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今年A股上市公司募资规模逾7000亿元 巨额再融资是圈钱吗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巨额再融资是圈钱吗

判断再融资是否圈钱、套利,不能只看政策导向是否鼓励再融资,更要看再融资项目为什么融资、怎么使用融资。20多年的实践表明,不论再融资额大小,上市公司必须明白:资本市场融资得来的钱不是白拿,用到正确的地方、给投资者一个交代是必不可少的规矩。

上市公司宁德时代日前拟向特定对象募集不超过582亿元资金,这是A股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民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今年以来,已有京东方、欧普康视、立昂微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定向增发、优先股、可转债等多类再融资预案,预计募资规模逾7000亿元。

虽然与2016年、2017年等再融资额高峰年份相比尚有差距,但今年以来这么大体量的再融资还是引发市场疑惑。如此“容易”的再融资有没有“圈钱”行为?定向增发过程中是否存在套利情况?会不会引发市场“抽血”?

再融资是一种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IPO)相区别的直接融资方式,一般指企业在上市后借助资本市场继续融资,包括定向增发股票及配股、发行公司债或可转债、优先股、资产证券化等多种直接融资工具。以目前再融资的“主力军”非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增发)为例,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常以低于市场均价的价格,向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融资,参与者可“打折买股票”。

判断再融资是否圈钱、套利,不能只看政策导向是否鼓励再融资,更要看再融资项目为什么融资、怎么使用融资。去年以来,为了发展直接融资,助力企业纾困,资本市场持续完善融资功能,给再融资“松绑”。2020年2月份实施的再融资新规做出三大重要改变:一是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创业板再融资服务覆盖面;二是优化非公开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三是适当延长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窗口,将再融资批文有效期从6个月延长至12个月。受益于规则“松绑”,一年多来,A股一批上市公司获得再融资“活水”。今年以来,截至8月19日,全市场共计发行750个定向增发项目,定增数量创下近4年新高。

再融资“松绑”,定增项目更易获批,从已实施定增的企业看,多数能将资金用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支持科技创新、为生产经营纾困等正确的地方,这样的再融资项目即便数额较大,也应当得到市场和投资者理解。但也有个别企业以为再融资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可随意挥霍,将宝贵的定增资金用来投资楼市、炒作商品甚至供“董监高”任性消费,引发市场对再融资圈钱和套利的担忧。对于这些缺乏融资者责任感、不顾股东利益的害群之马,监管部门理应严格管控,从重处罚。

理解归理解,鼓励归鼓励,再融资规模毕竟很大,会不会引发市场“抽血”?历史经验表明,虽然大额定增往往会引起市场的短期流动性担忧,但A股市场在上市公司大额定增预案公告日后的整体表现并不差。国联证券统计显示,2000年至今共有23例大额定增项目,平均预计募资额达435亿元。这23例定增预案公布首个交易日后、10个交易日后、20个交易日后、60个交易日后,上证综指分别平均上涨0.1%、上涨0.9%、下跌0.3%、上涨3.1%。

之所以市场没有出现大规模“失血”效应,一方面是因为多数再融资项目能够及时、充分地披露资金用途,资金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发展,消除投资者疑惑,这些举动不但没有让企业因大额再融资“减分”,反而赢得更多长期资金青睐;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各项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稽查执法队伍及时跟进,避免违法套利行为发生,越来越多的再融资预案被投资者视为积极因素,使得那些将“巨额再融资等同于‘圈钱’和‘抽血’”的想法越发没有市场。

2000年至今,增发股票等再融资方式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股权融资手段。20多年的实践表明,不论再融资额大小,上市公司必须明白:资本市场融资得来的钱不是白拿,用到正确的地方、给投资者一个交代是必不可少的规矩。

相关阅读:
媒体:自动驾驶技术过度营销问题应该治理 24万就能买特斯拉!广东佛山加大新能源汽车补贴:最高补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