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多只养老目标基金清盘 投资者如何应对?

专题:鹏华、平安、中信保诚旗下养老目标基金清盘

据每日经济新闻近段时间以来,多只养老目标基金接连清盘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有人感叹“人还没退休呢,养老基金先清盘了”。

养老目标基金清盘之后,包括Y份额在内的不同份额会把钱退到哪里?投资者可以怎样处理?为何养老FOF成为清盘“高发地”,普通基民又该如何避免选到这些清盘基金?

今年以来,多只养老FOF接连发布清盘消息,成为行业和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本月初,成立于2019年4月22日并正式运作的鹏华长乐稳健养老目标一年FOF发布清算报告,截至今年5月13日,已出现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触发了基金合同中约定的基金终止条款,已于5月17日起进入清算期。

而就在4月和5月,中信保诚基金旗下的中信保诚养老目标2035三年持有FOF、平安基金旗下的平安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FOF也先后发布了清算报告。再加上1月清算的浦银安盛养老2040三年持有FOF,今年已有4只养老FOF清盘了。

养老目标日期基金是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退休时间来购买对应的产品,例如预计2055年即60岁时退休,可以直接选择基金名称中带有“2055”的产品。而近期清盘的几只产品显然离自己的“目标日期”还很远,甚至有产品尚未达到第一个开放日就清算了,因此有网友调侃称“人还没退休呢,养老基金先清盘了”。

根据Wind数据,近三年来共有22只FOF基金清盘或已发布清算报告,其中养老FOF占到了12只。

养老FOF缘何成为了基金清盘的“高发地”?华林证券资管部董事总经理贾志表示,养老FOF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近期的业绩表现是主要原因。

而就养老FOF整体的业绩表现看,Wind数据显示,2023年目标日期养老FOF的平均收益为-7.42%,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也屈指可数。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股市低迷导致养老产品收益表现不及预期,就穿透持仓看,持有权益仓位较多叠加股市低迷是养老FOF基金收益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

同时,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当前在行业内,公募FOF基金经理的位置“比较边缘化”,水平参差不齐,“FOF本来是非常好的一个产品,现已形成了一些不太好的循环。此外,一些基金经理出于某些考虑要配自家产品,但自家产品又不一定好,从而影响基金业绩”。他同时提醒,投资者还应该注意未来其他养老FOF清盘的风险。

支招

紧盯清盘公告进行基金赎回

当一只养老FOF宣布清盘,基民的钱怎么办?

一般来说,在基金清盘之前,基金公司会提前发布清盘公告。在这段时间内,投资者可以进行基金赎回,或者进行基金转换操作,避免清盘带来的损失。

不过,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有的养老FOF设置了最短持有期,例如一年。如果基民持有该基金满一年,那么就可以在产品进入清算期之前进行赎回或转换等操作,不满一年则无法进行;其次,有的养老FOF只能赎回,不能转换,基民们在购买基金时要了解清楚相应条款。

如果说不打算主动赎回,那么将进入另一个操作序列——等待基金清盘,管理人会把持有份额折算成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由于养老FOF很多都设有普通份额和Y份额,后者是专为个人养老金投资而设的一种份额类别,因此资金返还的渠道不同。普通份额获分配的清算资金将转入购买渠道或支付的银行账户,Y类基金份额的则将转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对于未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或政策规定的其他领取条件的投资者来说,这部分资金无法提前领取,但可以用于购买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如储蓄、基金、保险或理财产品等。

看清产品规模决定是否下叉

如果投资者要继续购买养老FOF,那么怎样避免选到未来可能清盘的基金呢?一个最直接的指标自然是产品规模。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几年前为了保成立,部分公募FOF产品采取了发起式基金的方式设立。此举带来的后果是,虽然成立门槛较低,但几年之后产品却要面临存续规模能否达到2亿元的生存门槛,“满足不了条件的产品未来肯定还是要清盘的”。

根据Wind数据,当前全市场养老FOF中,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有62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不足2亿元的更是达到177只,占全市场养老FOF的64.13%。对于有可能因为达不到规模要求而存在清盘风险的基金,普通基民应谨慎考虑。

针对具体产品,百嘉基金董事、副总经理王群航表示,投资者在选择养老目标基金时,应在充分了解各类产品的基础上做好选择。如果从纯粹养老储备的目的出发,可选择TRF5年持有期类产品。

贾志则指出,投资者申购养老FOF的资金都是长期资金,应该首选偏股型养老FOF。

相关阅读:
荣耀首款小折叠Magic V Flip发布:第一代骁龙8+处理器 4.0寸大屏 谷歌与巴菲特旗下能源公司达成合作,能源成AI公司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