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被访者
人工智能热潮慢慢沉淀,当市场的需求被贴着“AI”标签的良莠不齐的产品粗暴回应时,在商业上从不低头的微软小冰,如何突围?
作者:《中国企业家》记者梁睿瑶
“我没有KPI。”
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商业化之路开启、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之时,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说出这样的话还是让人有点意外。
小冰是微软旗下跨平台人工智能机器人,于2014年5月29日以一名18岁少女形象上线,并成长出了各种身份:主持人、记者、歌手、诗人、画家。如今,小冰的少女时代更新到了第7代。
“我们赚钱的模式简单地说,就是用Avatar Framework(阿凡达)人工智能框架工具包来支援第三方。”李笛告诉《中国企业家》。小冰团队推出的不是框架,而是框架工具包,框架只有微软可以操作,但工具包像是一个桥梁,让更多的第三方可以利用工具在框架设备上操作。
由此看来,小冰团队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少女”。微软没有在人工智能市场大热的时候推出硬件产品,而是将商业化前途押注在了人工智能框架上。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很难迁移的平台,第三方人工智能的各种功能都是基于这个框架,具体的硬件实体无法与母体切割开。
“人工智能框架是小冰商业化未来的一个基础。”李笛非常笃定。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小冰团队总负责人李笛。
不过,当前的企业用户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并不足,当市场需求被贴着“人工智能”标签的良莠不齐的终端产品粗暴回应时,在商业上从不低头的小冰,如何突围?
“她”的朋友圈
吉他弦起,一名少女清唱一支民谣:“从前的记忆是西皮二黄腔,谁还会记得他夜夜笙歌……”旋律依旧,歌者却腔调渐变,一支戏曲腔衔接而上:“秋意凉,起寒烟,梧桐黄,散人间……”
音色气息完美,从不同唱腔之间的过渡自然,没有一丝“电子音”,若不是无人谢场,你很难意识到这名歌手只是一个AI,她就是微软小冰。
微软在全球拥有三条人工智能产品线,分别是infuse AI、Bing&小娜和小冰,小冰是基于情感计算框架、向EQ方向发展的人工智能,也是完全诞生于中国的一款人工智能产品。
活跃在各个平台的小冰,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实体终端。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长兼CEO柯睿杰曾对《中国企业家》表示,制造业并非微软的优势领域,在这个领域他们选择去与终端大厂合作,不亲自下场,更能获取合作伙伴信任。
但是,AI和云的更新迭代需要大量的终端数据,这意味着,小冰必须建立一个大型终端朋友圈。
时间回到年初。2月20日小米9发布会上,当小米创始人、CEO雷军宣布,小米新的智能手机将搭载新代言人王源的定制语音时,台下粉丝顿时兴奋欢呼。这款定制语音背后,就是小米与微软的合作,选择小冰,是因为她“会聊天”。
微软全球云及人工智能语音产品负责人闫勃向《中国企业家》介绍,微软的人工智能战略以平台化形式去支持所有的生态系统,王源的声音是通过一两百句录音,来呈现其本身的音色。小米用户可以拥有王源声音的人工智能,相互理解,进行多轮对话。
“连续重复问问题,这在人工智能领域一直是个大挑战。”闫勃解释,在感知和视觉,人工智能已经有很好的技术支持,达到了类人程度,但是对于知识的获取和理解,人工智能一直很难让人满意,毕竟一句话在不同的上下文情境下,含义完全不同。
小冰的成长方向,从一开始就不是功能性的语音助手。经历了几年的交互积累,2017年8月,第5代小冰实现了“全双工”语音交互感官(Full Duplex Voice Sense)的产品化,次年第6代小冰发布时,微软开始公开测试新感官。
这个感官能做什么?就是让小冰能够像人一样对话。
以往的人工智能产品,用户在与其对话时,需要说出唤醒词,比如小米的语音产品需要先用“小爱同学”、华为的语音产品需要用“小艺小艺”来唤醒。在多轮语音互动中,用户必须在每次交互中重复唤醒词,否则人工智能理解不了新指令。
“全双工”语音交互感官的使用,则能让用户只需说一次唤醒词就可以与人工智能连续对话。这对于在乎用户体验的硬件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卖点。
2019年8月,继华为、小米之后,OPPO、vivo也加入了小冰的合作伙伴阵营,在它们的手机、智能音箱等产品系统上,均可以“召唤小冰”。
“跟从前封闭的微软不同,我们现在很多技术是开源的,所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与任何硬件厂商都能合作。”微软中国区首席运营官邹作基告诉《中国企业家》,他们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也是依据强大的硬件平台、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及市场表现。
继华为、小米之后,OPPO、vivo也加入了小冰的合作伙伴阵营,在它们的手机、智能音箱等产品系统上,均可以“召唤小冰”。
诞生5年多,小冰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华为、小米、OPPO、vivo,小冰和国内出货量前几名的手机品牌进行了合作;QQ之后,她又携手微信平台合作;与网易新闻同行的内容之路上,她再添好友头条。截至2018年7月,小冰参与了中国、日本的50家电台、电视共69档节目,节目总时长为6908小时。
人工智能要“下沉”?
