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新京报刊文:目前不可能通过优秀基因产生聪明孩子

原标题:“优秀基因”就能造就“聪明孩子”?

科普之家

就当前的教育学对智力的了解来看,智力可能根本就不是由基因决定的,其更取决于后来的成长环境和历程。

近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遗作《对重大问题的简明回答》发表,书中集合了他生前多篇文章及论文的书籍中,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他回答了很多来自公众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问题。

霍金探讨了基因改造技术对人类可能造成的深远影响,预言富人有朝一日会改造他们自己和后代的基因,成为“超级人类”凌驾常人,甚至使后者灭绝。

未来果真如此令人恐惧吗?“超级人类”将在不久出现吗?我们仔细考察一下这个事情的方方面面,就会发现,是霍金过虑了。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病救人容易,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也不是那么困难,可是要改良人类的“智力”,变得更聪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因为我们还根本没有理解“智力”是如何成长的,更不了解大脑这个无比复杂的东西。

诚然,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对大脑和神经作用了解了很多。但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大脑是后天发育的,还有很多未解之谜。

在人类出生之后的十多年里,大脑都在不停地成长发育。我们大脑里有数以千万计的神经元,它们纵横交错,搭成数以千亿计的连接。我们经常把大脑的复杂性与宇宙相比,因为这些都是天文数字。

控制我们身体发育的基因组,由23对染色体组成,含有约31.6亿个DNA碱基对。但今天的科学家们对基因组的了解还是非常初步的。而且科学家们发现,在我们身体发育过程中表达出来的绝大多数基因组是“沉睡的”。我们根本不清楚它们为什么存在以及会起到什么作用。要想通过改变基因来“改良人类”,依然只是科幻小说。

就当前的教育学对智力的了解来看,智力可能根本就不是由基因决定的,其更取决于后来的成长环境和历程。比如霍金本人,他受过英国最好的教育,才得以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如果缺少合适教育,那恐怕就像我们学过的《伤仲永》,聪明的少年也会逐渐“泯然众人矣”。

从目前的实例来看,我们根本不可能通过“优秀基因”来产生“聪明孩子”,即便父母都是高智商。而出身偏远农村的科学家也不少见,“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例子也有很多。从出身或物质基础,并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日后的表现。

更何况,我们今天对于“智力”“成功”这类词语,根本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我们的父辈曾经以进入国企为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以经济指标来衡量成功。如今随着“未来已来”,我们发现,学习能力才是保证一个人不会落伍的根本因素。

当然霍金的一些担心还是有道理的,比如,富人及其后代可能会更占据优势。不过,这也不是出于身体或者基因的原因,而是他们对新技术更敏感,更有资本去采用新的教育方式。

不过这种优势也不是绝对的,今天在教育领域里,也有大量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实验性质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盛行,让过去机械式的记忆学习已经失去了意义。我们必须要改变现在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教育方式,才更能让我们的孩子们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孙正凡(科普作家)

责任编辑:桂强

相关阅读:
少年抓鱼发现腐烂尸骨 牵出8年前杀人案 媒体谈南大教授论文被撤:成为教师就应扛起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