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我国算力产业链市场达万亿级 哪些行业将受益

作者:祝嫣然

[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投资超过3万亿元。]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正迅速发展。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近日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算力总规模超过140E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赋能作用日渐凸显。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数据中心、超算等领域研发突破,进一步挖掘算力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推进算力产业发展。

地方上也进一步加码布局。发改委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投资超过3万亿元。

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当前我国算力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张云明介绍,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20万标准机架,平均上架率超过55%。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存储容量达到800EB(1EB=1024PB)。算力总规模超过140EFlops,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第二。

与此同时,算力产业链条持续完善,算力赋能效应凸显。目前,我国算力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涵盖由设施、设备、软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构成的上游产业,由基础电信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云计算厂商构成的中游产业,由互联网企业、工业企业以及政府、金融、电力等各行业用户构成的下游产业。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和相关行业报告,2021年我国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云计算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此外,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发布会上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不仅是关键生产力,也将成为普遍应用。随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算力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正加速涌现,算力深度融入制造、交通、教育、航空航天、金融、传媒等更多行业,同时,算力调度、算力管理、算力交易也成为业界探索的重点。算力正在从“资源”变成“要素”,最终将像水、电一样,应需而生、应需而动、应需而变,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共有32个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和12个边缘数据中心入选,为加快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树立了标杆。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告诉第一财经,“算力时代”已经到来,算力是支撑数字经济持续纵深发展的重要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和应用场景强依赖于算力要素,金融市场高频交易、VR/AR、超高清视频、车联网、联网无人机、智慧电力、智能工厂、智能安防等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和业务,将因为有足够的算力支撑而得到快速发展和落地。

多地加码布局数据中心

各地也在抢抓数字经济机遇,加码布局数据中心,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及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8个算力枢纽内规划设立了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划定了物理边界,并明确了绿色节能、上架率等发展目标。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是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节点。通过在全国布局8个算力枢纽,引导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向枢纽内集聚,形成数据中心集群,发挥规模化、集约化效应。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目前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覆盖省份已陆续发布“十四五”通信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数据中心机架的建设目标、电能利用效率(PUE)等指标。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孙伟日前透露,今年以来,全国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中,新开工项目25个,数据中心规模达54万标准机架,算力超过每秒1350亿亿次浮点运算,约为2700万台个人计算机的算力,带动各方面投资超过1900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还将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累计带动投资超过3万亿元。

6月29日,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数据中心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末数据中心发展目标。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贺仁龙表示,意见的公布也意味着整个上海的数据中心空间布局基本定型。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发展背景下,上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双核心中,青浦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临港是特殊经济功能区、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双循环的国际节点,这两个核心的布局,也形成了沿着杭州湾以及和苏州接壤南北两条线的布局。

山东省也在积极加码布局数据中心。山东省副省长凌文在上述2022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目前,算力规模方面,山东省数据中心在用标准机架数突破24万个,较去年同比增加60%以上,较2019年翻了两番。组成结构方面,全省已建成大中型数据中心44个,边缘数据中心176个,低时延边缘算力占比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激发算力“引擎”赋能效应

去年以来,算力发展规划文件密集出台。“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和10E级超级计算中心。这为今后五年算力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后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批复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等8个地区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台,部署构建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

谢存介绍,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算力产业工作。

一是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算力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加速打造数网协同、数云协同、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实现算力水平的持续显著提升,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算力底座”。

二是聚力推进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我国的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数据中心、超算等领域研发突破,加强先进计算、算网融合等技术布局,推动算力产业向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三是不断激发算力“引擎”赋能效应。深入挖掘算力在数字政府、工业互联网、车联网、金融科技等创新应用场景下的融合应用,提高算力在医疗、交通、教育等传统行业的应用水平,加快推进算力在更多生产生活场景的应用落地。

相关阅读:
阻断涉诈资金转移 AI加固金融机构反诈防线 谷歌前CEO:中国大陆地区或将成全球最大芯片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