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短缺的半导体突然出现供应过剩隐忧,投资者一头雾水。这是因库存周期影响而在数年重复一次的半导体行业骤变的恶梦。半导体股的局面正在改变,进入考虑到企业业绩恶化的“逆业绩行情”。
“最近,行业的需求状况正在走弱”,美国半导体存储芯片厂商美光科技6月30日发布的声明引发冲击。在7月1日的美国股票市场,半导体概念股全面下跌。
“比IT泡沫更为严重,台积电(TSMC)等前3家以外将出现盈利恶化,重组或将拉开序幕”,英国调查公司Omdia的南川明认为除了最尖端芯片以外,将陷入供应过剩,敲响警钟。
在繁荣时期,半导体需求直线式增加,但产能则只能阶梯式样增长,因此假需求(重复下单)会激增。随后,如果经济减速导致需求告一段落,“意料之外的库存”反而将膨胀。
在各企业相继启动巨额设备投资之际,由于加剧的通货膨胀和出行限制的放宽,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等耐用品的需求减退。半导体需求已踩下急刹车。
野村证券认为2023年全球半导体营业收入比上年减少0.5%,但根据经济情况,降幅有可能达到“1.5左右到1.9%”。对生产计划的误读等导致的汽车产业芯片短缺也有可能迟早趋于缓解。
QUICK FactSet统计显示,世界主要半导体相关企业(40家)的总市值截至7月1日为3万亿美元。与2021年底相比减少了近1.8万亿美元(4成)。降幅居前列的企业有台湾的联发科技、美国英伟达、功率半导体厂商德国英飞凌科技(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制造设备厂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和日本的东京电子(按美元计算)。
半导体的供应过剩问题曾是2000年IT泡沫破裂的契机,当时原因在于供给端。源自押注技术创新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此次主要原因则是传染病、战争和通货膨胀等外在因素导致的需求迅速变化。南川表示“生产可以控制,但需求难以控制”。
在出口的2成是半导体的韩国,6月的出口额仅比上年同月增长5.4%,创出1年零7个月以来最低增速。韩国的出口和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的制造业景气指数存在正相关。
当然,ISM指数和美国标普500指数的EPS(每股收益)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QUICK FactSet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的12个月预期EPS比上年同月增加19%,但通过ISM指数推算的理论值则为增长7%。有观点认为分析师预期过度乐观。
在日本,高科技企业已启动产能压缩的可能性很高。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显示,电子零件和器件工业的生产指数(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5月为107.1,比上月下降3.8%。该指数和日经平均指数在统计上也存在明显的相关。通过5月的数据计算,日经平均指数的理论点位为2万3600点左右。
因做空次贷泡沫而闻名的美国著名投资者迈克尔·贝瑞(Michael Burry)将“长鞭效应(bullwhip effect)”带来的过剩库存问题视为通货紧缩的脉动,曾预测美国将转向货币宽松。“长鞭效应”指的是需求信息从需求端传到供给端的过程中不断放大的现象。
“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硅周期’已经消失”,只要出现这种论调,就会转向萧条,这是半导体的历史。不过,耐用消费品占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比例还不到1成。对高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担忧并未消失。(来源:日经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