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大疆创新,困在无人机围城

大疆创新,困在无人机围城

编者按:

过去多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落地不及预期。无论是人脸识别,还是自动驾驶,无论是AI机器人,还是语音助手,都遭遇了不小的麻烦。

一时间,市场遍布悲观情绪。

事实上,任何新技术对社会的改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无需急功近利,也不用在一时受挫之后,就灰心失望。

从历史上来看,汽车的发明到普及用了至少一百年的时间,互联网从发明到深刻嵌入人们社会生活花了约五十年时间,人工智能即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改造社会,也注定是一个漫长且徐徐渐进的过程。

不如再给AI一点时间,把时间线拉长远些,或许在不远的将来,AI真就能还你一个梦寐以求的惊喜。

作者/黑羊

编辑/魏晓

大疆的历史上,拥有很多耀眼的全球首款。

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无人机科技公司,发布过全球首款航拍一体机、全球首款专业一体化多旋翼飞行器、全球首款会飞的照相机、全球首款自带4K相机的可变形航拍器等等……

图/大疆VR+无人机系统

图/大疆VR+无人机系统

在全球所有苹果专卖店中,大疆都占据一席之地——某种意义上,大疆的产品被品质和高端生活选中。

曾经选中大疆的,还有资本。

红杉资本中国、远瞻资本、麦星投资、中恒星光、新天域资本、Accel Partners,大疆背后的资本名单宛如众星拱月,推高了它的身价——虽未上市,但大疆最高估值达1600亿。

资本追捧、强势融资、产品过硬、消费级无人机霸主,一切都闪耀着光环的大疆科技,在2020年却被当年的投资人爆了粗口:

高价投资大疆以来,企业与他们沟通少,上市没有消息,退出遥遥无期。

随后,大疆又被曝出裁员和产品质量问题。终于在经历了政策禁飞、黑飞和全球贸易战后,曾经辉煌的大疆,成了令人不安的科技泡沫、资本弃儿——很久没有大疆融资的消息、上市也遥遥无期。

大疆,从无人机顶流坠落成一家普通公司。

所以必须转型,大疆要从新的市场中找回旧时的自己。

如今的大疆,不再只是一家无人机制造公司,还是一家AI公司。其业务也涉足影像控制、智能车载系统,甚至是可编程机器人教育。

图/大疆影像系统

图/大疆影像系统

另一面,深耕无人机业务所研发的AI技术,被大疆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农业喷药、汽车自动避障、影像跟踪或物体识别——大疆将自己的智能技术统称为AI智能引擎。

现在,这台智能引擎所延展的新业务正逐年扩大,但目前仍只占总业务量的25%。

不过,AI之于大疆,是未来也是现在。大疆要把AI的故事讲给资本市场听,也要用AI技术孵化新的未来。

大疆需要时间。

25%的新业务

大疆曾在一份发给投资机构的融资材料中提及未来理想的营收结构:50%是无人机、25%来自影像板块、25%来自新业务。

新业务是什么?皆与AI有关。

比如医疗影像AI市场、AI教育市场、机器人研发等等——所有新业务都围绕视觉、算法、影像处理、集成芯片技术,成为一体的人工智能“新兴产业”。

为什么专心做无人机的大疆,不好好工作,要把触角伸向其他领域?

这几年,消费级无人机并不好做。

比如国家颁布多项针对无人机安全的空管政策,都让消费级无人机遭受重创——起飞重量超过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必须实施登记注册。而多地设立禁飞区,让消费级无人机无处可飞,也让“黑飞”事件频发,大疆作为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头把交椅,销售自然深受牵连。

大疆创新,困在无人机围城

2020年,《DroneAnalyst 2020无人机市场部门报告》指出,大疆在无人机市场的份额从2018年的74%下降到2019年的69%,这是自2016年无人机分析师开始收集数据以来,这家中国无人机制造巨头的市场份额首次下降。

此外,频频传出要上市的大疆,一直也没有“最新消息”出现。要知道,大疆的200亿美金估值还是在2018年,现在是多是少,官方并没有披露。

大疆讲了50%无人机的故事、25%的影像故事,接下来,该讲25%的新业务了。毕竟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大疆的重头戏其实是AI技术——它足以撑起那25%的业务。

这也能解释,为何当年大疆的投资方红杉资本询问汪滔需要什么帮助,汪滔的回答出人意料:“帮大疆举办一场机器人赛事”。在后来,举办机器人赛事几乎成为大疆的传统。

现在,大疆必须拿出这25%的新业务,或开辟新市场,或为产品添加新的功能。

大疆的AI是什么?

