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专家解读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雪上加霜

来源:经济日报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个月。这场冲突不仅是俄乌间的军事冲突,而且是俄罗斯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的经济战。在战事和经济制裁等连锁反应下,世界股市、汇市、原油、粮食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等随之反复震荡。俄乌冲突将对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期邀请专家深入探讨。

主持人

经济日报社理论部主任、研究员徐向梅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雪上加霜

主持人:俄乌冲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如何?

黄汉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近年来,受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受到重大冲击。俄乌冲突使本已受到重挫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新的打击,世界经济复苏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挑战和更多的不确定性。

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全球能源、工业原材料和农产品的重要供给国和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运输通道,是全球主要产业的重要参与者,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俄乌冲突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制裁,给本就不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更大风暴。

这种影响可以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维度来讨论。从短期看,俄乌冲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冲击突出表现为原材料断供、零部件短缺、物流堵塞等,主要影响集中在以下行业和领域。

一是全球“芯”荒问题可能恶化。俄罗斯和乌克兰是生产半导体芯片不可缺少的金属钯和特种气体的关键来源国,俄罗斯生产全球40%左右的钯,乌克兰供应全球将近70%的高纯氖气、40%的氪气和30%的氙气,美国半导体芯片制造业所用的氖气和钯几乎完全从俄罗斯和乌克兰进口。俄乌冲突导致氖、氪、氙等特种气体和钯供应临时中断,并推升全球氖气、钯金价格大幅上涨,可能会让历经一年多的全球“芯”荒雪上加霜。

二是加剧汽车零部件供应短缺。汽车产业关联行业多,产业链长,供应链跨境合作非常普遍。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世界知名品牌汽车企业纷纷关闭其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零部件制造工厂,仅乌克兰就有38家工厂被临时关闭,产品涉及电线电缆、生产线套、电子产品、汽车座椅等,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再次受到干扰,导致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多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近期宣布减产甚至停产。

三是影响镍、钛、铝等重要金属稳定供给。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镍、钛、铝等重要金属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如2021年俄罗斯镍产量占全球11%,仅次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位居全球第三名。受俄乌局势影响,3月8日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金属镍价格首次突破每吨10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堪称“妖镍”。镍、钛、铝等金属是航空、汽车、化工、装备等制造业生产必不可少的上游关键材料,如波音、空客等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制造业需要钛,镍可被用于制造不锈钢和电动汽车电池,这些金属供应受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航空、电动汽车、不锈钢等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四是造成海陆空物流堵塞和运输成本上涨。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欧洲和亚洲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俄乌冲突不仅切断经乌克兰的黑海海运航线,也导致经过乌克兰、俄罗斯的航空和陆路运输大部分被叫停,跨国物流公司不得不选择更长的中东航线作为替代,包括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在内的国际海运巨头甚至停止接受途经俄乌的欧亚货运订单,不仅造成大量货物运输堵塞和物流中断,也进一步推高疫情以来的运输成本。

从中长期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和重构将因俄乌冲突而加快。其实,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最近几年一直在进行,特别是自2018年以来,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各国高度相互依赖的产业链供应链暴露出其脆弱性和风险性,主要经济体为降低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纷纷强调增强本国对重点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性和提高关键供应链的弹性。受此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从过去基于比较成本优势原则转向兼顾成本、效益和安全,成本效益最大化不再是决定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风险和安全作为新变量进入生产函数,成为影响跨国企业布局加工制造基地的重要考量,很多企业甚至愿意牺牲部分效益以保证安全。

在这种逻辑下,跨国企业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特别是减少对外采购依赖和实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面临重组,满足安全要求的短链化、分散化、本土化、区域化、阵营化等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方向,俄乌冲突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

不可否认,在当前大国战略博弈加剧、疫情仍在蔓延、地缘政治冲突爆发的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这种调整对大国而言可能是“个体理性”的,但对世界整体而言却带来“合成谬误”,因为它显著提高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成本,降低了世界经济运行效率,不利于世界经济平稳顺畅运行和尽快走出疫情影响的阴霾。

既是地缘之争也是币缘之争

主持人:俄乌冲突对全球金融格局的影响如何?

张茉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当前,金融制裁已成为大国博弈替代“热战”“冷战”的常态化工具和经济武器。俄乌冲突不断升级,美西方对俄罗斯金融制裁不断加码,势必成为改变未来国际金融秩序的催化剂,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全球金融格局发生深刻演变和调整。

俄乌冲突以来,美西方对俄实施全方位、无差别、史无前例的制裁。金融制裁尤其为甚,先后祭出冻结俄央行海外资产、将俄主要银行踢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限制对俄罗斯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龙头企业的融资、大幅抛售俄金融资产、调降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至垃圾级等,美国财政部甚至祭出禁止俄政府通过美国银行账户偿还美元债务等金融大杀器,旨在动摇俄罗斯金融基础设施,打击俄罗斯金融系统,切断其使用美元渠道,削弱俄海外筹资和自救能力。

