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记者节20年:不管入行第几年,心里永远是少年

△ 2016年7月8日,湖北武汉,新京报记者陶冉在拍摄受大雨影响的城市内涝画面。摄影/和冠欣

△ 2016年7月8日,湖北武汉,新京报记者陶冉在拍摄受大雨影响的城市内涝画面。摄影/和冠欣

原标题:不管入行第几年,心里永远是少年|记者节特辑

新闻工作者们是群别扭的人。

我们有的很少,

一份初心,一份热忱,一份共情。

我们要的很多,

触摸真实,寻找真相,传递希望。

今天是第20个记者节,在这个不放假的工作节里,我们邀请了几位同事,来聊聊工作这些年自己的变化。

-入行3年-

“不再因无知而偏见,不再因肤浅而轻信”

△左图,2016年12月30日,西藏拉萨大昭寺,入职新京报前一周的李宁远。△右图,2019年4月27日,斯里兰卡科伦坡,采访连环爆炸事件间隙的新京报视频记者李宁远。

△左图,2016年12月30日,西藏拉萨大昭寺,入职新京报前一周的李宁远。△右图,2019年4月27日,斯里兰卡科伦坡,采访连环爆炸事件间隙的新京报视频记者李宁远。

一线3年,粉底液换了3个号,体重长了10斤,飞行里程257小时40分钟,再也没穿过高跟鞋。

刚入行时看到断掉的手指会头晕,现在可以看着《CSI犯罪现场调查》下饭。曾经怕黑怕狗怕独行,现在手里拿着脚架荒野夜行5公里无压力。

我自己比较开心的变化是,成为了一个比以前沉得住气的人。不再对任何人轻易评价或者下结论,不再因无知而偏见,不再因肤浅而轻信,也不再容易受伤害。

-入行5年-

“一年比一年有耐心、有计划”

△2015年4月,西安,从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媒体工作离职的王国强。△2019年4月,青海,和父母一起休假的新京报微博编辑王国强。

△2015年4月,西安,从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媒体工作离职的王国强。△2019年4月,青海,和父母一起休假的新京报微博

编辑王国强。

今年是我在新京报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时间很快,肉眼可见的沧桑了许多。

这些年逐渐适应了北京的城市节奏,通勤时间长也不会觉得那么难挨。我认为最大的改变是比过去更加有耐心、有计划了,希望能继续坚持和努力,也希望自己不要失去好奇心与激情。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最近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开始把健身提上日程,希望能好好坚持。

-入行7年-

“最大的变化是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

△2010年10月,成都,大学生戴玉玺130斤,发量浓密,还能看到下巴。△2019年3月,北京,新京报APP高级要问运营戴玉玺160斤,发际线显著上移,自认侧身拍照是最佳藏肉角度。

△2010年10月,成都,大学生戴玉玺130斤,发量浓密,还能看到下巴。△2019年3月,北京,新京报APP高级要问运营戴玉玺160斤,发际线显著上移,自认侧身拍照是最佳藏肉角度。

7年来,比起外表,更大的变化是专业知识以及从业经验。

7年前的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毕业生,每天跟在老编辑后边为自己的未来焦虑。如今的我多了份从容,知道怎样的选题更能引发共鸣、怎样的内容更直抵人心,同时也对自己所从事的媒体工作更多了几分敬意。

还原真实的事发现场,把第一手资讯送到读者面前,或许这就是媒体人最基本也最神圣的责任吧。

-入行12年-

“活得越来越通透”

△2006年5月1日,大连,大学三年级的刘洋。△2019年8月,大连,儿子四岁半的新京报社会新闻记者刘洋。

△2006年5月1日,大连,大学三年级的刘洋。△2019年8月,大连,儿子四岁半的新京报社会新闻记者刘洋。

因为在工作中要接触各行各业、感受人生百态,所以这些年一直处于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中。

其实还挺感谢这份职业的,它给我带来的新鲜感和成就感让我年复一年地保持少年好学之心,不知不觉,这么多年就过来了。

可能是职业让我看到的更多,也可能是成长让我的生活化繁为简,感觉近几年自己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简单,人也活得越来越通透。

