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生态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重要部署。如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赋能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如何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本期观察版围绕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中的重要问题进行阐述。
——编者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人民观察)
庄荣文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形成了以数字理念、数字发展、数字治理、数字安全、数字合作等为主要内容的数字生态,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和国际格局产生了广泛影响,给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带来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生态建设,“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重要部署,明确了数字生态建设的目标要求、主攻方向、重点任务。着力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是“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坚持思想引领,把握数字文明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迈向数字文明的发展大势,充分认识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抢占信息时代发展先机的战略任务。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速度明显加快,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有利于充分激发数字技术的创新活力、要素潜能、发展空间,引领和驱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升级、消费需求增长、治理格局优化,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支撑。特别要看到,世界主要国家均把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通过优化数字生态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数字化变革的时代潮流,掌握网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着力营造良好数字生态,打造数字优势、赢得发展先机。
构筑人民美好数字生活的迫切要求。网信事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网民规模已超过10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数字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算法滥用、平台垄断、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等问题突出,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要把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作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举措,优化数字环境,推动数字惠民,让亿万人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布局优化不断提速,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新引擎的作用日益凸显,数据安全保护能力持续提升,数字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实践证明,加强数字生态建设有力促进了各类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实现了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优化升级和融合融通,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新征程上,我们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释放数字创新活力,以良好数字生态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坚持创新赋能,激发数字经济新活力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化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是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领域。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努力为数字经济赋能、提质、增效,营造繁荣发展的数字生态。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立足高水平自立自强,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注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网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前沿技术加快突破。突出自主安全可控,优化核心技术产业布局,培育互利共生、融合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切实掌握技术自主权和发展主动权。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握信息基础设施快速演进升级的重要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统筹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融合与创新基础设施等建设,聚焦5G、IPv6、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等重点领域,大力推进体系化建设、规模化部署、产业化应用,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朝着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方向加速演进。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加快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实现数字化进程中的绿色发展。
坚持综合施策,营造数字生态治理新环境
加强数字生态建设,既要厚植创新创造的土壤,也要构建规范有序的环境。要始终把法治作为基础性手段,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构建数字生态规则体系,全面提升数字生态治理能力,推动数字生态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传播优势,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不断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加快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统筹推进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生态乱象,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主体责任,建设行业自律机制,深入推进“清朗”“净网”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净化网络空间。大力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用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滋养人心、滋养社会,营造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的良好氛围。
推进数字惠民便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托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均等化、便捷化水平,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高效化发展。加快推进数字乡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丰富数字化生活场景和体验,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提升数据治理效能。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完善数据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数据资源产权制度、交易规则和管理规范,确保数据要素安全有序流通。完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推动政务数据、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等全社会各类数据良性互动、融合应用,打破数据孤岛,释放数据红利。有序推动培育数据交易市场,着力培育规范的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深度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充分释放数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
规范互联网平台运营。构建与数字平台特征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促进企业有序发展和规范运营的监管机制,依法保障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坚持鼓励技术创新与推动技术向善并重,完善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的制度规则,依法规制算法滥用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监管能力,确保平台经济公平竞争、有序发展。
坚持防范风险,筑牢数字安全新屏障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营造良好数字生态,要坚持安全和发展并重,深入实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有效防范和化解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领域的风险挑战,全面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以及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
着力构建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风险评估、检测认证等机制,构建贯穿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平台、数据、应用等一体协同安全保障体系。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加强对海量数据汇聚融合的风险防护,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加强重点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完善重要数据目录,强化政务数据安全。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范应对数字新技术新应用安全风险,密切跟踪发展动态,提升人工智能、5G、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跨领域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压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体系,加大关键系统、设备、平台等网络安全检查力度,做到关口前移、防患未然。加强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大力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加快形成多方参与、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网络安全良性生态。
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推动重点行业建立完善长效保护机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规范企业采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加强对生物特征等敏感个人信息的保护,深化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治理,坚决打击非法买卖个人信息、侵犯公民隐私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个人信息安全事件举报受理渠道,切实维护广大网民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意识。
坚持开放共享,构建数字生态合作新格局
