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持续发展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从国际机构负责人到欧美企业家,从政府官员到包括诺贝尔奖、图灵奖获得者在内的知名学者畅所欲言。紧接着,亚洲博鳌论坛接力举行。这一系列会议以及外国嘉宾密集来访,向世界传递持续发展的中国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向市场敞开大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秩序的中流砥柱。
在这些会议上,中国向世界表明将不断以更高水平的开放链接世界,坚决反对“脱钩断链”。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等多个权威部门围绕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政策进程,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遇。与此同时,“投资中国”活动吸引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名企业家和外国在华商协会代表参加,投资项目层出不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中国将把稳外资作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在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加大力度,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优质的服务保障。不久前,国务院发布《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提出了5方面24条措施,将开放和服务落到实处。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各方嘉宾的关注。此次中国高层发展论坛的主题——“持续发展的中国”,向世界显示了中国发展的前景。在过去几年,在国际上有一些有关中国发展的讨论,甚至虚假叙事,认为中国“经济见顶”,利用一些短期波动试图唱衰中国发展,希望中国重回粗放式发展的老路,而不是推动产业升级,以免影响到一些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事实上,从参会各方发言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首先,就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所说,中国市场规模庞大,存在巨大发展潜力。这种庞大的市场规模提供了发展的韧性和潜力。目前,中国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其次,中国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这表现在以创新为核心,全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新动能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持续投资以及创新不断涌现。
当前,欧洲经济受俄乌冲突冲击以及通胀、产业转移等影响,陷入持续低迷的状态,仍看不到何时能够走出困境。美国面临利率下调的压力,利率持续高位正在对消费和投资产生影响,市场认为美国经济可以实现“软着陆”,但这也意味着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大选也增加了市场的风险意识。
在中国,地产与地方债风险正在逐步得到释放,中国制定增量政策以帮助经济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产业升级与扩大内需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近期欧美金融资本陆续加仓人民币资产,国际科技制造业也宣布一系列增加在华投资的计划,这种结构性的流动显示“风景这边独好”。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只要集中精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与国际社会携手共赢,所释放出的繁荣与创造力必然不断为世界发展持续提供新动力,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人才、技术流入中国,这将是人心所向,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