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梦天实验舱段成功转位,中国空间站建造迈出关键一步!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余建斌樊巍]11月3日9时32分,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11月3日15时12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转位完成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为什么要转位?

转位动作在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及后续任务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问天”“梦天”两个实验舱在发射后,首先与天和核心舱进行前向交会对接,再通过转位动作从天和核心舱前向对接口移动到侧向停泊口,从而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建造任务。

梦天实验舱段成功转位,中国空间站建造迈出关键一步!

3日,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

为什么不能在实验舱发射后,通过侧向交会对接,直接到天和核心舱的两侧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侧向对接,会因为质心偏差对空间站姿态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有滚转失控的风险;二是根据空间站建造方案,两个实验舱将在天和核心舱的侧向永久停泊,如果选择侧向交会对接,首先需要在天和核心舱两个侧向端口分别配置一套交会对接设备,并且这两套设备只能使用一次,造成资源的浪费。由此可见,两个实验舱先与核心舱进行前向交会对接,再通过转位移至核心舱侧向停泊口的方案是最优的。

不过,两个实验舱在转位任务安排上有些差异。问天实验舱在经过发射和交会对接后,开展了航天员出舱等一系列任务,而后开展转位。梦天实验舱在发射、交会对接后直接转位,待形成“T”字构型组合体后,再开展在轨测试、航天员驻留等任务。

为什么是“T”字构型?

2022年7月,问天实验舱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呈两舱“一”字构型。9月底,问天实验舱转位成功,空间站组合体变为两舱“L”字构型。几天前,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前向交会对接,空间站组合体呈横向且不对称的“T”字构型。11月3日,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三舱最终呈现“T”字构型。

那么,为什么是“T”字构型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表示:“为了使航天器易于运动控制,构型要保证主结构和质量分布尽量对称、紧凑,以获得好的质量特性。”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T”字构型有三大好处。首先是能够保证质心居中,节省姿态控制所需要的能量;其次是两个实验舱的气闸舱分别位于“T”字一横的端头,因此在正常泄压或异常隔离时,均不会影响其他密封舱段构成连贯空间,从而能保证它的安全性;最后是“T”字构型能使装在两个尺寸、质量、大小一致的实验舱末端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翼不管空间站以何种姿态飞行,都能够照上太阳。

转位后的“T”字构型结构对称,从姿态控制、组合体管理上都是比较稳定的构型,易于组合体的飞行,且由于其受到的地心引力、大气扰动等影响较为均衡,空间站姿态控制消耗的推进剂和其他资源较少。若采用非对称构型,组合体的力矩、质心与所受到的干扰相对于姿态控制、轨道来说都不是对称的,其飞行效率更低,控制模式更加复杂,一旦构型发生偏转,就需要付出额外的代价和资源将其控回。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各舱段平展布局极大提升了对应用载荷的支持能力”,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梦天实验舱总体主任设计师吴军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T”字构型使得中国空间站稳稳地飞行在太空,宛如给中国梦插上了翅膀,极好地诠释了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这一构型方案契合国情,特色鲜明,“这就是中国空间站该有的模样”。

1+1+1=1

中国空间站在设计之初就运用了系统科学的思想:系统的各部分各自独立,组成系统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

三舱形成“T”字构型后,以“1+1+1=1”的理念构建成为“组合体核心”。其中,由天和核心舱进行统一的组合体管理,包括姿态轨道控制、载人环境、热控、信息通信等;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互为备份,可随时接替天和核心舱对空间站组合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为开展舱内外科学实验提供支持。三舱协同配合、有机统一,构成更加完整可靠的空间站组合体。

“中国空间站建站为应用,只有当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完毕,并且形成‘T’字构型,我们才能说实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此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称,中国空间站的三个主体舱段只有实现了“T”字基本构型,空间站上的供电,信息和热控等系统才能进入最佳工作状态,从而为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实验提供保障,因此三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对完成空间站全面建造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关阅读:
折叠屏手机价格战打响:华为新品售价降至6000元左右 美国在线支付公司Stripe本周将裁员14% 1000多人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