数字生态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重要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网络空间数字生态合作,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促进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
推动完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坚持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以联合国宪章为基本原则,推动研究制定更加平衡地反映各方利益关切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加强国家间数字生态领域政策协调,积极参与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制定,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互联网基础资源分配机制,实现网络空间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合作共治。
打造数字生态合作平台。积极搭建双边、区域和国际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主场平台作用,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化数字贸易、数字技术、数字服务等各领域合作。加强优质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推动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网上文化交流互鉴。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深入拓展“丝路电商”合作,持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开放、互利、共赢的数字生态。
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加强同新兴市场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网络治理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打破信息壁垒,消除数字鸿沟,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数字技术在疫情防控、全球减贫、医疗教育等领域创新应用,推动数字科技协同创新,努力让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作者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
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大家手笔)
陈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作为“营造良好数字生态”重要内容,凸显了网络安全保护对营造开放、健康、安全数字生态的重大意义。面对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加快网络安全关键技术研发、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网络空间在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随着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空天一体化的新型网络形态不断涌现,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能生活等应用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正在全面融入日常生产生活,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此外,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功能强大的研发工具和创新平台,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新活力,极大促进经济繁荣,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同时也要看到,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造成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带来风险隐患,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渐凸显。网络安全已成为事关各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成为能否营造良好数字生态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加强网信工作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推进网络安全技术研发,不断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当前,我国网络安全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涉及体系构建、设计、研制、开发、集成、交付、使用、服务等环节。面对新的安全风险,我们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评估、漏洞排查、漏洞修复、系统开发,防止受到攻击和侵扰。同时,要树立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各国在预警防范、应急响应、技术创新、标准规范、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网络风险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和防御,不仅要推进科技创新、掌握关键技术、筑牢安全屏障,还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经济全球化对创新资源配置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在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都是空前的,技术转移和产业重组不断加快。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和防御,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网络安全人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为此,必须加强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特别是培养造就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网络安全人才。
面向未来,加强网络安全依然任重道远。我们既要看到我国在网络安全风险报告、信息共享、研判处置、系统维护等方面已经取得的重大进展,也要继续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首先,实现全过程管理与治理。加快规划实施网络安全保护和防御,把网络安全纳入数据信息系统,以实现全周期管理,提升相关管理工作的预见性和战略性。其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例如,不断完善网络风险管理框架,提高项目管理的适应性和指导性。根据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划定风险类别,进一步规范关键系统的安全评估程序。再次,加强重要领域数据资源、重要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完善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的管理机制,以适应不断增强的安全保障要求。加快前沿技术研究与开发,例如预警系统、态势感知、应用系统网络测试等;定期检测、评估安全漏洞,及时弥补漏洞;定期审查供应链安全风险,及时化解风险;等等。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设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
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势所必然)
刘武根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应该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推动网络空间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开创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未来助力。”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对一国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越来越具有重大意义。“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实现全球互联网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营造开放、健康、安全数字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动建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给人类创造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增长动能和发展机遇,但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应该坚持多边参与、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各种主体作用。”推动建立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需明晰主体角色、制定统一规则、形成相应机制。要以联合国为主渠道、以联合国宪章为基本原则,制定数字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使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确保全球互联网治理在联合国框架范围内进行。坚持相互信任尊重和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的原则,维护网络主权和网络空间平等的发展权、参与权、治理权,完善网络空间对话协商机制,推动形成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发挥好其他国际组织、互联网企业、技术社群、民间机构、公民个人等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作用。
共享数字时代红利。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世界经济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发展为共享数字时代红利提供了可能,但全球数字鸿沟也因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不断拉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共享数字时代红利,既需补齐短板,消弭数字鸿沟;又需强化规制,做大数字经济蛋糕。要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更加积极、包容、协调、普惠的政策,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设备、服务等数字援助,全面提高全球互联网的渗透率和普及率,不断提升不同群体获取、处理、创造数字资源的数字能力。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市场和发展环境,建立多边、透明、包容的数字领域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完善数据安全、数字货币、数字税等国际规则和数字技术标准,让各国共乘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为共享数字时代红利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携手应对网络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携手应对网络安全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渠道作用和其他各类行为主体的积极作用,推动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网络空间国际反恐公约,健全打击网络犯罪司法协助机制;需要各国坚持相互尊重、互信共治的基本原则,践行开放合作的网络安全理念,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深化预警防范、信息共享、应急响应等交流合作,共同遏制网络信息技术滥用,共同反对网络监听、网络攻击、网络空间军备竞赛,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同时,发挥好互联网在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中的独特优势,使互联网成为增强各国人民心灵沟通、推动世界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精神家园,为共治全球网络安全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丰厚文化滋养。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05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