受制裁影响,俄罗斯金融市场一度出现剧烈动荡,卢布大幅贬值,特别是俄由于不能进入国际偿债市场,或将面临历史性违约的风险。近年来,尽管俄罗斯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反金融制裁的盾牌,且俄乌冲突及受美欧制裁以来也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但俄经济金融不可避免将蒙受重大损失。

俄乌冲突既是地缘之争,也是币缘之争。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裂痕已现,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大幕正在拉开。美元占国际支付的40%,占全球储备货币的59%,短期内美元霸权地位无法撼动。然而,将美元用作武器,正是所谓的金融战争。美西方对一国高达数千亿美元的储备资产进行冻结,不仅给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秩序的稳定性、可靠性蒙上阴影,更让世界对储备资产这类“无风险资产”产生质疑,继而颠覆对当前全球支付和储备体系的认知。“去美元化”力量将加速二战后牙买加体系以及国际金融格局的深刻重大调整与重构。

首先,国际储备货币格局“去美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美西方对俄实施空前的制裁充分暴露出世界经济体系过度依赖美元和美国金融系统的弊端,将使世界各国将保障储备资产安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并促使更多国家寻求外汇储备、结算货币和支付体系的多元化,加速“去美元化”进程,进而动摇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基础。为应对制裁,俄罗斯宣布在能源、大宗商品等领域与“不友好国家”直接以卢布结算,加快与美元和美欧金融体系脱钩将成大趋势。与此同时,印度央行正与俄罗斯央行探索建立“卢比—卢布”贸易支付机制,以绕过美元。沙特阿拉伯也正与中国方面积极磋商,讨论将其向中国出售的部分石油以人民币计价。而此前,中俄双边贸易已有17%以人民币结算,俄乌冲突及对俄制裁将推动人民币结算支付比例继续上升。新兴经济体的这些战略新动向势必会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对石油美元体系形成巨大冲击。

其次,国际资本流向和全球债权债务结构将更趋于分散化。金融制裁将深刻改变全球资本流向与资产配置结构,不排除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从华尔街向其他国际金融中心迁移。在金融上制裁俄罗斯,还将导致全球债权债务结构更加分散化。出于安全性考虑,亚洲、拉美、非洲地区国家企业和金融机构很可能减少美元融资,以降低被美欧政府“围猎”的风险。在这一格局下,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在传统以美元、欧元为主体的基础上将形成多元化货币循环,对外金融资产将会流向值得信任的地区甚至回流至境内。

再次,SWIFT作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制裁导致其作为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中立性遭受极大质疑,这促使各国积极寻求替代品,加快全球非SWIFT支付结算系统发展,并形成双边或小多边的支付结算格局。目前,20多个国家已建成自主金融清算系统,这场危机还直接催生了重要能源交易国的新支付结算体系建立。一旦新的支付结算格局成形,美元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出现两套甚至多套支付结算规则标准,非政治化将成为一国选择支付结算渠道的重要考量,势必加速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秩序重塑。

或将改变世界粮食供给格局

主持人:俄乌冲突对全球粮食市场的影响如何?

程国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俄罗斯、乌克兰是世界重要粮食供应国,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3290万吨,占全球18%;乌克兰小麦出口2000万吨,占全球10%;两国玉米出口占全球19%,葵花籽油出口占全球63%,菜籽油出口占全球15%。俄乌作为全球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此次双方冲突对全球粮食市场及供给格局影响重大。

第一,严重冲击双方粮食生产和出口。其一,受冲突影响,乌克兰粮油加工企业停产、港口封闭、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遭严重破坏,粮食出口受阻。与此同时,乌克兰冲突核心区粮食生产受到冲击。其二,俄罗斯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制裁,不仅粮食出口受阻,而且影响其从国际市场进口农药、种子等农资,由此导致今年粮食减产,使全球粮食总体供给水平面临较大风险。其三,随着冲突加剧,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实施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如乌克兰对小麦等粮油产品实施出口许可证限制,由此将进一步恶化全球粮食供给形势,影响全球粮食市场稳定。

第二,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中断、市场供应趋紧,推动粮价大幅上涨。冲突导致俄乌两国粮食出口受阻,直接影响全球小麦、大麦、玉米以及植物油等粮油产品供应链,危及高度依赖从俄乌进口的国家粮食供给,特别是北非、西亚和中亚等50多个发展中国家。其中,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和伊朗等国小麦进口的60%以上来自俄乌,俄乌冲突使上述4国5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风险骤然上升。近两年来,由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粮价处于高位运行,俄乌冲突加剧这一趋势,推动国际粮价进一步上涨。今年初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从758美分/蒲式耳上涨至1045.25美分/蒲式耳,累计涨幅37.9%;玉米上涨28%;大豆上涨25.2%。从出口价格看,今年2月黑海地区饲用和制粉小麦价格分别为300美元/吨和320美元/吨,3月攀升至352美元/吨和412美元/吨。

