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圈 > 正文

寻求融资至少5亿美元或赴美IPO?小鹏汽车称系误读

作者|杨凡 编辑|罗丽娟

3月27日,据CNBC报道,小鹏汽车CEO何小鹏透露,小鹏汽车寻求融资至少5亿美元,并可能尝试在美国IPO。

对此,小鹏汽车内部知情人士回应全天候科技:“这次在美上市的消息是媒体误读,目前没有关于IPO的消息。关于上市,也还没有具体的时间点和地点,只是有概率在美国。”但对于融资一事,其未作出任何评论。

在此之前,小鹏汽车就被媒体曝出,有可能在美国或者科创板上市,但随后其均予以否认。

作为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至今已获得多轮融资,不乏阿里巴巴、高瓴资本、GGV纪源资本、IDG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加持。

去年以来,小鹏汽车已完成B轮和B+轮两轮融资。2018年1月,该公司获得阿里、富士康和IDG领投的B轮22亿元融资;8月,小鹏汽车宣布完成由春华资本、晨兴资本和何小鹏联合领投的B+轮超40亿元融资。

全天候科技根据公开信息统计,B+轮融资完成后,小鹏汽车已获得近百亿元融资。

小鹏汽车融资历史数据来源:企查查

小鹏汽车融资历史 数据来源:企查查

小鹏汽车曾在去年底公开表示,2019年底,公司总融资将达到300亿元,其中只有三分之一会是股权投资,另外三分之二将以私募基金和其他投资形式引入。这就意味着,小鹏汽车需在今年完成逾200亿元的融资。

对此,何小鹏解释,融资主要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资金寒冬,“我个人觉得明年(2019年)上半年不是一个好年,要准备很多钱过冬。”

若此次融资消息属实,该轮融资则为小鹏汽车的C轮融资。但从金额来看,与今年目标仍相差甚远。

除了资金问题,在汽车的量产交付上,与蔚来、威马等其他互联网造车企业相比,小鹏汽车并没有跑在最前面。

虽然最早一批投入新势力造车大潮,但当蔚来ES8、威马EX5等已经成为量产交付了的车型,“元老”小鹏汽车才姗姗来迟。小鹏旗下量产的首款G3 是2018年12月12日正式上市,由海马汽车工厂代为生产。小鹏汽车官方表示,小鹏G3计划从3月15日起开始规模化交付,计划7月底前完成一万台车辆的交付,2019年年底前交付四万台。

进入2019年,小鹏汽车开始大量“招兵买马”。 据悉,目前公司员工大概有3000人。不久前何小鹏还发布内部信称,公司计划年内再吸纳5000个新员工。其中研发和创新体系的员工占比超过50%。

据统计,从2月14日起至3月中旬,近1个月时间内,小鹏汽车先后宣布了5项高层人事任命,涉及品牌公关总经理、生产质量高级总监、售后高级总监、销售副总以及自动驾驶副总裁。

除了内部调整动作频频,小鹏汽车从去年起,还多次卷入了“窃取商业机密”的风波。

2018年7月和今年1月,两位先后应聘小鹏汽车的员工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以窃取苹果公司商业机密罪起诉,其中一人已被逮捕;3月22日,特斯拉针对多名前员工提起了诉讼,指控这些前员工涉嫌盗用公司的商业机密,其中涉及一名小鹏汽车在职员工。

尽管小鹏汽车均对上述控告予以否认,并表示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等多领域进行独立自主研发,但是也收获了不少质疑。

就在近日,基石资本张维称,“在中国并没有任何一家新能源造车企业值得投资”。随后,何小鹏发朋友圈回应,做新能源汽车是“干活多痛苦指数高的”,“但我们的乐趣就是在99%的质疑中最后活下来并且长大的并且更多的改变世界”。

何小鹏还提到,“不管是否成功只要真心想干好不是忽悠的我都佩服,今天蔚来、小鹏等的困难和挑战,只是成长路上的一个坑罢了,总是要往前的。”

相关阅读:
董明珠:虽然我钱不多,但是我很幸福 直击 京东与海尔签约:尝试工业品采购数字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