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梁孟松首度缺席中芯国际投资人会议,蒋尚义加入目的曝光

作者:连于慧

来源:问芯Voice(semiconvoice)DeepTech

中芯国际2月5日举行线上投资人会议,联合首席执行官梁孟松首度缺席,由赵海军一人独挑大梁,回答所有投资人有关成熟工艺产能爆满、先进工艺进度、美国禁令影响、许可证申请进度、涨价议题、12/8寸扩产方向、车用芯片缺货等问题。

梁孟松首度缺席中芯国际投资人会议,蒋尚义加入目的曝光

梁孟松缺席5日的投资人会议是有迹可循的。过往,中芯国际都会在网上公布参与投资人会议的高管名单,身为联合首席执行官的赵海军、梁孟松一定会列席。但这次举行会议之前,中芯在网上并未揭露列席高管的名单。而距离梁孟松因为中芯延揽蒋尚义为副董事长一事而不满的事件,至今也才一个多月。

另有传言指出,既定5日的投资人会议上,原订计划是董事长周子学要借着2021年的首次投资人会议,发表重大谈话和对2021年的展望,且蒋尚义也会出席。但最后,周子学、蒋尚义、梁孟松都没献“声”,只有赵海军一人出席,以一挡百回答投资人满满的各种疑问。

对于梁孟松的缺席,业界给出两个观点。第一,目前中芯国际处于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状况,美国忌惮的就是中芯国际发展先进工艺技术,而梁孟松是中芯先进工艺领军人,这时候需要回避和低调。毕竟美国政府才刚换领导人,接下来很多事情都不确定,中芯国际对先进工艺进度和想法,不宜太过高调对外阐述。

第二种观点则是认为,梁孟松这位老人家的气还没消,闹小脾气不肯出席会议,甚至传出是处于“待退”状态因此不想出席会议。

梁孟松首度缺席中芯国际投资人会议,蒋尚义加入目的曝光

对于蒋尚义加入中芯国际,且是在公司如此险峻的状况加入,业界都非常好奇中芯未来的布局和他的角色与职务。

熟悉中芯国际的人士对问芯Voice透露,蒋尚义加入中芯国际后,除了发展他最为醉心的先进封装Chiplet技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协助与美国商务部等政府机构沟通,让中芯国际能尽快从实体清单中“适度”松绑。

这并不是说蒋尚义的背景有能力与美国官方直接对话。而是说,处理这种牵涉到政府层面的国际事务,需要一个有美国企业任职背景,非常了解美国文化,且非常懂半导体行业状态的行家,这方面的人才不能太本土化。

更重要的是,蒋尚义个性圆融且非常有耐性,知道美国人的思路与做事的逻辑方式。再者,他在中芯国际的层级和产业地位也够高,足以代表公司,因此美国沟通最为适合。

梁孟松首度缺席中芯国际投资人会议,蒋尚义加入目的曝光

另一个业界高管对问芯Voice分析,中芯国际对于美国的制裁动作有点反应太慢。因为美国2020年是分好几个阶段来逐步对中芯下禁令,而且事前已有风声,中芯内部应该要早早准备好所有资料。

举个例子,假设美国方面突然要求你交五年内的客户资料,目的在于看看里面有没有军事客户的可能性。公司最好的处理方式是要早早把资料准备后,一被要求要交,几个小时内就把资料递上。

因为这些资料其实电脑系统马上就可以下载,而早点准备的目的,也可以自己先做一番检查,对于可能有疑虑或可能会被误会的部分要想好解释说词。

但如果公司事前没有准备好,等到被要求才手忙脚乱,拖了很久才交出去,但明明电脑系统马上可以下载,这些都不利双方沟通。

关于美国对于中芯国际的技术限制,主要还是针对10nm工艺以下技术,未来像是7nm、N+1工艺等放行机率不高。

针对10nm工艺以上技术,则是可透过供应商申请许可证的方式,让中芯国际继续生产。据了解,中芯国际得内部目标是希望至少28nm工艺以上都可以放行。

梁孟松首度缺席中芯国际投资人会议,蒋尚义加入目的曝光

禁令后两大方向:满载生产、持续扩产

在中芯国际的投资人会议上,赵海军对于投资人提问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后,公司的应对策略。

