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涨见识!婴儿降生时的六尺布证你见过没?

婴儿降生时的六尺布证

“哇哇”一声啼哭,新生儿降世。医生尺子一拉一量,50厘米、51厘米,如此定格婴儿出生时的身体长度。说到厘米、分米、米这几个计量单位,现代人都很清楚,但如果被问到一寸是多少长?一尺等于几寸?一丈又是多长?估计不少人会犯难。

普及一下,一寸=3.333厘米,一尺=33.33厘米。一尺10寸,一丈10尺,一米3尺。6尺即2米,这是一个在计划经济时期常见的数字,布匹丈量的数字,并且是当时新生婴儿出生补助布票的标准数字。在计划经济时期出生的婴儿,一旦被社会接纳就被列入计划供应范围。20世纪70年代初,新生婴儿第一胎或第二胎可补助布票6尺,超过第二胎则不予补助。

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短缺,老一辈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票证,一物一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结婚生育是人生大事,国家还是为新人、产妇、婴儿提供必需的商品供应,如为新人提供糖果、糕点、烟酒等,为产妇提供鸡蛋、肉、红糖等营养品,为出生的婴儿提供奶粉、奶糕、糖、棉等。新生儿降生后,家属拿着公社大队开具的“出生证明书”或“出生证”就可以到供应部门领取给予的物资补贴。

通常6尺布料一般仅能做一件上衣,如果是婴儿的话,一整套衣服加上袜子也是够的。当时棉布的供应也是非常紧张的。布票的使用和管理,一开始是根据南北各地的气候不同,城镇大小不同,对于棉布的最低需求量不同而制定了不同的布票定量标准。

例如,北京等地每个城镇人口每年平均定量17.3尺,刚刚够中等个子做一身蓝布单衣再缝一双布鞋;天津市每人每次可领取13尺;江西省发放11尺;冬季漫长又寒冷的哈尔滨市每人每次24尺布票,可做一套棉袄、棉裤;而南方亚热带地区城镇每年仅发给每人7尺4寸布票。这些定量在后来还经常减少。特别是在1959年度荒期间,一般每人每年1丈7尺左右,也有些地方每人每年仅发3尺7寸布票,要知道,当时一双袜子都要收2寸布票。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出生前父母亲朋早已备好各种款式、舒适的衣服鞋袜,只为等待小宝宝的降生,早已远离永不变样的老三色,再也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六尺布证虽早已远离人们的生活,但它承载了许多人珍贵的记忆,让大家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文/记者 赵水平

相关阅读:
90后东莞美女追求的精致生活是怎样的?她说:在于外表,更在于灵魂 谁在驱使大货车玩命狂飙? 揭开货车挂靠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