东 王丽君 林德锦 李泽娜 何泽钊)

相关阅读:
院士侃侃谈 点燃学生梦 中央气象台:冷空气影响南方 降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