最近特别希望有一次只属于自己和闺蜜的旅行,我俩已经商量好了,就等她断奶了。

-入行17年-

“内心依旧是少年”

△2002年夏天,上海,大学刚毕业的王远征。△2018年冬天,北京家中,由老婆掌镜拍下肖像照的新京报摄影记者王远征。

△2002年夏天,上海,大学刚毕业的王远征。△2018年冬天,北京家中,由老婆掌镜拍下肖像照的新京报摄影记者王远征。

来北京前,觉得北京太大了,大得让人害怕。14年后,觉得地球都很小,看来是我成长了。

原本的尖尖脸,变成了现在的大圆脸。原来的瘦小伙,变成了如今的胖大叔。曾经浑身的零部件都是原装的,后来倒霉把跟腱弄断了。

不过仔细想想,变化的都是外在的,往深处去审视自己,自己好像真的没怎么变,内心依旧是少年。

人人都变时当那个唯一不变的,我觉得挺好。

我们不是超人,但我们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一些事情。

我们知道,不管是入行的第几年,我们的心里依然住着一个对新闻充满激情和热血的少年。

△2009年5月20日,北京东六环由北向南次渠收费站附近发生一起运输车运载化学品泄漏事故,新京报记者王贵彬在现场拍摄。摄影/张沫

△2009年5月20日,北京东

六环由北向南次渠收费站附近发生一起运输车运载化学品泄漏事故,新京报记者王贵彬在现场拍摄。摄影/张沫

△2012年11月21日,北京东城区先农坛体育场,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正在拍摄原中国足球队运动员。摄影/新京报记者陈杰

△2012年11月21日,北京东城区先农坛体育场,新京报记者郭延冰正在拍摄原中国足球队运动员。摄影/新京报记者陈杰

△2013年4月22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原新京报记者朱柳笛在地震灾区采访。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3年4月22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原新京报记者朱柳笛在地震灾区采访。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4年11月21日,浙江乌镇,新京报记者在分发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刊。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4年11月21日,浙江乌镇,新京报记者在分发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特刊。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5年8月14日,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现场,新华社记者沈伯韩在爆炸点周围拍摄。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5年8月14日,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现场,新华社记者沈伯韩在爆炸点周围拍摄。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5年8月15日,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现场,新京报记者尹亚飞正在一栋被炸毁的大楼内拍摄。摄影/彭子洋

△2015年8月15日,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现场,新京报记者尹亚飞正在一栋被炸毁的大楼内拍摄。摄影/彭子洋

△2015年8月31日,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原新京报记者黄颖和采访对象一起寻访抗日遗址。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5年8月31日,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原新京报记者黄颖和采访对象一起寻访抗日遗址。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5年11月18日,新京报社,原新京报编辑郑淇带着孩子在做版。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5年11月18日,新京报社,原新京报编辑郑淇带着孩子在做版。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5年,天津极地海洋世界企鹅馆内,新京报记者王飞正在给企鹅拍特写。摄影/鲁青

△2015年,天津极地海洋世界企鹅馆内,新京报记者王飞正在给企鹅拍特写。摄影/鲁青

△2016年2月16日,北京,尚处哺乳期的新京报记者温薷带着奶盒采访。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6年2月16日,北京,尚处哺乳期的新京报记者温薷带着奶盒采访。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6年6月23日,北京,北京青年报记者郝羿和北京日报记者和冠欣边吃饭边等待拍摄高考状元。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6年6月23日,北京,北京青年报记者郝羿和北京日报记者和冠欣边吃饭边等待拍摄高考状元。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7年4月26日,伊拉克,中国日报记者王敬在等待拍摄时机。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7年4月26日,伊拉克,中国日报记者王敬在等待拍摄时机。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7年12月31日,北京故宫,新京报记者倪伟(右三)和同行在采访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7年12月31日,北京故宫,新京报记者倪伟(右三)和同行在采访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2018年4月28日,陕西,新华社记者沈伯韩(右)、解放日报记者赖鑫琳(中)、新浪网董德(左)、新京报记者浦峰(上)在拍摄一对散步的双胞胎。摄影/王颖

