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大厂噩梦,始于脉脉

大厂噩梦,始于脉脉

撰文/薛永玮

编辑/董雨晴

看到还是一样的租房、联谊、爬山三件套,倍感无聊的大厂员工苏静退出了被HR“严加管控”的内网,刷起了脉脉。这是一个主打职场社交的平台,也是她和同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上次就是通过脉脉,她才知道公司即将要砍掉一个项目。被密不透风的大厂“高墙”包围,她也想找到一个快速出口。

在互联网大厂员工的日常生活中,脉脉的存在感很强:看小道消息、一起批判领导,或者是了解新职业机会,在脉脉都可以完成。这让脉脉在收获巨大流量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大厂的非议。在相关工作的负责人——大厂公关看来,脉脉是个让人头疼的阵地。特别是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快手、滴滴等大厂,是脉脉职言区(原匿名区)的常客。

然而,尽管在互联网圈子里脉脉很红,这家公司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却始终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商业化的想象空间。

心有千亿美金估值念想的脉脉,不久前又宣称推出公司点评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求职招聘市场内再造一个“大众点评”。但理想如此,现实却是另一种模样。针对此举,互联网分析师于斌指出,脉脉似乎至今也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商业化路径,因此几经折腾,屡次改弦易辙。

一度被大厂嫌弃的脉脉,到底在思考什么?

给大厂惹了不少“麻烦”

在脉脉,掌握流量密码并不难。

一个帖子,只需要挂上大厂标签,外加一些冲突性元素,就可以成为热门贴。接着就会被截图,进行二次传播,流传到微博、微信等更多平台,最终在大厂员工的圈子里蔓延起来。

随便翻开几个这样的帖子,诸如开除、裁员、怒怼等词汇,都可以触动许多人的神经,吸引上百位用户评论跟帖。跟帖人,有的会挂有阿里巴巴、华为、百度、爱奇艺等大厂的身份标签,但更多的采用的是花名。人们藏匿在屏幕背后,以为互联网真的可以保护隐私。

为脉脉贡献了最多活跃用户的,是曾以匿名著称的“职言”区。这里写满了大厂的故事:最常见的是拿了offer后问薪资待遇水平的,还有吐槽领导和同事奇葩的,有时候也会分享点和职场无关的相亲经历。大家在职业身份的外壳下,各怀目的来到这里。

一则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有时只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可以传到当事公司的危机公关负责人那里。这些帖子的威力之大,仅仅是爆料者敲动手机键盘写下的一串字符,就可以让有着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跌去千亿规模。

大厂员工陈博明深受其苦。因为一则关于其供职公司暴力开除员工的帖子,他在一个原本平常的工作日下午,马上丢下了手头的工作,打开脉脉确认信息来源。帖子已经登上了脉脉的热门话题榜,他的脑子立马懵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愤怒。

他认为这则帖子“严重失实”,只说了员工自己有多委屈,却只字不提该员工在公司的实际表现。

陈博明感到情况不妙,他首先想到的是联系脉脉一方的工作人员,想请对方马上删除这则“不实消息”。得到的回应是:“可以在原帖上回应,但不能删原帖。”经历了一分钟的纠结,陈博明还是拒绝了这个策略。他觉得,如果在原帖上进行回应,会给原帖增加热度,让事件的讨论度进一步升级,这其实是大厂公关们更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思来想去,陈博明后来总结,“脉脉就是想给自己导流。”

当晚九点多,关于此事件的报道开始相继流传,12个小时后,相关词条已经挂在了微博热搜榜,阅读量不断攀升。至于信源,无疑都是来自脉脉上的截图。

事件爆料者小K后来向《财经天下》周刊回忆,选择在脉脉爆料,是因为此前经常看到脉脉上揭露职场不公的信息,自己的事情也早有同事在脉脉上发声。他本没有想把这件事“闹大”,某种程度上,正是因为害怕事情扩大化,才选择了互联网同行更为集中的脉脉,而不是微博、抖音等平台。混迹脉脉多年的小K天然地认为,脉脉适合于“职场维权”。

那次发帖,小K选择了一个武林人物的昵称,带着点江湖气息,也带着点不好惹的意思。但没想到,自己的帖子已经被上千用户评论,自己被推上了脉脉热榜,“当时很激动,觉得有希望了,但同时又担心,怕被舆论反噬。”

危机公关讲究黄金时间,但这类突发情况给公关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另一位大厂公关孙灵,有次在脉脉上看到了公司裁员的信息,但传得很离谱。她向对方工作人员接连传去了撤稿函、律师函、澄清函,都没有收到回应。令孙灵更气愤的是,他们发过去的文件不但没有收到回信,关于本公司的那些员工爆料,还被脉脉弹窗推送给用户。

最佳时间一旦错过,只言片语也会发酵出巨大的舆论威力。裁员消息已经传播到了公司业务客户那一端,客户开始大面积要求退费。孙灵只能尝试先在脉脉上发澄清,但迟迟发不出来,“公司都快黄了,澄清还没有发出去。”

因为这些情况,脉脉成了大厂的“敌人”。

脉脉的创始人林凡,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搜狗创始人王小川的同门师弟。在此前的媒体采访中,林凡直言,脉脉可能已经接到过上百量级的CEO的删帖要求。也有些时候甚至到了动用法律的地步,天眼查数据显示,脉脉的主体公司“北京淘友天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有182条司法风险,其中法律诉讼60起,其中不乏百度、新浪、苏宁、饿了么、车好多等互联网大厂,大都以名誉权纠纷和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脉脉,且多以脉脉败诉为主。

脉脉靠什么赚钱?

