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法治日报:警惕网店评论区里的低俗色情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杨蕙嘉

“来选妃!”

“兄弟们,这个可以。”

……

看到这些评论,来自北京的高中生小刘有些不知所措。她经常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衣物,下单之前习惯先去问答区或者评论区看看。可是在这里,她常常会“不小心看到”一些低俗、色情内容。

有一次,她网购内衣时照例去问答区看评价,结果一眼就瞅见了一张大尺度图片——一名女士身穿内衣、张开双腿,用奇怪的表情正对镜头。

小刘对此很不理解,她认为买家秀和问答区评价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判断商品是否符合预期,能更加直观地看到脱离商业摄影后商品的真实样子以及不同身材不同尺码的真实效果图。此外,问答区可以让有意购买者与已购买家建立直接联系,如评论区中不能直观看出的肤感、材质等内容,可以通过评论、问答来知悉,防止有商家故意购置好评而导致声音不真实。可是那里为什么充斥着不健康的内容呢?

这并非小刘一个人的困扰。《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售卖女性内衣的商品问答区和高赞买家秀下,存在贩卖色情内容的现象。此外,在受青少年青睐的手办商品评论区,也经常有性暗示等问答内容。

目前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选择网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中国10岁以下网民占比4.3%;10-19岁的网民占比为13.3%。

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天津、安徽等地数十名未成年人,他们均有过网购经历,女同学网购一般是购买衣服或者小化妆品,如口红以及一些喜欢的专辑或其他物品;男同学网购主要是玩具或者游戏皮肤。这些人的共同特征是:问答区或者评论区的相关评价是他们进行购物参考的重要依据。

来自天津的小李今年小升初,由于这次期末考试两科满分,父母给了他一些物质奖励。这些奖励被他用来网购游戏皮肤和游戏周边。他向记者展示了刚购买的手办照片,这些手办非暴露即性感。小李说,他一般会在电商平台的问答区或评论区“货比三家”,也会就材质等商品信息去问答区提问。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父母对子女浏览网站、短视频等比较警惕,担心有不良内容,但对子女网购比较放心,根本不会想到网购评论区、问答区也有不良内容。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这些未成年网购群体的权益该如何保障?

“防止未成年人接触不良网络信息,家庭作用最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德良说,未成年人进行网购的前提是具有支付能力和手机,该能力受家庭影响最大。

刘德良认为,电商平台本身就是用来交易的,绝大部分交易的人群是成年人,而在购物时,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的界限难以判定,加之大部分未成年人属于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者,所以对该群体交易的监管更多应该来自家长。

“如果监护人不对未成年人加强监管,无形中增加了电商平台和各部门监管的成本,并且实际运行中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刘德良说。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现在很多人思考的只是如何限制未成年人进入或者尽可能让他们避免与不良信息接触。从整体来看,这是一种被动的思路。相比于这种被动的青少年模式,他建议扩大青少年的活动空间,丰富青少年生活内容,从而达到减少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目的。

储朝晖认为,目前难以彻底防止未成年人接触电商平台不良信息或不符合未成年人商品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未成年人群体数量大,每个年龄组约有一千万个孩子,很难完全预防;另一方面,相关法治建设仍有待加强,互联网也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映射,两者之间关系紧密,从线下到线上都应建立更加健全的法规制度。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认为,电商平台应当尽到必要的管理义务,该义务通常包括三方面:完善技术手段,加强违法信息的监管,提升及时发现的概率,如通过设置关键词、识别图片等,及时发现并进行屏蔽过滤和处置;除技术手段自动屏蔽处理违法信息外,还应当通过人工的手段进行排查,但由于信息海量,该工作也只能抽查进行;平台接到投诉后,应对发布违法信息的用户及时处置,依据平台规则和用户协议,比如删除信息、封号等,若涉嫌犯罪及时将犯罪线索提交公安机关。

相关阅读:
网售管控类药物乱象:两块五一颗的精神药物网售四百元 窃听窃照黑产猖獗 插座水杯都可能被改装成“间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