第三,影响部分国家化肥供应和粮食生产。俄罗斯是世界化肥主要供应国,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国、第二大钾肥出口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年产钾肥1350万吨,占全球产量20%;出口1084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19%,对全球化肥供应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俄乌冲突以来,俄罗斯宣布禁止出口化肥,加之经济制裁对俄罗斯贸易禁运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全球化肥供应短缺形势,将粮食生产风险进一步传导到其他地区。据了解,拉丁美洲、东欧和中亚等部分国家,化肥进口30%来源于俄罗斯,俄乌冲突将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粮食减产风险加大。

第四,从长期看,俄乌冲突或将重塑全球粮食供给格局。俄罗斯、乌克兰是近20年发展较快的世界重要粮食供应国,俄罗斯小麦从2000年—2009年年均产量4789万吨,增长到俄乌冲突前的8300万吨,增长近1倍,占世界小麦产量从6.4%增加到10.8%;小麦出口能力从2000年—2009年年均962万吨,增加到俄乌冲突前的350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小麦出口国。乌克兰小麦从2000年—2009年年均产量1800万吨,增长到俄乌冲突前的2900万吨;小麦出口从2000年—2009年年均不到世界贸易量的3%,增加到俄乌冲突前的10%。俄罗斯、乌克兰两国谷物出口在俄乌冲突前已占全球三分之一,黑海地区成为除北美外世界第二大粮食供给地。俄乌冲突不断升级,将在较大程度上制约黑海地区粮食生产和贸易发展势头,这对全球粮食供应链多元的平衡格局严重不利,大大增加了全球粮食安全的不稳定、不确定性风险。

全球能源市场变革危中有机

主持人: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如何?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俄罗斯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已近两个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行了更加严厉的制裁。俄罗斯则利用其油气出口地位实行反制,要求“不友好国家”使用卢布采购天然气。短期而言,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将形成严重冲击。从长期看,现有的国际能源体系将加速变革,虽然存在较大风险,但仍有机遇可寻。

首先,俄乌冲突导致的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将继续影响市场供需体系的平衡。出于制裁目的,美国和英国已宣布停止进口俄罗斯原油,欧洲多国也表示将逐步削减对俄罗斯油气的依赖。但是,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10%,出口的天然气占全球贸易量的近20%。在短期内,无论是沙特还是美国,都不具备完全替代俄罗斯的可能性。为实现降低对俄依赖的目标,欧洲将加大从中东、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寻找油气供应来源的努力,而俄罗斯则更加需要中国、印度等发展中经济体的能源消费市场。从长期看,欧洲逐步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将导致全球油气贸易流向转变,供应来源多元化、流动性高和区域市场联动的全球油气供应体系,将被制裁和反制措施割裂,不排除出现两极体系或平行市场的可能性。

其次,全球能源供需紧张、西方的金融制裁以及俄罗斯以卢布结算能源资源产品的反制措施,正在严重冲击国际能源定价体系和结算体系。一方面,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油气供需紧张已造成价格大幅上涨,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使全球油气价格持续维持在高位。前不久国际油价曾突破每桶130美元,目前仍保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屡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进一步推高了全球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使区域性能源市场出现严重的价格分化。比如,在断供风险下,欧洲天然气现货价格暴涨,而印度则开始以折扣价格购买俄罗斯原油。此外,尽管短期内美元和欧元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的地位仍然稳定,但在能源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将成为一些能源大国保障交易安全、分散风险的重要选择。

再次,全球能源投资体系将出现重大转向。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进行的“双碳”转型正在加速,其中国际能源公司扮演了投资的主体角色,不断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削减传统化石能源业务。俄乌冲突使国际石油公司在公众和政府的压力下退出或暂停在俄罗斯的油气业务,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以追求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并从客观上加速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可以预见,西方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将加大,节能、储能等新技术的突破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将高于此前预测。比如,3月初德国提出将100%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不过,由于可再生能源在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稀有金属价格的不稳定,能源市场的转型过程也将出现更频繁的波动。今年以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电动汽车的价格已进行多次上调。

最后,能源市场政治化趋势明显,博弈更趋激烈。一些国家在对外政策中利用能源工具,将特定地区的能源产品打上“不安全”“不干净”的标签,使国际化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跨境运输面临障碍,技术壁垒更高。如果各国不能充分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能源转型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但也应看到,在全球能源市场变革的过程中同样蕴含着机遇。一方面,全球能源贸易流向的变化,将使中国有机会统筹管道气和液化天然气进口,协调中亚、俄罗斯和中东、澳大利亚等不同来源地的油气合约,通过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布局,保障能源安全并获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全球贸易能力和定价能力。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从而促进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推动能源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相关阅读:
AI赋能影像技术,让修图小白秒变大师 北斗产品已在全球一半以上国家和地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