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Web 3.0的热闹与冷静 大规模应用仍需时间检验

本报记者李昆昆李正豪北京报道

当下,互联网圈最火的两个概念可能就是元宇宙和Web3.0了。关于Web时代这个提法,Web1.0的中心思想是“阅览信息”,Web2.0的中心思想是“用户互动”,Web3.0的中心思想是“个体拥有”。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要大规模发展Web3.0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Web3.0可行吗?

2021年12月9日,美国国会举行了名为“数字资产和金融的未来:了解美国金融服务的挑战和优势”的听证会。美国货币监理署(OCC)前代理署长、现BitFury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布鲁克(Brian Brook)提出了Web3.0的定义。

Web1.0:互联网内容只是“可读”的,类似于杂志,只能看,不能互动;Web2.0:互联网内容变成“可读”和“可写”,互联网用户不光能接收内容,还能创造内容,但也衍生出一个问题,即平台权力过大,这些数据被少数公司商业化了,比如Facebook(现已改为Meta)、Google;Web3.0:不同之处是用户可以“拥有”互联网内容的所有权,这些内容不再只属于垄断公司。

美国众议员Patrick McHenry直言Web3.0是互联网的未来,不能因为过度监管而扼杀创新能力,要让美国在Web3.0中保持竞争优势。

同比特币一样,Web3.0的核心是去中心化,通过权威性的底层链基础设施,利用智能合约等技术,推动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与财富分配中来。与比特币不同的是,Web3.0可以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与购物等。

谈及Web3.0在中国的可行性,一位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认为,“强调个性的Web3.0,可能发展起来比较难,尤其这两年一大批炒币族让Web3.0这个概念走歪,我们就更不能接受了。”

不过,一位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李彬(化名)告诉本报记者,“Web3.0在任何地方都会有可行性,Web3.0在未来有足够多的方向和产品,例如我们说的DID(去中心化)身份系统、分布式存储等。作为实际应用,相信Web3.0未来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个人认为,国内对于Web3.0的一部分场景确实有明文规定,但这并不表明没有可行性,会慢慢地经历实践的检验。”

何时能被大规模应用?

Web3.0创业公司Castle Island Ventures的风险投资人Nic Carter说:“我们应该转移到一个新的互联网上,在那里,数字产权真真切切是属于你的。人们不再是杰克·多尔西或扎克伯格造出的农场里的农奴。农场是属于你自己的。”

在成为“新一代互联网”的设想下,新的资金不断涌入Web3.0领域。美国银行数据显示,去年约有250亿美元资金疯狂涌入加密货币相关的创业企业,今年又创新高,达到300亿美元。

Web3.0经历了几波牛市和熊市。比如2017年的ICO(首次公开发币)高潮,大家发现在以太坊上每个人都可以发币,不仅仅是平台方的那个以太币,自己写个合约符合ERC20通证标准,也可以在以太坊上发币,那是一个牛市。

2021年是另一个牛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美国货币大放水推动了币圈的狂热,比特币的价格一度飙到了6万多美元。2021年也是区块链爆发的元年,出现了一些新公链的角逐。

不过,Web3.0在2021年出现了市场过热的现象,现在逐渐凉了下来,美国加息,热钱回流,市场没钱了,自然就冷静很多。最新的数据是,加密市场市值接近9000亿美元,其中比特币占30%~40%,以太坊占14%。

李彬认为,Web3.0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更多关于对Web3.0的讨论还是跟加密货币的行情有直接且密切的关联。这种现象证明了这里面可能投机属性比较强。随着市场下行,还有多少人留在Web3.0,还有多少项目安心地做Web3.0产品,一切存在未知。但至少现在一部分相信Web3.0的人已经存在,至少是保存了火种。

在业内看来,一个Web3.0项目能活多久,一看它的背景,二看它处在牛市还是熊市。

谈及Web3.0什么时候可能被大规模应用,李彬称,这和区块链的技术设施的进步有着莫大的关系。就像互联网也是有了HTTP协议之后才会有跨越性的发展。Web3.0也是一样的,目前Web3.0能做的场景大家有了足够多的讨论,但能否实际支撑也需要花时间验证。也许是layer2,也许是闪电网络的进步,也许是那一条更高效的底层链等。

“具体的大规模应用,也许需要再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如果Web3.0的星星之火已经起来了,何时会有燎原之势?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到今年已过去70多年了。Web3.0才刚刚开始,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安心做一个Web3.0 builder。”李彬说。

相关阅读:
中概股周五收盘涨跌互现 趣店涨超10% 寺库跌超6% 谷歌ChromeOS正式更名为ChromeOS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