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第三方支付中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几点建议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衍生出了各种新颖的支付方式,其中以第三方支付为首的支付方式最为普遍,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其体系还远未成熟,相应也生出了很多弊端,如账户盗用盗刷、电信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如何在支付过程中避免陷阱,保护消费者权益?

一是要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要明确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制定准入条件,使得进入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企业都是具有相当资金规模和一定实力的企业;要强化资金监管,规定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的自有账户与用户沉淀资金的账户相分离,禁止将用户沉淀资金进行放贷、投资或挪作他用,由银行对用户资金账户进行托管;要建立保证金制度,要求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在其开户银行存有一定金额或交易比例的保证金。

二是要加强第三方企业软硬件系统环境建设。第三方支付平台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加强用户数据存储及传输的安全性,交易数据处理的安全性,强化技术风险的防范能力。

三是加强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时的自我保护意识。消费者应选择知名度和公信力较高的网络商店购买,可通过查看卖家信誉、商家注册信息等信息来判断购物网站的可信性;应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特别注意保存网上交易的各类记录和资料;应使用正规的浏览器和操作系统,及时下载安装相应补丁程序,安装杀毒软件、防木马软件等,还要注意不要随便点击一切链接,以防进入虚假页面,输入了自己的账号密码。

农业银行南京雨花台支行 曹慧

相关阅读:
以为是“双11”装修优惠 却是诈骗的糖衣炮弹 江苏3D打印行业产值要超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