△2018年4月28日,陕西,新华社记者沈伯韩(右)、解放日报记者赖鑫琳(中)、新浪

网董德(左)、新京报记者浦峰(上)在拍摄一对散步的双胞胎。摄影/王颖

△2019年3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工人日报记者王伟伟在全国两会现场拍照。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9年3月3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工人日报记者王伟伟在全国两会现场拍照。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9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外,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史方舟在全国两会现场拍摄政协委员。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9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外,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史方舟在全国两会现场拍摄政协委员。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9年3月15日凌晨,北京人民大会堂外,新京报记者薛珺(右一)和同行们一起在寒风中排队等待入场。每年的全国两会,为了抢占机位,记者们都要提前好几个小时排队。摄影/魏彤

△2019年3月15日凌晨,北京人民大会堂外,新京报记者薛珺(右一)和同行们一起在寒风中排队等待入场。每年的全国两会,为了抢占机位,记者们都要提前好几个小时排队。摄影/魏彤

△2019年3月24日,江苏盐城,新京报记者们住在距离响水爆炸核心区500米左右的民房。民房玻璃被震碎,四处漏风。康佳穿着村民的军大衣御寒,祖一飞窝在被子里写稿,没吃晚饭的向凯正在啃干脆面。摄影/新京报记者康佳

△2019年3月24日,江苏盐城,新京报记者们住在距离响水爆炸核心区500米左右的民房。民房玻璃被震碎,四处漏风。康佳穿着村民的军大衣御寒,祖一飞窝在被子里写稿,没吃晚饭的向凯正在啃干脆面。摄影/新京报记者康佳

△2019年4月7日,四川凉山州,木里森林火灾后,新京报记者吴江在前往拍摄点的摆渡船上吃香蕉补充体力。摄影/麦圈

△2019年4月7日,四川凉山州,木里森林火灾后,新京报记者吴江在前往拍摄点的摆渡船上吃香蕉补充体力。摄影/麦圈

△2019年5月15日,四川崇州市三江镇,新京报记者杜雯雯(右二)、原新京报记者龚思宇(右一)在采访被拐19年后找到家的王永福。摄影/新京报记者尹亚飞

△2019年5月15日,四川崇州市三江镇,新京报记者杜雯雯(右二)、原新京报记者龚思宇(右一)在采访被拐19年后找到家的王永福。摄影/新京报记者尹亚飞

△2019年5月25日,河北,半夜暗访完回到宾馆,新京报记者王飞翔和司机王成良睡前还在商量第二天的行动路线。摄影/新京报记者尹亚飞

△2019年5月25日,河北,半夜暗访完回到宾馆,新京报记者王飞翔和司机王成良睡前还在商量第二天的行动路线。摄影/新京报记者尹亚飞

△2019年6月2日,中国儿童中心,新京报记者吴娇颖在采访世界环境日活动中拍视频。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2019年6月2日,中国儿童中心,新京报记者吴娇颖在采访世界环境日活动中拍视频。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2019年7月7日,甘肃兰州,新京报记者郑新洽在用无人机拍摄兰渝铁路上的中欧班列。摄影/新京报记者韩茹雪

△2019年7月7日,甘肃兰州,新京报记者郑新洽在用无人机拍摄兰渝铁路上的中欧班列。摄影/新京报记者韩茹雪

△2019年8月4日,新疆库尔勒,环球时报记者崔萌(左)和人民画报记者万全(右)在拍摄国际军事比赛的路上奔跑。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9年8月4日,新疆库尔勒,环球时报记者崔萌(左)和人民画报记者万全(右)在拍摄国际军事比赛的路上奔跑。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2019年8月11日,浙江台州,当地受到了台风“利奇马”极大影响,新京报记者刘名洋站在汪洋中采访。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2019年8月11日,浙江台州,当地受到了台风“利奇马”极大影响,新京报记者刘名洋站在汪洋中采访。摄影/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2019年10月1日,北京,新京报记者浦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拍摄。摄影/杜洋

△2019年10月1日,北京,新京报记者浦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拍摄。摄影/杜洋

一直坚守着那一支笔、一页纸、一个镜头和一块屏幕的你,

辛苦了!

摄影新京报摄影图片部编辑陈婉婷

校对刘军

相关阅读:
区块链手机现状:手机圈热度退潮,币圈噱头不减 记者节20年:事实有穿透时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