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特斯拉未被限制上牌,但汽车数据安全将被纳入监管

摘要:智能汽车产生的数据从采集、传输到处理使用,全生命周期都存在安全风险,尤其是跨境数据传输。车企必争的数据资产可能威胁国家安全

特斯拉未被限制上牌,但汽车数据安全将被纳入监管

文丨《财经》记者刘皖媛

4月6日,一段国外黑客发布的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拍摄的高清画面引起广泛关注,视频画面中清晰度和色彩丰富度极高,车内的人员的面部、动作等都拍得一清二楚。

不少中国网友也发表评论,担心特斯拉摄像头侵犯个人隐私。“特斯拉们应该明白,车内涉及到的隐私不是你想采,就能采!”新华社官方微博如此评论。对此,特斯拉回应称驾驶室摄像头目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

4月7日,网上出现传闻称上海浦东车辆管理所限制特斯拉车主上牌。“我朋友不是特斯拉车主,但他在车管所听到有工作人员说特斯拉不能办理业务,不用排队了。”网友张先生告诉《财经》记者。

4月8日,《财经》记者走访浦东车管所时了解到没有相关规定,目前特斯拉一切业务按照流程办理即可。但预审取号窗口负责人则表示,昨天的确有两三个小时暂停了特斯拉旧车的牌照补办等相关业务,但对于新车上牌并无限制规定,具体原因不了解。

不愿具名的特斯拉市场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没有听说上海车管所限制特斯拉上牌的事情。有网友猜测,特斯拉被车管所限牌的“谣言”,源于特斯拉近日的车内摄像头侵犯车主隐私的风波。

《财经》记者从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创院院长杨殿阁教授处了解到,在数据安全和创新上不能因噎废食,但在技术手段不完备、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跨境传输应该严格管理。

“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就是出台一些很严格的规定,不让它使用这些数据,但堵住的是技术创新的道路。2020年工信部组织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里面对个人信息、敏感程度、分级保护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所以大家不用过分担心。”杨殿阁表示。

深陷隐私风波

特斯拉频频回应

无人驾驶需要大量来自车端、路端的数据样本,这也是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独步天下的根源。特斯拉首创的Autopilot下的“影子模式”,可以利用其数十万辆配备了一系列传感器的客户汽车来收集道路和驾驶数据,测试、加强其自动驾驶系统。

但特斯拉对用户数据的收集也一度引发用户隐私、数据主权的讨论。最近一个月,特斯拉已经因为数据和隐私问题多次登上热搜。

▲图源于网络

▲图源于网络

3月20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连线探讨时表示,特斯拉不会将收集到的数据用于间谍活动,因为这样会让特斯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特斯拉愿意使用最高等级的保密措施,希望和大家共创互信的未来。”马斯克的言论似是回应此前的一条传闻:一张疑似部队大院的住户通知显示,特斯拉装有一系列能够暴露目标位置的技术装置,为确保军事秘密,家属院所属区域禁止驶入和停放该品牌车辆。

华尔街日报3月在报道中也引述知情人称,中国政府开始限制军方人员和重点国企员工使用特斯拉,部分机构要求员工不得驾驶特斯拉上班,以及禁止驶入敏感企业的住宅小区。彭博社报道称,中国有关方面要求特斯拉车主将汽车停在敏感财产之外,以防车载摄像头收集数据。

前述特斯拉人士表示,部队大院禁止特斯拉进入事件属实。

车外摄像头拍摄的环境、路线之外,特斯拉的车内驾驶室摄像头也在近日被指侵犯车主隐私。4月6日,一段国外黑客发布的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拍摄的高清画面引起广泛关注。

对此,4月7日上午,特斯拉回应称驾驶室摄像头目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是在美国,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特斯拉配备了全球领先安全等级的网络安全体系以确保用户隐私保护。

此前,特斯拉的车内摄像头已经多次引发外国网友的质疑。马斯克曾在推特称,将收回一些车主的FSDbeta版(完全自动驾驶公测版)的试用权限,因为这些车主在使用FSDbeta功能时,没有对道路情况给予足够的关注。有网友提问,“特斯拉如何知道车主行为,是车内摄像头正对着司机么?”而马斯克明确回答该网友:“是的。”

特斯拉被质疑的核心在于为何要在车内放置正对车主的摄像头。马斯克的回应暗示特斯拉的摄像头用来监视驾驶员是否安全驾驶。但以车内后视镜上方设置了一枚摄像头的Model3车型为例,《车主手册》里虽告知了该摄像头的位置、处在“尚未激活”的状态,却没有具体说明该摄像头的功能。

