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带34岁女儿一起住养老院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龙锟)一位79岁、一位72岁,生活都尚能自理……关灼明和区德洁这对老夫妻在国庆节前搬进了广州明禧养老院。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带上了女儿——34岁的阿宝一起住进来。“住养老院,我们下了很大决心。”在关灼明心里,带着女儿住养老院,也许是生命中最后一次重大决定,这关乎女儿今后的出路。

阿宝是个早产儿,后来又落下了残疾。她在14岁那年学会行走,但由于内翻的双脚,走路摇摇晃晃,去到人多的地方,一撞就倒。“由于早产,她的思维也略微迟钝,脑子没法指挥肢体。”关灼明说。

父母爱她疼她不曾放弃她,以前那个不能站立的孩子,现在已能独立行走,并掌握部分自理能力——洗衣、叠被、上厕所、冲凉……但在二老眼中,即便阿宝已经很努力,但还是无法自立。“她会用电饭煲,但是她怕火,不会炒菜,她走路挺难,马路上车又多,她始终需要在一个集体里生活。”

一想到自己时日无多,这对老夫妻就觉得照顾了女儿一辈子,无力感比任何时候都强。而带着女儿一起去住养老院,是他们所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女儿终归只能生活在集体中,这条后路还是让我们铺吧。”关灼明和区德洁想用晚年的最后时光,带着女儿融入养老院的集体生活,和老人、工作人员建立起感情,这样即便自己身故,女儿也有人照料。

年轻人怎能住养老院?在被几家养老院拒绝后,广州明禧养老院同意老两口“携女入住”的请求,并给了一定的费用减免。这家养老院的院长李萱还提出一个想法,在老两口身故后,希望阿宝能以前台工作人员的方式,为养老院提供服务。关灼明说:“如果能成真,那便是最好的了。”

老两口:想给她找个集体留条后路

在白云区棠景社区,有一栋5层的职工宿舍楼,墙面斑驳。在这栋楼的5楼,关灼明和区德洁一家度过了20多年的时光。

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联合汇丰银行,在棠景社区支持了一个“社区好帮手志愿服务队”,他们经常上残疾人家里聊天,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中秋节前,记者和志愿服务队探访了关灼明一家。有热心人来到家中嘘寒问暖,关灼明心里总是特别高兴。

由于去过社区里不少残疾人家中坐过,志愿服务队带头人之一凤姐心里的感受很深:“即便是残疾人家属,他们心中也有很多苦水渴望倒出来,有人倾听,就是很大的安慰了。”

在聊天中,这对老夫妻很有倾诉欲,却不倒苦水。退休前,关灼明是一家机械厂的仓库管理员,区德洁是建筑公司的泥水工。在“企业办社会”的年代,他们虽然工资不高,却也能获得不错的保障。“厂里用4辆大巴送我们上班,还办了医务室、食堂,女儿14岁时还允许进厂里的托儿所。”区德洁觉得,两家企业对一家人都非常不错,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在那次探访中,这对老夫妻说联系了一家养老院,很快就搬过去了。“你们这么关心,我很感动,但我们还能活几年是个未知数,我们不能把阿宝一个人留在家里,她怕黑,我们想给她找个集体,留条后路。”

区德洁生阿宝时,年龄已超过35岁。因为血压偏高,怀胎七月时,阿宝就被剖出来。在温箱里待了一个月后,母女出院了,医生说了一句:“好麻烦,我没信心你们养得大。”

阿宝被父母悉心照顾着,转眼就到了学站立的年纪,但她的双脚却无法放平。夫妻俩带着孩子去南方医院做手术,“割了两刀,脚能放平了,但是不会走”。关灼明说,之后他们再带着女儿去东升医院做按摩,却不见好转。

在医生介绍下,他们又带着阿宝找到著名骨科专家邝公道教授。邝公道是公认的“华南第一刀”,求医者无数,排队也需要两个月。“邝教授看我们年纪大了,就答应马上帮我们做手术,并且事先讲明是3次手术。”关灼明回忆说,在完成一次手术后,因邝公道罹患癌症,治疗只能终止。

区德洁说,两人每天还搀扶着女儿去爬白云山。“我们在白云山慢慢走,她走了几步就摔倒,但是她继续走。她受了很多苦,却又很坚强,所以我们很疼她。”

阿宝在14岁那年学会行走,由于内翻的双脚,她如今走路摇摇晃晃,人多的地方,她去不了,一撞就倒。“由于早产,她的思维也略微迟钝,脑子没法指挥肢体。”关灼明说。

一想到自己时日无多,这对老夫妻就觉得照顾了女儿一辈子,无力感比任何时候都强。而带着女儿一起去住养老院,是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我们俩先去住,和养老院的公公婆婆、工作人员搞好关系,这样以后对阿宝有个照应。”关灼明抱着这样的想法,和几家养老院聊过,但都被拒绝了。广州明禧养老院却接纳了他们,还减免了一些费用。于是,关灼明一家就住进了这家养老院。

养老院:

二老身故后阿宝可当前台

明禧养老院里,一家三口住得更宽敞了,阿宝特别开心,因为洗澡再也不怕转不了身了。如今,老两口还坚持中午回到原来的家中,给女儿煲点汤水。“集体的饭堂,营养的水平就那样,她这样的体质,营养一定要跟上。”区德洁说。

阿宝心里明白,父母带她来这的意思。她说:“第一天睡觉,关上灯,心里就想着,他们不在,我该怎么办?”关灼明笑着说:“傻女儿,爸爸妈妈还能活多久呀,你要融入这里才行呀。”

说这些话时,关灼明告诉记者,他心里是矛盾的。“她总算会思考这些问题了,但是她的脑筋不好使,我又害怕她想得太复杂了。”

明禧养老院院长李萱说,养老院从来没遇到带孩子住养老院的事:“我知道他们放不下孩子,这也是来住养老院的原因,我非常理解他们。”李萱还提出一个想法,在老两口身故后,希望阿宝能以前台工作人员的方式,为养老院提供服务。关灼明说:“如果能成真,那便是最好的了。”

相关阅读:
柏德口腔四周年盛典倒计时3天 种牙即送明星歌友会门票 769户来穗家庭获配公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