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月刊》作者 Stephen Harrison 刚开始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就读在职 MBA 课程时,班上的氛围和他想象的差不多。同学大多不到 30 岁,喜欢谈论创业和商机,无论实际与否:一个能定时给联系人发送消息的 App,一个不会泄露用户个人信息也无广告之忧的社交平台。每个人看上去都雄心壮志,要干一番大事业。
不过课程过半,他发现大部分想法都只是想法而已,同学们的注意力还是投注在企业内部的稳定工作上。
他的观察已经有诸多研究数据可以支撑:美国千禧一代的创业活力正在萎缩。《华尔街日报》2015 年分析美联储数据后指出,30 岁以下创业者占创业者总数的比例已经下降到 25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次年又有一份针对 1200 名年轻人的调查表明,比起自己创业,更多人认为在公司里慢慢往上爬会更容易取得成功。两年前,美国 EIG 公司总裁兼创始人 John Lettieri 甚至在美国参议院会议上说,“千禧一代即将成为近代史上最没有创业精神的一代”。
Stephen Harrison 也和他的 MBA 同学们直接讨论过“是什么阻挡你创业”这个问题。人们的答案都差不多:助学贷款压力、经济下行环境下的无力感。
这背后最显著的原因其实是资金。虽然谈起创业,人们都对天使投资人或风投机构有些浪漫的想象,但普通创业者的头笔资金其实主要依靠个人积蓄或家人和朋友的帮助。而千禧一代大多没什么个人积蓄,且家庭收入也因经济下滑受到影响。此外,助学贷款亦加重了他们的财务负担。根据美联储的一份报告,2004 至 2014 年间学生贷款人数增加了 89%。
获得天使投资人和风投机构的关注也更难了。硅谷创业公司孵化器 Y Combinator 前总监 Matt Krisiloff 曾在推特上评论说,创业公司都不像原来那么酷了。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一位经济学家 Michael Sadler 则觉得它们太过于集中在几个特定区域了:奥斯汀、纽约、硅谷。
来自海外市场的竞争也在加剧。最引人注意的是中国资本和他们投资的那些创业者。根据《华尔街日报》统计,亚洲投资者为科技创业公司投入的资金总额几乎已经追平美国投资者,并且大多数中国资本都注入了本土公司。2017 年度全球前五大风投交易中,有三家都是中国公司:滴滴、美团大众点评和今日头条。
在美国,越来越多产品和服务都过于依赖现有平台,如 IOS 和安卓系统。虽然一款手机 App 的确可能创造出比一份常规白领工作更多的价值,但它不太可能成为下一个 Apple 或 Google。投资人们也不傻,他们现在对准入门槛更高的行业显出更大兴趣,比如医疗。去年美国最大的科技投资交易之一是 Outcome Health,一家在医生办公室里安装视频屏幕、向制药公司收取视频广告投放费的创业公司。这个案例说明,那些缺少专业背景知识的年轻人能吸引投资人的可能性已经大打折扣了。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的“创造性破坏”理论总是被反复提起,但他的另一个预测却总被忽略:创新会逐渐转移到大公司的内部流程中。越来越多年轻人也的确是这么想的,“我不必在车库里成立自己的公司,或者担心自己是否会活不下去。一切都是现成的。”
这类似一个悖论:大公司有更多资源和财力提供创业支持、承担创新风险,但如果没有更多外部创业公司的竞争,他们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布鲁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2014 年的一份论文也论证了这一点:如果一个经济体被成立时间更久的公司所主导,它持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几率会相应降低。
题图来自 Fas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