飞在空中的大疆,如今正在“降落”。

2020年后爆发的新冠疫情中,大疆无人机销售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业绩,但它也明白,业务不能栓死在无人机这一棵树上。

于是凭借多年在无人机上积累的AI研发经验,大疆正在其他领域搞事情。

产品上,大疆发布运动相机、摄像稳定器、开发可编程机器人、汽车操作平台甚至麦克风,大疆这些产品最显著的特征是,都嵌入了其在无人机领域研发的AI属性。

图/大疆机器人车

图/大疆机器人车

比如运动相机的对焦追踪功能,技术来自无人机摄像中的物体跟焦;AI可编程机器人自动避障,技术来自无人机对物体的分析识别功能;还有麦克风的超远距离信号传输,无人机中的无线传输技术也功不可没。

图/大疆运动相机

图/大疆运动相机

技术上,这些从无人机“提取”的AI,也开始学习“地面的东西”——大疆的工程师在实验室训练机器、分析数据、模拟落地场景,原来在空中的AI得以运用在不同领域的硬件之上。

因此,农业植保机可以在天空识别土豆大小的植物;摄像机稳定系统能跟踪滑雪选手这样高速运动状态的人或物体;大疆内部孵化的子公司Livox(览沃科技)发布的激光雷达,也能准确的对前方物体一探究竟。

大疆创新,困在无人机围城

当大疆用新产品和新业务敲开另一市场的大门时,新的领域并不像无人机市场那样,大疆独领风骚,这一次,大疆面临的敌手众多。

技术很美市场难做

手持AI技术,大疆进入市场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进入,二是用技术给别人做嫁衣。

比如在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大疆准备了5年。

大疆对车的兴趣从2015年就开始了,那时,大疆位于美国硅谷的研发中心聘请了之前在特斯拉负责自动驾驶技术的戴伦·里卡多和苹果公司资深工程师(主要负责天线设计)罗布·施拉博。

两年之后的2017年8月,大疆又发布了一条招聘信息,聘请汽车测评编辑。媒体根据这条消息,猜测大疆在默默造车。

大疆公关部赶紧出来辟谣:

“你不知道大疆的业务有多大。从大了说,都是人工智能产品。因为是特殊项目,所以我们目前没有做公开招聘。现阶段还不会让你测大疆自家的产品,会从其他品牌开始。”

这段意味深长的回复,意思是说:大疆在开发某种与车有关的东西,但大疆并不会自主造车。

果然,2019年,大疆开始与车企合作并推进自动驾驶技术,到了2020年,已完成车载领域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大疆的车载方向的主要业务围绕硬件与软件全套解决方案展开,包括智能驾驶项目研发、视觉处理技术、路径规划等。

但在这一领域,大疆并不是无敌的,“AI四小龙”甚至各大车企、造车新势力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大疆制造的智能车载嫁衣谁来穿,还充满未知。

另外的领域,比如2021年全球规模达4836万台的运动相机市场,大疆从口袋相机到模块化相机,运用了稳定防抖、精准追焦等多种AI技术,但面对的对手依旧强大——比如Gopro、Insta360这样的行业大佬和后起之秀,不仅有全球顶尖的摄像头技术,且无论在设计还是对极限运动赛事的赞助上,都堪称行业标杆。

掌握着AI技术的大疆,或许拿到了行业入场券,但在全球范围内拔得头筹,依旧前路漫漫。

同样,誓言“即使亏损三年也要在农业无人机市场取得领先优势”的大疆,在农业无人机这个小众领域,也使用最先进的AI技术——农业无人机可在高空用AI识别不同植物的信息,并对应不同种植片区别喷洒药剂。

图/大疆农业设备

图/大疆农业设备

这片山头,大疆的竞争者也有像亿航、极飞科技这样的老牌无人机公司竞争,大疆尽管技术上成熟,但行走市场的步伐并不顺畅。

基于AI,大疆开发出的各种技术都非常务实,技术转化为产品十分接地气,且很少有虚无缥缈的概念技术,大多数产品都充满了人工智能的科技感和人文关怀。

不过凭借这些技术,想找回那个曾经辉煌的自己,拿到更多市场的第一把交椅和“全球首款”,大疆路漫漫,且考验重重。(来源:AI蓝媒汇)

相关阅读:
外媒:雷诺考虑减持日产汽车股份,以支持向电动汽车转型 宁德时代:不分红是考虑将进行重大投资等因素 高瓴资本仍是前十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