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Meta出货量削减300万台,元宇宙要碰到天花板了吗?

Meta出货量削减300万台,元宇宙要碰到天花板了吗?

好的方面想,字节、腾讯追上 Meta的机会来了。

作者|郑玥编辑|郑玄

来源:极客公园

Meta一个哆嗦,引发国内元宇宙赛道巨震。

6月 22日,天风国际知名科技分析师郭明錤发布Twitter称,Meta元宇宙智能硬件业务有下滑趋势。Meta缩减 2022年 Oculus系列头显出货量 40%,从原有预期 1000-1100万台下调至 700-800万台。此外,Meta还暂停了 2024年之后的所有新的 XR头显硬件项目。

随后郭明錤再次发文称,发货预测是基于调查和判断,而不是官方数据。并更正称 2022年 Meta VR头显出货量下调幅度为 25-35%,对应出货量不变,为 700-800万台。

受此影响,国内元宇宙产业链和果链上市公司股价受到重挫。为 Meta代工 VR头显的歌尔股份 22日股价闪崩,两天里股价下跌 15%,市值跌去 170亿元。对此,歌尔回应称,目前生产经营和订单情况都比较正常,主要业务进展也符合预期,没有任何调整半年度业绩指引的计划。

巧的是,就在被爆「砍单」的前一天,Meta刚刚公布了多款 VR头戴设备的原型,同日腾讯也传出正式成立 XR部门。

一边是国内大厂和元宇宙创业者「军备竞赛」进行的如火如荼;另一边全球 XR硬件的领头羊,却在疫情红利消退后开始放慢脚步。让人不得不担心,这波元宇宙热潮的天花板,会不会比想象中来的更快?

歌尔股份 6月 22日大跌|百度

歌尔股份 6月 22日大跌|百度

01

Meta公开新 XR

硬件后就砍线?

歌尔股份曾用名歌尔声学,此前主要业务是为苹果供应声学器件。2014年 Meta收购 Oculus后掀起 VR热,歌尔成为 Meta、索尼 XR设备的主要代工厂和技术合作伙伴。

早期 XR业务在歌尔占比不算太高,但随着 Meta近年来 VR硬件出货量的提升,XR对歌尔越发重要。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 7月,歌尔股份拿下 Facebook(Meta前身)旗下公司 Oculus新一代 VR设备的独供大单,预计 2020年订单量为 100-200万台,总收入可达 50亿元。

郭明錤最新的更正中还提到,Meta订单减少主要在 22年下半年,鉴于 Meta减少硬件投资和经济衰退风险,他将 2022年下半年 Meta VR头显出货量的预测下调了 40-50%,并认为原定于 2024年之后的 Meta新一代头显出货将被推迟。

郭明錤还对今年 4月份时做出的预测进行了更新,分析了高端 Meta Quest 2 Pro的配置与性能,并预测价格将升至 799美元或更高。

郭明錤推文|Twitter

郭明錤推文|Twitter

他透露,Meta Quest 2 Pro会采用 mini-LED显示屏和 2P Pancake以显著改善视觉效果,并会支持 VR& AR(视频透视)。此外会搭载约 16个摄像头(头显 10个,两个控制器共 6个),采用高通 XR 2处理器,具备眼动追踪、面部表情识别和 3D感应支持。会在 2022年第三季度量产,预计在 2022年下半年出货量将达到约 200万台。

即使出货量会下滑,Meta「all in」元宇宙的决心不能有变,信心给够。

21日,Meta罕见地一次性公布了多款 VR头戴设备的原型,CEO扎克伯格在 Facebook分享了自己体验这些设备的视频,并介绍了元宇宙硬件业务发展的近况。据扎克伯格介绍,新设备在分辨率、亮度、尺寸方面带来了现有设备无法达到的新高度,似乎对硬件业务的信心仍在,或许在表达出他们不会放弃高端 VR的决心。

VR原型机|Meta

VR原型机|Meta

在 Meta的 Reality Labs(现实实验室)内部,研究人员使用「视觉图灵测试」作为测试 VR眼镜的标准,这个测试的合格标准是:要让人的视觉系统,相信在 VR眼镜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世界。

