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诺基亚的十年:手机业务衰落,专利私掠行为遭质疑

集微网报道 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向私人船主发放私掠许可证,允许其携带武装劫掠敌国的商船,一大批受到国家支持的“合法”海盗由此诞生,这就是大航海时代赫赫有名的私掠制度。然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私掠”这一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财富汲取手段,却又在专利领域出现。

专利私掠一般表现为,有着大量专利积累的专利巨头通过设立子公司、换壳、交易等手段,将专利分散至多家NPE(非实施实体)手中,并参与NPE高额许可收入分成。特别是诺基亚等退出智能终端业务的专利权人,近年来在专利许可中的激进作为颇受诟病。2013年,谷歌在一份与黑莓、Earthlink、红帽(Red Hat)的联名信中暗示,微软、诺基亚存在专利私掠行为。2016年,苹果控告9家NPE与诺基亚合谋通过专利授权创造及勒索更多收入。

随着中国ICT产业兴起,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专利私掠者们纷纷将矛头对准了中国ICT产业玩家,据统计,2013年-2017年,中兴、华为成为NPE在欧洲攻击的“头号靶子”。此外,联想、海尔、海信、大疆、OPPO、vivo等都曾多次受到专利私掠NPE的骚扰。

后终端时代

在iPhone崛起之前,诺基亚长期保持着对手机市场强大的统治力,任何其他品牌都难望其项背。一直到2010年,诺基亚都牢牢占据着全球手机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两倍。然而,没能在智能化浪潮中保持竞争力的恶果,迅速摧毁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2011年,诺基亚手机市场份额缩水一半以上,一举被三星和苹果超越。2012年,华为崛起,诺基亚跌出前三。2013年9月,诺基亚宣布以54.4亿欧元的价格将其手机业务出售给微软。2014年4月,诺基亚宣布完成向微软出售设备与服务部门的业务。这家因手机而家喻户晓的国际巨头进入“后终端时代”。

诺基亚的十年:手机业务衰落,专利私掠行为遭质疑

然而,这并非诺基亚“卖卖卖”的终点。手机业务出手后,诺基亚主要业务变为三项,即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的“NSN”,提供定位服务的“HERE”,以及专注于技术授权与开发的“先进技术”。2015年8月,宝马、奥迪以及戴姆勒宣布,三家公司已经就收购诺基亚公司旗下的数字地图业务Here与后者达成一致。至此,诺基亚鼎盛时的三大业务,除了诺西通信外,其余均已零落。设备与服务业务仅余技术授权与开发,定位业务更是从此无踪。

退出下游设备与服务市场的诺基亚,不再需要就其手机业务取得交叉许可,加之,即便已经“断尾求生”,诺基亚仍然需要提升业绩,以止住这个商业帝国的下行之势。这让其有了依赖专利许可盈利的强烈动机。

在与微软的交易中,微软斥巨资只是购买了诺基亚专利为期10年的授权,没有得到专利所有权。对于诺基亚保留所有通信及智能手机相关专利的原因,业界普遍猜测,诺基亚将继续通过其持有的专利组合收取不菲的专利费。诺基亚法律发言人马克·达兰特在该收购交易披露后也明确表示:“直到现在,诺基亚并没有大量地对外许可自己的专利,但是当手机业务剥离后,我们将会尝试进行技术对外许可。”

彼时,各国监管机关也对诺基亚会否凭借其手中强大的通信标准必要专利限制竞争怀有疑虑。欧盟竞争专员杰奎因·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在2013年年底就严词警告诺基亚,不要成为“专利流氓”,称诺基亚如果试图以流氓的方式利用其专利,会毫不犹豫地提起反垄断诉讼。我国商务部则在2014年附条件地批准了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交易。所附加条件即围绕专利展开,其中,商务部要求诺基亚就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转让、禁令执行等方面做出9项承诺。

专利私掠行为遭质疑

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虽然至少在本世纪初诺基亚已经建立起在专利领域的优势地位,但2012年以前,诺基亚很少出现在专利侵权诉讼的原告席上,少数主动诉讼也带有强烈的打击竞争对手的意味。事情在2012年开始出现转折,这一年4月到5月间,诺基亚先后对HTC和黑莓发起专利诉讼。同年8月,诺基亚向总部位于纽约的NPE Vringo公司出售约500项专利,而Vringo公司则在2个月后起诉中兴侵犯专利权。2013年,诺基亚与三星达成一项约束性仲裁协议,以期解决增加专利费用的问题。2015年,LG以相似的方式与诺基亚达成协议。2016年,诺基亚与苹果的专利大战重启。同年,诺基亚在美国起诉华为侵权……