脉脉诞生在古典互联网时期,与它同期诞生的企业大多已经变大,在用户规模与收入量级上都有所突破。但脉脉始终不温不火,一个突出的体现是,至今未能上市。

在一些人看来,脉脉的商业模式“看上去也十分拧巴”。一位多次接洽脉脉方的大厂人士说到,脉脉toB(指公司)也服务不好,toC(指用户)也服务不好,“就是一家长不大的公司”。

2013年,脉脉创立时,对标的正是比它大10岁的领英。领英的变现模式主要依赖广告和招聘,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并推出职场社交产品“赤兔”对标脉脉,但5年后就因水土不服下线了。2021年12月,领英也关掉了社交功能,正式退出了中国市场。

在脉脉之前,还有人合网、优士网、天际、若邻、大街等一众国内职场社交平台,无一例外地黯然收场。2014年,移动互联网世界掀起社交热浪,无秘、呵呵、乌鸦、吐司等几十款匿名社交App上线,但因为越发混杂不堪的内容、难以变现的商业化难题,也大都销声匿迹了。

对手退场后,2018年,前期完成用户积累的脉脉做起了招聘业务,开始向企业端收费。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在脉脉广告、雇主品牌服务、招聘服务三大营收来源中,招聘业务占比最大,增长也最为迅速。喜爱频繁跳槽的大厂人习性,几乎让所有的知名大厂都入驻了脉脉招聘。

基于国内外不同的职场环境,脉脉开始走出了一条和领英截然不同的路。一位资深猎头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领英以邮件的形式交流,多是海归、白领、VC(风险投资)这样的全球精英人才,还有一些国外职业经理人,也在领英上积极地塑造着自己的职业形象,以便于跳槽去下一份工作;而脉脉相对“下沉”,“多的是一些中端人才,且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行业、销售行业。”

付费会员也是一个收入来源。曾在字节跳动工作的一位HR表示,自己使用脉脉的时间占了平时工作的30%,为了方便查看候选人情况,每个月都得花68元买脉脉的会员,“会员太贵,但不买的话很多东西看不到”。

2020年,早就发现了职场社交在国内水土不服的脉脉,在战略层面上从“社交”转向了“社区”。简言之,不再想尽办法让用户互加好友,而是生产更多内容,让更多用户参与交流,使其自身成为流量的蓄水池,就像豆瓣、知乎一样。

转型的策略之一,脉脉职言区的用户ID从最初多人使用一名的“花名”模式,变成了一人对应一名的“唯一昵称”,脉脉官方表示这是“鼓励用户更负责任地发言”。此前,2018年,脉脉就因为“匿名”发帖功能被要求整改。有业内人士曾指出,依靠匿名带来用户增长的脉脉,在此次整改后,不可避免会出现吸引力降低,用户发帖欲望也可能降低的情况。

一位在脉脉某“行业圈”已经排到前三的用户说,因为脉脉开始着力内容社区的建设,自己已经从悄悄刷帖转变成了用心经营个人IP,“用昵称发言,不论引来多少点赞和评论,别人都不知道那是你,实名发帖才能吸引更多人,让自己排进职业榜单前列”。

人以类聚,脉脉还根据不同公司、行业,推出了“同事圈”、“行业圈”。2月22日,《财经天下》周刊看到,在“同事圈”的公司热度榜中,目前百度的热度最高,有16万人次访问,紧随其后的是蚂蚁集团、快手和腾讯,访问人次也均超过10万。通信电子、文娱传媒、汽车、建筑等“行业圈”,成员人数显示也已经突破100万人以上。

对于更推崇圈子文化的国内职场而言,内容社区似乎确实比社交更有看头,但To B和To C之间的矛盾也从此浮出水面。

一位曾从微博跳槽到脉脉做内容运营的员工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起初,为了推更多的热点话题,脉脉经常人为制造一些争议性话题,“流量根本没那么大,只能编一些故事来让别人看。”

每天刷两小时脉脉的大厂员工江垚,总结了自己40多天来的观察:你知道什么帖子最容易火吗,一半都是类似“96年,存款100万,现在想跳槽”、“刚换工作,薪资double”、“应届生,总包50w,考虑要不要跳槽”等,“变得很像小红书,靠不太真实的东西激发别人看的欲望。”

