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芯国际大拿揭底高端国产光刻胶,未量产被炒上天,券商坐不住了
文| AI财经社郑亚红
编辑|赵艳秋
近日,中芯国际光刻技术负责人杨晓松与方正证券某分析师在一个微信群内发生分歧,让本就火热的半导体圈又增添了一分热度。
7月31日,在一个半导体行业500人的微信群里谈论到半导体一个明星材料——光刻胶的话题时,杨晓松在群里发言,“别扯ArF(高端光刻胶),没一家能看的,各个都不敢来见我。”而方正证券某分析师随后回复杨晓松“你算老几”。这场争议一触即发,上演几个来回后,群内人先请该分析师出群,并解释称“最近行情好,他太激动了”。
图/微博
隔壁王顺顺
“在光刻问题上比杨晓松还懂的国内没几个人。”一位前中芯国际熟悉杨晓松的人士对AI财经社说。他表示,杨晓松是资深工程师,在2002年左右加入中芯国际,是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团队的核心成员,目前在公司负责光刻技术,引起热议的光刻胶正是他所负责业务的其中一部分。
上述人士认为,出现这样的争吵也正常。“杨晓松对光刻胶清清楚楚,该分析师不了解杨晓松背景,以为自己很了解市场。这就相当于一个券商要炒市场,看不起行业的人。”怼人事件发生后,有业内人士也在群里评价道:“资本市场的人有点自信过了头。”
近两年以来,资本迅速涌入半导体界,随之而来的还有肉眼可见的泡沫被迅速被吹起。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在微信群里上演的这一幕冲突,折射出半导体这个热门赛道上,资本和行业之间存在的暗涌地带。
“资本比去年还热,项目价格翻倍,抢到哪个算哪个”
经历华为被断供芯片事件后,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兴起成为大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发展。2020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著名的8号文,从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对半导体全方面支持,包括力度罕见的财税优惠,将集成电路提升为一级学科等。
投资也纷涌而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一级市场投资超过1400亿元涌入半导体领域,创下历史纪录。根据集微网统计,截至2020年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值十强里,有一半是半导体公司,而上市的半导体公司总市值合计近3.5万亿元。
据AI财经社了解,2021年半导体投资热度对比2020年有增无减。“今年比去年还要热”,不止一位一级市场投资人告诉AI财经社。他们表示,除了政策的倾斜,在全球缺芯潮的影响下,短期的供不应求也刺激了资本市场的热情。
行业投资人张山告诉AI财经社,今年半导体项目价格太高,自己在看一个项目时发现价格比之前翻了一倍,“而且还要靠抢。”
张山告诉AI财经社,市场的火热也让资本的玩法变得多起来。比如,很多中小型私募机构本来没有自己管理的基金,就会在C端募集资金,主要投市面上比较火的项目。由于半导体在风口上,这类私募机构也猛投半导体,去抢项目的份额。如果他们抢不到,就去做抢到份额的LP(有限合伙人),再去募资。
“但这些人没在行业待过,也不懂半导体,就是看抢到哪个算哪个。”他感慨道,“现在泡沫太大了,动不动一个项目市值就上100亿了。”
在此次引发争议的光刻胶市场,也同样被泡沫充斥。比如,A股有40多家光刻胶概念股,截止到8月3日总市值达到了5200亿元,与此相对的,国内第一大芯片股中芯国际市值还不满5000亿元。
而另一个可以参照的是光刻胶的市场规模。有研究数据预测,2021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可达93.3亿元。也就是说,不足100亿的市场规模托着国内超5000亿市值的光刻胶概念股,这上面悬浮的泡泡确实不容小觑。
不过,芯片行业资深人士陈田对此不足为奇。他称,无泡沫不繁荣,任何产业发展起来都会经历泡沫时期,包括通信设备、光伏、LED等行业都是如此,最后会逐渐沉淀下来,优胜劣汰。但一位投资人对AI财经社表示,适当的泡沫确实对行业有帮助,但泡沫太大,对行业的损害也大。“总有戳破的一天,到时候就是一地鸡毛。”
国内尚未有ArF光刻胶量产,股票却炒上天
杨晓松在群里回复的“别扯ArF”,也扯开了光刻胶这个细分领域的真实状况。一位投资人更是则直言:“ArF光刻胶还没量产,股票都已经炒到天上去了。”
光刻胶是一种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属于半导体八大核心材料之一,它和光刻机相互配套,共同决定着芯片制造的工艺水平。
在集成电路制造行业,根据芯片制程的差异,光刻胶分为G/I线光刻胶、KrF光刻胶、ArF光刻胶、EUV光刻胶等。其中KrF光刻胶用于生产0.25微米到0.15微米的芯片,ArF光刻胶可以用于90nm-14nm甚至7nm芯片,而EUV光刻胶可以生产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5nm、7nm芯片。
根据天风证券研报,目前以KrF光刻胶和ArF光刻胶是国际上使用量最高的半导体光刻胶,占比超过六成。
光刻领域的资深人士告诉AI财经社,杨晓松所说的,确实是当前的真实情况。在光刻胶领域,主要是日本和美国厂商把持着行业份额,其中尤以日本为主,仅信越化学、日本JSR、东京应化、富士电子四家公司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2%。
如此大的市场占有率,让大部分地区都对日本的光刻胶有着过度依赖。2019年时,日本对韩国进行贸易限制措施,其中就涉及对光刻胶加强管制,给韩国半导体产业以措手不及的一击。而今年2月,由于地震原因,信越化学停止供货部分晶圆厂光刻胶,也让部分国内中小芯片制造厂的KrF光刻胶出现断供。
国内行业则因为起步晚,在材料研究上成果有限,目前仅实现G线/I线光刻胶量产。而 KrF光刻胶自给率不足5%,高端ArF光刻胶则完全依赖进口,尚未有公司能够量产。
图/视觉中国(工作人员在百级净化车间内进行光刻胶研发)
国内头部光刻胶企业主要有晶瑞股份、南大光电、上海新阳等上市公司,也有像北京科华微电子、恒坤股份这样的非上市公司。
此前有行业人士告诉AI财经社,就KrF光刻胶而言,只有北京科华微电子的KrF光刻胶打入了中芯国际等芯片厂并通过了认证,这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中外合资企业。而多数企业还未真正量产,处于中试(产品正式投产前的试验)或者客户验证的阶段。他透露,从导入到最终验证良率,至少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
而像中芯国际这样的芯片制造厂在选择光刻胶供应商时,通常也会非常谨慎。这是由于一旦光刻胶质量不达标、规格不符导致芯片废片,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芯片制造厂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对认证也会非常严格。不过一旦通过认证,与代工厂形成稳定合作关系后,局面也会打开。
几家头部国产光刻胶企业在近期的公告中同步了进展。其中,南大光电承担了“ArF光刻胶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的国家专项。南大光电在刚刚过去的7月2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已建成年产25吨的ArF光刻胶产品生产线;研发的ArF光刻胶产品分别通过一家存储芯片制造企业和一家逻辑芯片制造企业的客户认证,为规模化量产奠定基础。
上海新阳则在日前的公告中称,自主研发的 KrF厚膜光刻胶产品近日已通过客户认证,并取得第一笔订单。晶瑞股份此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KrF光刻胶完成中试,目前正在客户产线测试阶段,测试通过后即进入量产阶段。
但总体来说,高端ArF光刻胶尚未量产,光刻胶价值增长速度远不如资本增长快。而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长周期行业,在券商等投资机构的炒作下,投资者和期盼半导体产业振兴的人士要保持谨慎的乐观。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山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