虽然诺基亚专利对外许可由来已久,在其称霸手机市场期间,已与不少厂商达成许可协议。但随着诺基亚退出手机市场,其专利策略骤然激进起来,这一点从其历年专利许可收入中便可见端倪。集微网记者查阅诺基亚近十年财报发现,2012年-2014年,诺基亚“先进技术”净收入分别为5.34亿欧元、5.29亿欧元和5.78亿欧元;2015年和2016年,这一收入猛增达到10.24亿欧元和10.53亿欧元;2017年以后,该业务的净销售额更是登上了15亿欧元量级。从5亿欧元到10亿欧元再到15亿欧元,10年间专利许可收入实现“三级跳”,时间上则恰好与诺基亚出售手机业务等“瘦身”动作相吻合。

诺基亚的十年:手机业务衰落,专利私掠行为遭质疑

与一般策略激进的专利权人不同的是,诺基亚常常采用专利私掠方式,即将专利转让、授权给NPE,由NPE对外许可。例如,前文所述起诉中兴的Vringo公司,便被认为是诺基亚的专利私掠NPE之一,因为Vringo公司的行动多以诺基亚在网络设备市场的竞争对手为目标。而且,伦敦佳利律师事务所的Maurits Dolmans曾向媒体透露:“基于这两个公司之间涉及两千两百万的合同条款,Vringo拥有通过诉讼获得的第一个两千两百万,之后的收入诺基亚开始提成百分之三十。”

2017年在英国起诉华为的Conversant,手中持有大量2G、3G和4G领域的标准必要专利,这些专利同样来自于诺基亚。2009年,苹果和诺基亚爆发专利大战,两年后双方达成许可协议。不过据诺基亚表示,该协议只涵盖了诺基亚的部分核心专利。随后,诺基亚将不在许可协议内的专利逐步转让给了多家NPE,Conversant正是其中之一。此后,Conversant成为起诉苹果、华为等终端商的“主力”之一。

关于诺基亚专利私掠的质疑从未断绝。2013年,谷歌公开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美国司法部调查NPE的专利私掠行为。谷歌称:“一些别有用心的公司,将这些专利主张实体privateer(专利私掠NPE)当作了竞争武器,从而加剧了产业的创新成本。”虽然谷歌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援引的文章却暗示微软、诺基亚雇佣了专利私掠NPE。

2016年,苹果对9家NPE提起反垄断诉讼,指控这些公司与诺基亚合谋,制定了一项“旨在从苹果和其他移动设备制造商手中敲诈高额收入”的计划。苹果指出,在手机市场上失败的诺基亚已从手机供应商转型为专利供应商,因不想以直接及透明化的方式授权,诺基亚把自家的专利拆分为六大部分,分别把它们交给了 Acacia、Conversant及其他 7家NPE,诺基亚再与这些NPE分享授权利润。

中国厂商深受其累

随着中国ICT产业的崛起,中国厂商日益成为诺基亚攻击的目标。除了前文提及的中兴和华为外,2019年,诺基亚在美国、巴西、印度、德国等多地对联想提起专利侵权诉讼。2020年9月,德国慕尼黑法院裁定联想侵犯了诺基亚的一项专利,并下达禁令要求联想从零售商处召回产品。同年10月,诺基亚宣布寻求执行该项禁令。直至今年4月,双方才结束争端,宣布达成和解,联想将向诺基亚支付净差额。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集微网得到消息,诺基亚已于印度、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多国法院对OPPO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而OPPO在2018年刚刚与诺基亚签署一项持续多年的4G专利许可协议,双方此次争端疑似因5G专利许可谈判没有达成一致。

有国内ICT产业资深从业者曾向记者透露,诺基亚与国内厂商谈判中几乎完全不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专利堆叠等因素,强硬坚持过高费率,而且经常通过诉讼乃至禁令等手段迫使专利实施方接受其过高的定价。

事实上,这些因素直接关系到专利许可方和实施方的利益平衡,强硬忽略现实因素追求过高费率,是诺基亚等巨头凭借其在专利许可博弈中拥有的高话语权攫取过高利益。从近年的相关判例来看,法院在裁决标准必要专利诉讼中也会综合考虑各类现实因素。以无线星球诉华为案为例,英国格兰·威尔士高等法院曾针对双方的全球性专利许可费率问题给出建议: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的手机费率为:0.052%(4G)、0.032%(3G)和0.064%(2G),中国及其他市场的手机费率为:0.026%(4G)、0.016%(2G和3G)。

诺基亚在专利许可中的过高定价和激进表现,与其研发投入和业绩表现之间存在矛盾。2017年以来,诺基亚研发投入持续快速下降。相应地,其专利许可收入自2017年也呈逐年下降之势。2017年至2020年,诺基亚技术收入分别为16.54亿欧元、15.01亿欧元、14.87亿欧元和14.02亿欧元。

诺基亚的十年:手机业务衰落,专利私掠行为遭质疑

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诺基亚近两年来通过蚕食华为的市场份额,似有止住颓势重回巅峰的架势。但科技企业立身之基终究在科技竞争力,而科技竞争力来自研发投入,通过专利私掠来给自己“输血”,终究不是其应有的复兴之道。

相关阅读:
戴姆勒Q2初步业绩远超预期 息税前利润达61亿美元 LG电子完成移动业务部门员工重新调配,称决定离职的员工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