在滴滴工作的一位员工甚至得出了一个脉脉内容的占比公式:“65%的焦虑+25%的传统观念与现代化城市矛盾的割裂感+10%的厌女。”

一些普通用户对脉脉的信任度开始动摇。2021年初,拼多多员工猝死事件从脉脉发酵出去后,一位曾在脉脉曝光同事上了救护车的员工传言被开除。一时之间,曾经用昵称发过帖的用户陷入了不安,担心脉脉把自己的信息出卖给了公司。对此,脉脉官方称,“不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第三方提供职言区发帖用户信息。”

大厂公关孙灵发现,在“同事圈”,发帖人默认都是同公司的人,因此也更“畅所欲言”,大肆交流一些严禁外传的信息,甚至随意截屏传到外面。在这里,都是经过了职业认证的员工,其中,也包括了那些还没更新个人资料的离职员工。孙灵说,如果想把离职员工踢出“同事圈”,需要再次找脉脉合作。

另一位大厂人士也对此愤愤不平,“人都已经走了,还顶着员工的身份,有的还在那随便发言,在同事圈里看内部消息。”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脉脉上注册了企业号,用官方身份正式回应外界质疑、破除不实传言,展开雇主品牌建设,“但一边骂一边建设,让HR怎么做?”上述大厂人士表示。

点评模式不是新鲜事

走到2022年,脉脉关于点评模式的新举动,本质上还是往招聘端发力。

“消费点评,让差评店铺消失了;脉脉公司点评,将让差评公司消失。脉脉公司点评一小步,招聘行业一大步。”林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众点评活跃了这么久,也没有让消费者从此就能放心点外卖。更何况是对于招聘来说,每个找工作的人都有更为个人化的需求,并不是像吃饭一样只看“咸甜苦辣”就行。《财经天下》周刊看到,在脉脉新推出的点评功能中,点评信息完成后会有一个审核过程,但发出点评的人,并不是必须要经过职业认证才能点评。

事实上,公司点评早已不是新鲜事。来自美国加州的Glassdoor,从2008年就开始做职场点评服务,内部员工会在这里对自己的公司每年进行一次匿名评价,分享薪资信息,评价办公环境,而审核这些评价内容也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本来增强员工话语权的点评机制,也很有可能沦为变相的宣传,从而使得官方下场“刷好评”。2019年,Glassdoor被曝光默许雇主背后操纵。有媒体对Glassdoor上数百万条匿名评论进行分析发现,超过400家公司的评论存在单月增幅异常的现象,好评增长速度明显脱离实际,其中,马斯克的Space X和软件巨头SAP已经出现多次高峰。

如何平衡B端和C端,如何平衡匿名点评的独立性,Glassdoor尚未给出更好的答案。现实的局面是,最初想用互联网来打破招聘“信息不对称”的Glassdoor,在2018年冲击上市失败,被日本招聘公司Recruit收购。

当然,Glassdoor的中国学徒也早就有了。

2014年5月,看准网诞生,它从企业点评类网站“分智网”演化而来,主要业务也是让雇主匿名分享公司的基本情况、薪酬资讯、面试经验、招聘职位等信息。这引起了彼时TMT领域人士的关注,看准网小火一把,但因为缺乏必要的审核机制,它也惹来了不少诉讼,并给出了和脉脉高度相似的立场——我只提供平台,但不为真实性负责。

不久后,看准网分化出一款专门用来爆料工资的App“曝曝”,但没什么起色。后来它又把自己的招聘业务分化成一个独立的招聘软件——“Boss直聘”,意图颠覆传统的笔试面试招聘模式,取代传统人才市场招聘渠道,在地铁、电梯间喊出了那句魔性的广告:找工作,我要和老板谈。

正当“直招”很快流行起来,很多应聘者却发现,隔着屏幕和自己交流的多半还是HR,这让所谓直聘的模式流于口号,和猎聘、智联招聘、58同城等平台变得没有区别。至于用来给雇主点评的看准网,多次分身后没有聚合起更多的流量,也被历史淡忘了。

Glassdoor困于内容管理,直聘模式困于“真BOSS假老板”窘境,想借助点评模式打造职场社区招聘模式的脉脉,未来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现在,对于在水深火热中假装风平浪静的大厂人而言,脉脉似乎还是更多扮演了那个“茶水间”的角色,让他们可以在带薪蹲厕的时间里,写下一则又一则吐露情绪的帖子,在乘地铁的无聊时间里,窥得公司哪些业务线正在裁员,刺探其他员工的绩效拿了多少。

晚上11点半,还在开会的苏静在脉脉刷到了一条吐槽公司的职言帖子,感慨他们公司的项目烂、氛围差、领导事多。几天前还在卫生间接了一个猎头电话的她,此时抬头看了看眼前不知道什么时候播完的PPT,又低头看了看快要没电的手机,离职的焦虑更重了。

(文中苏静、陈博明、孙灵、小K、江垚为化名)

相关阅读:
支付宝:3月1日后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可“0费用不换码”升级 微信支付:3月1日后,个人收款码可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