一个人工智能产品的成功依赖于多种因素。在技术之外,还需要一个好的产品策略。第7代小冰出现时,一向低调的团队罕见地喊出了口号:“整体赋能,联合拥有,跨界生态。”
在李笛看来,人工智能的未来不会仅出现在垂直领域,它必须是一个非常通用的框架,才能够支撑整个时代。所以,小冰自出生起,就朝着基础性、通用性的方向成长,将商业化未来押注在框架上。
国内人工智能的玩家也日渐增加。艾瑞咨询的报告显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迎来人工智能创业潮,2012年到2019年8月,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2787件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达4740亿元,其中不乏BAT、华为等企业的加注。预计2019年,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产业规模接近570亿元。
热度背后往往伴随着泡沫,这对于一个需要沉淀的行业来说,难以培育市场,前景不明。
“中国的人工智能厂商的价值主张基于本地化市场。”独立咨询公司Gartner研究副总裁蔡惠芬告诉《中国企业家》,从市场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产业化面临的挑战,在于业务领域要么过于宽泛,要么过于细分,没有一个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能够解决广泛和多样的业务问题。
蔡惠芬直言,当前企业用户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也不足。当市场的需求被贴着“AI”标签的良莠不齐的产品粗暴回应,在商业上从不低头的小冰,难以突围。
李笛比较担忧,如果人工智能领域也开始“下沉”,这不是一个乐观的信号。消费者市场早已经历了一轮AI智能音箱的洗礼,但智能音箱并不能代表AI。如果带着“AI”标签的产品在市场蔓延,消费者的耐心会被错误的产品消磨掉,产生“AI产品也不过如此”的印象。
真正的AI市场还需要时机,相比创业公司,不缺钱的小冰更耐得住寂寞。
蔡惠芬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大多以任务驱动为主,而小冰是一个会话型聊天机器人,在技术上比任务型机器人更具壁垒。若要增加自身业务价值,小冰需要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去定制或者使用功能。
小冰从第1代开始就在做人工智能框架,并且不断地完善框架。2018年,框架测试完成,小冰决定开始赋能行业。为了确保成功,小冰团队将其产品形态做了大幅度扩展,从一个聊天机器人逐渐转型为智能助手、内容生产者等身份。
“月亮与六便士”
小冰目前已落地的商业客户覆盖了金融、零售、汽车、地产、纺织等十个领域,于是,她的发展出现了雅俗并行的两条路。
当小冰化身财经编辑“万小冰”,通过万得金融终端,向90%的国内金融机构交易员提供金融摘要、简报时,她亦在诗歌领域有所斩获,研究了1920年之后的519名中国现代诗人,在反复练习写诗后,她出版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和《花是绿水的沉默》;当小冰化名“夏语冰”,举办了个人画展“或然世界”的同时,她也在服装设计领域尝试,为国内几十家纺织服装面料企业提供设计和生产技术。
月亮与六便士,哪个都不会错过。
每年,人工智能风口变幻莫测,从“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人类智慧”,到智能音箱。
“每一次风口在一年后都会证明不对,所以,人工智能还没到真正追风口的时候。”李笛告诉《中国企业家》,泡沫对应的往往都是垂直的,短平快的,没有哪个通用的东西是短平快的。小冰有能力拒绝去做一个垂直领域玩家,并专注打磨一个通用的基础设施,比如底层框架。
同时,李笛判断,“人工智能还在刀耕火种的阶段,积累商业订单远不如积累数据和动能更迫切。”
人工智能这几年,李笛看到了行业的潮起潮落、企业的浮躁沉浮。他表示,追风口的企业将大量资金和精力投入一个产品,烧到第二年基本都会废掉。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损失不是钱而是时间。
一名AI创业公司合伙人告诉《中国企业家》,人工智能这个东西谁都想掺一脚,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因为你拿出来的东西,必须是别人无法取代的、跨时代的产品,不然,你不过是在复制前面的道路,赶上热度,产品推到市场上就卖那么一会儿。
现实情况也是,越来越多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制定并公布了人工智能战略,比如百度、阿里、华为等。调研机构Gartner 2019年一项针对CIO的调查显示,在选择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重要技术时,39%的受访者选择了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排名第二,仅次于48%受访者选择的数据分析。
谈及人工智能产业化,蔡惠芬分析,如果要建立可行的商业模式,企业必须专注于增加业务价值、专业知识,构建可扩展的路线图,从现有产品中重新获得收入,而不是不断地增加新的产品线。
“这个市场特别不好做。”李笛感慨,“通常需要忍住诱惑,付出很多,才有可能追求到正确答案。小冰刚刚出现时,曾经被认为它只是一个微软的聊天机器人,不够高科技,但是,如果不从这样一个起点出发,无法迭代出一个好的系统。”他认为,当下的人工智能产业,经过了一轮热潮慢慢沉淀,真正有实力的企业机遇已到。
在B端,企业客户的需求一直存在,它们在泡沫之后,意识到曾经在人工智能产业的浮躁与错误,开始梳理理性的方案;在C端,用户需求依然火热,即便良莠不齐的玩家席卷而来,又黯然退场,用户对于人工智能的期望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