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训可“撞脸”,发展莫“撞车”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先提个问题,大家还记得自己的校训吗?
前些天,一机构对2454条中国的校训进行统计发现,4词8字的对仗式校训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其中,“德”字出现的频率高居榜首,“学”“行”“求”“新”紧随其后;“博学”“厚德”“笃行”“求实”“创新”等词,在校训中最为通用。校训也会“撞脸”,有网友为此忿忿不平,本应秉承创新精神的学校,为何校训竟有些千篇一律?
在古代,无论是宋儒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忠孝廉节”,还是清代黄以周在南菁书院留下的“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虽不是正式校训,却为后辈开启了入学门径。随着现代大学制度传到中国,明文确定的校训逐渐成为学校的“标配”。这一中一西,概括出各学校校训的主要思想来源。无论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还是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都彰显了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教育宗旨,强调道德实践、知行合一,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笃实传承。而随着“德先生”与“赛先生”深入人心,自古希腊以降的智识传统和理性主义成为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部分,科学、求真也成了校训的高频词。
古今中外,教育的目标虽有侧重,但大同小异。即便如经世、团结、紧张等具有一定时代感的警语,也具有越千古而同然的价值。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可见,校训作为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撞脸”本无可厚非,毕竟重德、厚学并不是哪一所学校的专利。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个性鲜明的校训。漳州实验小学的“好学善玩,友爱上进”,宁波市正始中学的“人生正始,伟业我待”,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不做假账”,或理念不同寻常,或修辞技法讲究,或行业特征明显,或表达不拘一格,令人印象深刻。
校训富有特色理应褒扬,但缺了落实执行,也不过是“面上的文章”。其实,更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能清晰记得自己学校校训的人据统计不足一半,六成大学生对校训“不感冒”;而诸如“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等伪造校训却广为流传。校训缺乏特色、校史校情教育不到位固然值得反思,但究其根源,在于校训未能引领校园文化、未能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有人说:校训是成人之砥。作为学校精神最凝练的表达和永不过时的教育目标,从理想到现实,要走的路还很长。
校训不单要针对受教者,也应针对管理者、施教者、校友、校工;而成功的校训不仅包含着勤学善思的学风,也弘扬了严谨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抗战时期,武汉大学西迁乐山,为“明诚弘毅”写下了注脚;2017年,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了一场“最短也最暖的开学典礼”,大雨将至,校长把原定一小时的典礼压缩到两分钟,彰显了“格物明德”的自信;身患残疾的魏祥,凭借努力圆梦清华,而为了便于家人照顾,清华大学特地为魏祥母子提供了一间单独宿舍,他们共同抒写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在一代代师生的薪火相传中,校训静止的文字被活化,那方知识的星空将永不黯淡。
高校的创新,不在于校训的创新;而另一方面,校训即便相似,发展之路也可以各具特色。在学校发展路途中,扩大规模、扩大招生不是万能之法,大兴土木、新设专业也需因地制宜,一哄而上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作为目标也不切实际。从重点院校到地方学院,从师范大学到技术学校,立足办学传统,发挥资源优势,深耕专业领域,把学生教好,把学校办好,校训就不会是空洞的格言。总之,校训塑造着学校的软实力,但只有以发展作为最过硬的保障,那些名言隽语才能从校徽、匾额走到人们心中。
这正是:校训不必以“新”为能,特色发展劲头方猛。
(文 | 石 羚)
责任编辑:桂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