事实上,车内设置摄像头的并不只是特斯拉。

小鹏汽车P7车型车身摄像头多达14颗,其中P7车内方向盘上方设置了一枚摄像头,但目前,P7的官网配置介绍和用户手册并未介绍这枚摄像头以及其用途。

蔚来则在“隐私政策”中提出,车内摄像头在通电后处于待命状态,除几种特殊情况外将不进行拍照、摄像或收集其他个人信息。特殊情况包括:为检测疲劳驾驶,将收集驾驶员是否闭眼等面部信息;快递人员打开后备箱或车辆被盗等情况时,车顶摄像头将进行拍照或摄像:安全气囊弹出后触发相关功能,在用户无应答情况下主动收集车内影像资料等。

此外,即将发布量产的智己汽车也在车内安装了超级车载智能摄像系统Carlog,但主要用来帮助车主拍摄模拟车主视角的前挡风玻璃的风景。

从功能上来看,车内摄像头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为用户提供车内的影像资料,但安全的反面往往是侵犯隐私的风险。

特斯拉等外国车企都需在国内建立数据中心

今年2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委约谈了特斯拉,内容涉及其OTA功能。引起广泛争议的是,五部委中出现了中央网信办。

数据驱动、软件驱动已成为不少智能车企的标志,车主贡献的数据也已经成为车企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一直处于争议阶段。

智能汽车产生的数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类是车辆数据,包括地理位置、系统信息、业务相关的数据。另外一类主要是用户数据。在车联网应用快速上车后,汽车更像一台手机,有着大量丰富的应用,微信上车等也会及到用户账号包括访问记录。另一方面,一些新的应用场景,如车内摄像头、车内麦克风,也会涉及到用户个人的数据隐私。

▲图源于网络

▲图源于网络

4月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焦点观察》栏目中,《财经》记者从杨殿阁教授处了解到,智能汽车为提高自动驾驶技术采集的道路信息很可能存在非法采集,并危害国家安全。

“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激光雷达时刻采集着外面的行车数据,摄像头也时刻采集路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很有可能涉及到敏感地点,内容是非法的。不仅内容非法,一些激光雷达精度很高,可能造成精度非法,不应该实现这么高的精度。”杨殿阁表示。

车主的个人隐私也受到威胁。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王鹏鹏告诉《财经》记者,按照法律规定,汽车使用中产生的数据都要经过“脱敏”后才能被传输、保存并应用在车企的智能化研发中,车主的隐私敏感隐私数据也得以被筛除掉。

“目前汽车相关的数据安全、数据归属仍处于法律空白的阶段,但目前比较受到质疑的是,汽车收集的一些数据如行动轨迹,它必然是带着人的属性,在法律上是需要‘脱敏’的是信息,那对于汽车无人驾驶的深度学习的技术贡献可能就大打折扣了。”王鹏鹏表示。

在他看来,要平衡数据安全和技术进步,比较好的解决措施是建立一个数据平台处理中心,但必须让政府参与进来进行监督,尤其是特斯拉这样的涉外企业。

根据工信部4月7日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下称《意见稿》)显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依法收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实施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定重要数据目录,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稿》中提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在境内存储。因业务需要,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备。

智能汽车的数据跨境传输是一个新问题,涉及到的实际上是国家安全,但目前对传输数据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且数据只要传出去了,整治、修补的难度非常大,比如涉密的地理信息。

“在我们的技术手段不完备、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跨境传输应该采取一种比较严格的管理方式,应该尽快将数据先‘堵住’,放在国内不允许流出,待研究清楚之后,这些确实需要传出去且不涉密的脱敏数据才能传输在全球的范围内联合研发。但在研究清楚之前、在控制手段完善之前,数据应该严格地规定一定要留在国内。”杨殿阁表示。

业内预测,《意见稿》发布后,特斯拉等外国车企都需要像苹果在贵州建立数据中心一样,在国内设立专门的数据处理中心。

2020年7月,宝马集团与腾讯联手建立计算中心,研发更符合中国市场的自动驾驶技术和产品。有相关人士称,该平台将落地天津。

2020年6月,据上海证券报报道称,特斯拉中国用户数据和认证服务将从美国迁移到中国,即把服务器搬到中国,从而解决特斯拉App连接不稳定的问题,也将满足敏感信息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要求。

相关阅读:
盒马“幸运生吐司”跑出活老鼠后续:市监局介入,商品已下架 造车烧钱“内卷”:当初200亿不够花,如今600亿成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