在通过视觉图灵测试之前需要解决的四个关键技术挑战:变焦、失真、视网膜分辨率和 HDR。在 Meta演示视频里,几款 VR头显原型机就分别用于攻克不同的技术难题,希望在未来能够提供与现实无法区分的视觉体验。

扎克伯格展示 VR原型机|Facebook

扎克伯格展示 VR原型机|Facebook

Meta Quest 2 Pro是否能如期到来尚未可知,从扎克伯格的演示视频倒是可以看出,硬件的进步困难重重,突破性改革的到来仍然不可预期。与消费者期待的、Meta想要实现的元宇宙,距离还远。

与前两代 Quest相比,硬件技术并没有显著突破,这或许是 Meta硬件业务下滑的原因之一。

02

国内元宇宙还没机会下滑

Meta那边遇到了出货量下降的麻烦,与之相比,国内的元宇宙硬件才刚刚开始「创业」——腾讯、字节,乃至罗永浩,都在过去一年里纷纷入局。

6月 21日,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透露,腾讯控股周一向其员工宣布正式成立「扩展现实」(XR)部门,该部门的任务是为腾讯建立包括软件和硬件在内的扩展现实业务,将由腾讯游戏全球首席技术官李申领导,并将成为该公司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的一部分。

消息称,该部门最终或将拥有超过 300名员工。在腾讯一直在削减成本和放缓招聘的环境中,这个人员数字显得十分可观。

腾讯要成立 XR部门的消息不止一次传出了。今年 2月,就有消息称腾讯 XR全新业务布局全真互联网,内部开启活水招聘,目标是在行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打造世界一流的硬科技团队。该业务重在布局全链路的 XR生态,包括硬件端的 XR设备、软件端的感知交互技术以及内容与行业端的内容与开发者生态。

比腾讯更早,字节跳动收购 Pico仍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国内元宇宙大事件。去年 8月,字节跳动以 90亿元的天价收购了 Pico,一个国产 VR头显设备制造商。

6月 17日,字节虚拟女团 A-SOUL进行了一场虚拟直播,要求使用 Pico设备。从体验者的反馈来看,该直播实际为全景视频模式,并非真正的 VR直播。用内容生态促进的硬件销量有多少,只有字节知道。

A-SOUL首次 Pico VR直播|网络

A-SOUL首次 Pico VR直播|网络

腾讯、字节跳动和 Meta一样,都选择了从硬件设备切入,同时发展内容生态的路径。只是在 Meta完成了硬件出货量显著提高后,国内的布局才刚刚跟上。

在第一波 VR/AR浪潮的 2016年至 2018年,高端 VR硬件产品的全球出货量在 100万台上下,其中大部分还是依附于 PS生态的 PSVR,硬件保有量的不足,导致即使是 Meta这样的大厂也无力发展 VR/AR生态。

2020年,Oculus Quest 2的出现改变了此前几年硬件保有量不足的状况,一举将出货量提高到千万量级。截至 2021年 11月 17日,Oculus quest 2销量已达 1000万台,超过上一代的 5倍,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 VR机型,也是目前市场上主流 VR产品的样板,占全球整体出货量的 75%。根据第三方平台的预计,预计 2025年时,全球 VR头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 2800万台。

有了硬件出货量,才能保证 VR游戏的开发者可以赚到钱,并且通过内容生态进一步刺激硬件消费。这便是各家都选择从硬件到内容生态的布局路线的原因所在。

开发硬件的同时,Meta还在 2021年相继推出了社交 VR应用 Horizon Worlds,并通过收购 Beat Games等游戏开发商布局 VR和云游戏。

收购硬件公司、成立相关部门这些国内公司当下的动作,Meta(当时的 Facebook)在上一波 VR热潮时就做过了。Meta现在在硬件研发上想的是,如何诞生能够通过「视觉图灵测试」的设备,虽然这还是一个需要更多时间的问题,但相比于刚涉足元宇宙硬件的字节、腾讯,Meta已经走的很远。

这样的烦恼,对国内的追赶者来说还略显奢侈。国内的元宇宙硬件出货量,甚至还没到能下滑的时候。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相关阅读:
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贝壳开涨近7%,优信涨6% 拜登向马斯克求助?特斯拉据称参与制定可再生能源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