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AFS周洋制图
◎记者俞立严 |
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遭遇“缺芯贵电”的掣肘。
11月9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以“聚力行稳、蓄势新程”为主题的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市嘉定区举办,汽车行业相关主管部门、主流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代表参会。引人关注的是,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在现场直言新能源动力电池和车用智能芯片供应问题,并提出改进良方。
“贵电”增加成本
乘联会11月8日晚公布的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最新销量数据显示,在2022年初停售燃油车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路走高。10月,比亚迪新能源车连续第二个月突破20万辆的大关,以20.6万辆的销量位居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榜单第一位。
不过,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廉玉波11月9日却对行业现状表达了谨慎的观点。他表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挑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需要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产品已经从“一家一车”向“一人一车”转变;用户高续航、智能化要求持续提高,企业需要融合创新满足复杂需求,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越来越快,创新窗口期也越来越短。
“产业链整体风险抵抗能力不足,碳酸锂等价格波动带来很大影响。”除了市场和技术的挑战,廉玉波直言,动力原材料和电池的价格上涨已经给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造成了较大影响。
“电池为什么贵?因为原材料涨价。”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发言也直指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贵电”的困境。朱华荣透露,“贵电”导致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单车成本增加5000元至35000元。在朱华荣看来,动力电池价格高企的原因是原材料涨价、资本恶性炒作、卖家惜售、中间商囤积居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整车企业的呼声,孚能科技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原材料的确是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另外,人工等其他费用也在上涨。“就原材料来说,旺季到了加上节前备货,需求偏紧,投机商就进来了。”
“缺芯”导致减产
除了“贵电”,“缺芯”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公司的发展瓶颈。
朱华荣表示,车用芯片短缺已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产秩序造成破坏。以长安汽车为例,2022年1至9月长安汽车损失60.6万辆产量,“缺芯”造成大量半成品库存。
汽车分析机构AFS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约353.71万辆汽车。10月第一周,由于芯片短缺,全球汽车制造商就减产逾9.4万辆汽车。
“在过去不到24个月的时间里,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累计出货已突破200万片。”作为国内汽车芯片龙头企业,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说,车用芯片目前行情火爆。
芯片的短缺,已经从高端车蔓延到更多的智能车型。多个品牌经销商日前表示,今年以来在售的A00级车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调,个别车型相较去年涨幅达到20%。部分五菱宏光与奇瑞经销商表示,受供应链短缺、芯片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所有A00级电动车型售价进行了上调。
对于国内智能汽车“缺芯”的背后原因,朱华荣分析,除了全球芯片短缺因素外,问题的关键是汽车企业和芯片企业之间缺乏直通直联的沟通规划和风险共担机制,供需之间信任不足。
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对于行业乱象的解决,朱华荣建议,在芯片方面,可以加强顶层设计和分工合作,努力实现芯片国产化、本土化发展。在电池方面,希望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依法开展对于暴利行为的打击,解决个别企业的原材料囤积和炒作等乱象,提升动力电池通用化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缺芯贵电”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起到了引领作用。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优化政策供给,尽快完成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办法的修订,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同时,工业和信息化部还要保障行业稳定运行,健全汽车生产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开展整车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加强国际资源的开发合作,推动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打击投机炒作、捂盘惜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另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会支持行业创新突破,聚焦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汽车芯片、新体系电池、高精度传感器、车用操作系统、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加强资本和技术的对接。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上海将全面贯彻制造强国、交通强国的战略部署,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中央部委支持下,加快构建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各方合作协同,全力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汽车产业集群,持续引领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