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复旦学者耕耘26年 《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面世

原标题:复旦学者接力耕耘二十六年,《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在沪面世

《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首发仪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首发仪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

新中国新闻史学科奠基人方汉奇曾说过,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

近日,一部地区覆盖面最广的新闻史著作——《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在上海面世,涵盖了全国所有省份自1822年至2000年180年间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值得关注的是,该著作有不少内容是第一次亮相,填补了中国新闻史以往的不足。

9月2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在经过26年的努力后,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宁树藩教授(已于2016年3月6日逝世)立项、牵头、主编,姚福申、秦绍德两位教授担任副主编,全国近四十位学者通力协作完成的《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终于面世。

当日,该书首发式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彭卫国,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教授方汉奇等出席并致辞。

在新书首发式上,副主编秦绍德教授展示了作者名单。26年来,在这39人的名单当中,已有8人逝世。在新书首发式上,副主编秦绍德教授展示了作者名单。26年来,在这39人的名单当中,已有8人逝世。

二十六年求索,新闻史学新突破

据复旦大学出版社方面介绍,《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于2018年9月正式出版,全书分为上、中、下三集,共135.7万字。

改革开放以后,新闻史学建设迎来了春天。在八十年代新闻史研究初现繁荣的基础上,研究者们都在思考如何有新的突破。

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导致了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在各地区有很大差异性。有差异,就能比较。有比较方能接近对规律的认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基于多年从事中国新闻史教学和科研的体会,宁树藩痛感“从横向上,从地区比较角度来考察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迄今尚无人系统进行”,遂领头向教育部申请科研立项。

正式立项后,宁树藩凭借着师生关系和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吸引了多位高校新闻专业教师、省市新闻志的编写者和熟知历史的新闻工作者,组成了近40人的研究编写团队,齐心协力开始了攻坚的历程。没想到一干就是26年。

“人多干大事,从1993年到1998年,各地的初稿就形成了。但人多也带来初稿参差不齐的问题。如何统一体例,是团队一开始遇到的最大难点。”该著作副主编秦绍德教授说。

为此,宁树藩、姚福申等用了13年工夫方完成了各省市概要的修订、补充、重写的工作。2011年至2018年进入了收官期。刚卸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秦绍德从91岁的宁树藩手中接下任务,开始负责总论的统稿、重要段落修改、注释和出版前的所有工作。

历时26年,《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终告完成。

凝结着研究编写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心血和深厚情感。年逾古稀的白润生、王绿萍、张鸿慰、张松之、王作舟教授专程从北京、昆明、成都、南宁、保定来到上海参加首发式,亲自目睹这本著作出世。

在新书首发式上,秦绍德教授展示了作者名单。澎湃新闻注意到,在这39人的名单当中,已有8人逝世,令人扼腕。

特别是这本著作的主编宁树藩教授,72岁时开始《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的编纂工作,他亲自写了建国以后部分的设想、改革开放部分的设想,达数千字。

2015年7月,身体已非常差的宁树藩还是坚持看完了打印稿,并纠正了几个错字。这是他留给项目的最后字迹。2015年7月28日,因脑梗入医院,再也没有醒过来,于2016年3月6日逝世,享年97岁。

宁树藩从1991年开始,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25年,全部献给了这本著作。

“该书弥补了中国新闻史以往的不足,是一项极具开创意义的学术工程,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重大收获。”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鹤评价道。

周振鹤认为,和此前的中国近现代新闻史著作相比,《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首次将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于新闻史研究,考察了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对新闻事业的综合影响,同时辨析不同时期的独特作用。

《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书影《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书影

激励后学,敢为天下先

当日,在新书的首发式上,92岁高龄的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不顾舟车劳顿,从北京赶到上海,见证《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的首发。

方汉奇在致辞时说道,“《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是一个地区比较的一个新闻史,在整个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当中,应该说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方汉奇还说,地区新闻史的研究难度很大,研究工作适于发挥集体的力量,组织专门的团队。此次首发的著作正是如此,众多的专家、老专家、中青年的专家,同心协力完成,效果很好。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新书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浩繁、难度巨大。宁树藩教授和团队不计功利、不看眼前,不是简单发表一篇论文就满足,有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使命感。

“我现在想想,26年前敢做这书,敢为天下先这种精神、这种气势、这份扎实、这种吃苦精神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好好领会,并且予以继承的。”焦扬说。

焦扬认为,《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史为鉴,涵养底蕴,开拓视野,在回顾过往,了解历史,把握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看来,《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的问世,让人们感受到了学术精神的洗礼和教育。

燕爽表示,要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团结协作,勠力一心,完成我们中华民族复兴所需要的思想文化的奠基工程。要体现优秀的学术成果,要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必须秉持不可忘却的学术精神。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米博华则表示,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开启这本著作编纂工作的宁树藩教授以及接棒前行的秦绍德教授,为我们树立做事为人的榜样,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和深厚修养。

米博华还提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师生一定要接过接力棒,为我们新闻事业培养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地区比较新闻史》终于出版了,跨越了26年,今天宁老师的遗愿终于完成了。”秦绍德说,“今天,我们举办这次首发式,除了是对宁老师的纪念,更是希望以这种形式,让更多的学子了解复旦学者这种不为名利、终生追求学术的精神。”

老年痴呆症去哪治?上海正研发认知障碍服务地图 29名传销头目在广西北海受审:发展下线均超过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