赵海军提出两个大方向。首先,中芯国际会继续满载运营;第二,非FinFET先进工艺会持续扩产,12寸产能扩充1万片、8寸产能要扩充不少于4.5万片。

2021年资本支出为43亿美元,多数用于成熟工艺扩产,小部分用于先工艺和北京新厂的合资项目。

不过,赵海军也坦承,在此非常时期,设备的等待期会拉很长,主要的设备要到下半年才到位,因此很多扩产的产能会在2022年上半年才实现。同时他也表示,知道这样的扩产数量不够,但公司已经尽力了。

在化学品原物料和配件的库存方面,公司指出,有些化学品的保存期很短,这类产品会尽量协调供应商,确保有3个月的库存不断货,而零配件方面内部则是要求6个月不断链。

赵海军强调,现在美国政府正在交替,公司也很努力和供应商、政府交换意见,很多细节不便多说。

在先进工艺方面,中芯国际已经在N+1上取得风险量产,但去年第四季产能利用率不足,折旧对公司造成的负担不小。

对于2021年对先进工艺的策略,先保证生产连续性,并推进出口许可证得申请。先进工艺技术在2020年底已完成1.5万片的安装目标,然此数量仍是不足经济规模,会持续加强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工艺多元平台布建。

梁孟松首度缺席中芯国际投资人会议,蒋尚义加入目的曝光

转单、涨价疑虑一次讲清楚

在成熟工艺分面,赵海军指出,现在55nm和40nm产能非常缺,每一家晶圆厂都是满载生产。

以整个成熟工艺来看,电源管理芯片、低功耗、图像传感器、指纹识别芯片、特殊存储芯片、MCU等芯片需求热络,0.15/0.18微米、55/40nm需求旺,而0.13微米铜制程和0.18微米铝制程也开始转换。

是否有客户担心美国制裁而转单?赵海军回答,过去几个月已经和客户尽力沟通,尽量解除客户的担心。且现在全球代工产能都超级紧,客户也没办法立刻换供应商,中芯一直和客户都讨论接下来要怎么布局和扩产。

赵海军进一步指出,可以理解有些客户会担心,去找一些产能的候选方案,关于这方面大家都坦诚沟通,目前没有看到有客户是下定决心要离开中芯的。

有限产能如何喂养客户的巨大需求?是否有涨价?他分析,会以战略伙伴、长期伙伴为优先。与长期战略客户之前签定的合约,会沿用契约执行,只是现在市场行情变了,议价空间变得很大,关于涨价这件事,会和客户商量双赢win-win的方式。

梁孟松首度缺席中芯国际投资人会议,蒋尚义加入目的曝光

IDM厂未满载生产,库存用完是必然

关于近期全球缺翻天的车用芯片,中芯的看法如何?

赵海军指出,其实2020年就有猜到车用芯片会陷入缺货潮,因为疫情之故,欧洲很多IDM厂没有100%开工,甚至只有一半产能在运作,库存迟早会吃光,而车用芯片客户确实也要求代工厂多做一些。

不过,这对中芯的影响不有限,因为公司在纯汽车芯片方面的比重不大。但有一些消费性民用芯片方面,像是CIS、MCU、特殊型存储芯片等,既是民用,也卖汽车客户,现在汽车需求大缺,这些客户需要的产能也会增加。

他也透露,每天都有客户的视频会议,谈怎么增加产能、调整产品,中芯也感受到来自客户的压力。另外,也有被车用芯片产能挤掉的客户,来找中芯求援。

谈到整体大环境,赵海军指出,公司今年的增长仍受是到外部制裁影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未消除。如果不是有这些状况,今年本应该保持去年的增长水平,但公司会持续全力自救,继续以服务全球客户为目标。

赵海军表示,2020年半导体行业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疫情带动芯片需求爆炸性增长,产业面临难逢的市场机遇;而另一方面,科技战却导致很多产业链中断,很多企业因此受到影响。

2020年是中芯国际成立20年,赵海军强调公司是依法经营,本该抓住此波市场难逢的机会,取得高速成长,但现在被迫调整客户和产能结构,造成额外的耗费。不过,中芯国际2020年第四季营收仍是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

他更强调,国际半导体生态变化极大,摩尔定律已接近物理极限,在后智能手机时代下,对芯片需求更需要多元化、种类多,且变化非常大,未来要持续走创新、探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关阅读:
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特斯拉公司 要求加强内部管理 鼠年的十大商业败局:过去一年的商海沉浮中 有哪些教训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