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错失入局“红利期”谷歌“造表”胜算几何?

本报记者曲忠芳李正豪北京报道

近日,根据外媒Business Insider报道,全球科技巨头谷歌计划于明年推出自己的智能手表设备,内部代号为“Rohan”。与此同时,在社交平台YouTube上已出现这款设备的相关渲染照片。

针对这一消息,《中国经营报》记者通过邮件向谷歌官方进行核实,但截止到发稿前,暂未收到谷歌方面的回应。

记者查阅公开资料注意到,谷歌在智能可穿戴领域早有布局。2014年,谷歌推出了适用于智能手表设备的AndroidWear操作系统,后更名为Wear OS沿用至今。2019年1月,谷歌斥资4000万美元从美国时尚品牌Fossil手中收购了部分智能手表技术,同年11月,谷歌宣布以21亿美元收购智能可穿戴厂商Fitbit,这笔交易于2021年1月完成。

对于谷歌是否会亲自下场“造表”,业界时有传闻,多名业内人士及第三方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可能性非常高。不过,他们普遍认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窗口期已经过去,整个产业在经历了“替代智能手机”的试错期之后,正在向运动健康等应用领域下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尽管中国市场,谷歌自有品牌的硬件设备并不为消费者所熟悉,但事实上,在智能手表之前,谷歌在硬件设备的尝试与动作已有过Nexus、Pixel品牌的手机、平板,以及Chromebook笔记本电脑。

“谷歌造表的传闻并不新鲜,因为谷歌自身有做硬件的历史和习惯。”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如是说。

旭日数据董事长孙燕飚也持类似看法,在他看来,硬件的门槛越来越低,谷歌做智能手表或者其他形态的可穿戴设备是必然的。

公开资料显示,谷歌早在2012年就开始向可穿戴设备领域探索,最为外界熟知的是谷歌AR(增强现实)眼镜,2015年1月谷歌停止了该项目。2014年适值智能手机爆发式增长之时,谷歌推出了适用于手表的Android操作系统,今年三星电子推出的智能手表新品使用的正是最新版本的Wear OS。

2019年1月,谷歌斥资4000万美元收购了Fossil的部分智能手表技术,10个月之后又斥资21亿美元收购了Fitbit。

Fitbit是成立于2009年的一家新兴企业,以入门级的计步器、手环起家,于2015年6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谷歌收购Fitbit的交易遭到了欧盟的反垄断调查,最后谷歌承诺让步,将Fitbit用户数据与用于广告的谷歌数据分开存储,有效期为10年。直到今年初,这笔交易才最终落定。

除了技术、团队等方面的布局动作,智能手机的增长低迷,可穿戴设备增长的市场变化,或许也是谷歌此番“下场造表”的重要原因。

第三方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包括耳机、手环、手表类等)出货量同比增长9.9%,达1.38亿台。智能手表类产品的出货量首次超过智能手环,成为仅次于耳机类的可穿戴设备中第二受欢迎的品类,第三季度增长4.3%。从品牌来看,苹果Apple Watch出货下降了35.5%,但得益于耳机热销以28.8%的份额稳居可穿戴设备市场首位。排名第二的是三星,此前发布的Galaxy Watch 4受到用户好评,因为搭载了谷歌的Wear OS系统,总体来看,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270万台。需要指出的是,三星也是较早做智能手表的一家,曾搭载的是自研的Tizen操作系统,后转向谷歌Wear OS。

罗国昭向记者指出,“单纯的智能手表产品错过了爆发期,市场已经失去高速增长的契机,所以谷歌的加入一定不会单纯做手表,而是做一种戴在手腕上的全新应用场景硬件产品,用‘表’来指代是方便大家理解,至于它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儿,现在还不好判断。”

下一步:向运动健康领域下沉?

一位在运动健康领域创业的资深行业人士Lenn(化名)向本报记者讲述了智能手表的“前世”与“今生”。

在苹果Apple Watch面市之前,Android阵营内在2013年、2014年就已上演过“造表”的投资创业热潮,当时大小企业都喊出了“替代手机”的口号,但事实证明,受限于屏幕、计算能力等,智能手表根本不可能取代手机,大批在智能手表赛道的玩家都倒下了,因此,现在已经没有人再提“替代手机”这个方向了。

记者注意到,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智能可穿戴领域的主流玩家是手机厂商,除了苹果和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厂商的产品阵列中均有自己的智能手表布局。

除去手机厂商,专注在智能手表垂直赛道的只有小米生态内的HMI">华米科技(NYSE:ZEPP)。华米科技于2018年2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华米科技2021年三季度显示,今年1~9月总营收为45.8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61亿元有小幅增长,设备出货量为2780万台。

一般情况下,某个垂直赛道中一旦有头部公司上市了,资本基本上就很少投了。Lenn指出,这意味着,“假如说现在你要做一个单纯的可穿戴设备项目,基本很难融到钱了,因为赛道已经闭合了。”

在Lenn看来,“智能穿戴类的设备与运动健康结合,现在看起来是比较能走得通的方向。与智能手机差异化的一点是,智能手表可以做一些身体指标或医疗属性监测,比如心率、血压、血糖等等。市面上许多穿戴设备都在往这个方向做探索。再细分一点的话,目前在运动健康这个场景中的数据精准度,比应用于医疗健康场景的高一些,这是医疗健康之所以更难破局的重要原因。”

就在今年8月前后,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叠加近两年的疫情影响,公众对运动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市场需求在不断提升。

孙燕飚则从元宇宙当下火热的角度去探讨,认为智能手表未来会朝着医疗、健康领域实现技术的更迭与革新,在更纵深的场景里打开市场机会。未来必然是一个AIoT(智能万物互联)的时代,无论是智能手表、VR/AR设备,或者其他终端设备,都只是大数据的设备载体而已。

相关阅读:
汤姆猫的“中年危机” 蹭“元宇宙”概念? 雷蛇私有化:“电竞外设第一股”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