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
(一)电子设备制造业应用
在电子设备制造业领域,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促进科学决策、质量控制、工艺优化、产品设计等,加快发展步伐。一是构建数据体系,形成决策系统。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对生产制造过程信息的实时采集、管理和反馈,进行批次跟踪,实现质量追溯,促进产品质量改善,为企业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有效地支撑了企业生产管理,形成工业大数据驱动智能制造的模式,支撑未来的快速发展。二是建设生产监控系统,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打造业内领先的信息化生产运营监控系统,实现底层生产过程实时信息的采集,对生产运营全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将流程和制度标准化,从而优化产品良率、提高产能利用率和保证订单交期,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规范标准及客户要求,实现企业生产能力提升和完整的业务布局。三是优化生产工艺,增强订单生产能力。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通过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生产加工作业,从而优化生产工艺,增强承接多品种产品订单的生产能力,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供货能力,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四是建设研发实验室,增强研发能力。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机器设备、配套性能优异的检测设备和质量数据监控系统等,建设行业领先的研发实验室、电池研发试验线和产品测试评价中心,打造先进的产品研发平台,快速实现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电池制造企业升级研发实验室的智能化设备,打造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提升行业发展水平。
(二)装备制造业应用
在装备制造业领域,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增强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打造协同系统和进行高效设计等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一是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增强管理水平。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改造ERP系统,包括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营销管理信息化平台、产品信息化平台、物流共享平台和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等,提升公司管理效率和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促进企业优化生产要素,使企业组织结构、核心要素得到合理配置。二是开展柔性制造,提升生产效率。装备制造业企业结合信息化和大数据构建智能生产系统,增强原有工厂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简化流水化生产步骤,降低对操作工人的依赖,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实现“互联网+智慧管理+柔性智能制造”,满足了防疫期间市场对中药类呼吸科抗疫产品的需求。三是升级网络系统,打造协同体系。装备制造业企业搭建工业总线、5G网络、互联网多网融合的工厂网络,覆盖各工序关键设备和终端,促进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AGV等高效协同,形成一体化的智能生产体系,奠定了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加快“5G+工业互联网”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创新发展。四是升级仿真软件系统,实现高效产品设计。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构建仿真软件系统,实现产品的高效设计,建立关键技术壁垒,拓展创新发展空间,有利于企业抓住市场先机,实现营收稳步提升并推动行业进步。
(三)钢铁行业应用
在钢铁行业领域,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管理、提升物流管控、促进生产安全和开展供应链管理等目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设备智能管理,降低维修成本。钢铁行业企业通过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实现关键设备的状态诊断、设备资产管理、设备运维管理、设备现场管理等服务,促进企业自身提高设备的管理水平,减少非计划停产损失,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总体运营效率,有利于企业探索设备管理精细化及制造服务化的新模式,助力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二是升级物流管控系统,实现物流智能化。钢铁行业企业通过上线数字化生产物流管理系统和购置自动化设备,促进物料、人、机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加快物料快速准确周转,实现管理精细化、透明化和智能化管理,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生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进入科技驱动物流的新时代。三是搭建安全管理平台,确保安全生产。钢铁行业企业设计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及评估体系,构建汇聚安全生产数据的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安全生产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感知、事后应急向事前预防、单点防控向全局联防的转变,提升工业生产的安全水平。四是加快供应链系统建设,提升运营效率。钢铁行业企业搭建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整合供应链资源,通过互联网实现采购和供应的信息共享与匹配,精确对接供求,撮合上下游供应采购对接,实现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售后的全链协同。
(四)采矿行业应用
自2021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山西召开采矿行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以来,采矿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合作,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赋能采矿业转型升级,促进提质降本增效,保障安全生产,全国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建设明显提速。一是进行远程设备操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新元煤矿与中国移动合作,在山西省开通5G煤矿井下网络,建成井下“超千兆上行”煤矿5G专用网络,实现了远程设备操控场景的应用,取得5G网络设备隔爆认证。5G技术实现了对掘进机、挖煤机、液压支架等综采设备的实时远程操控,实现了对爆破全过程的高清监测与控制,解决了传统人工作业操作危险系数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改善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大幅降低安全风险,显著提升采掘效率。利用5G技术实现综采面无人操作,解决了井下设备运行过程中线缆维护量大、信号经常缺失等问题,有效降低危险作业区域安全事故发生率。二是实现设备协同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千业水泥与中国移动合作,在河南省焦作市开展“千业5G矿山绿色智能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实现了设备协同作业场景的应用。项目搭建5G网络,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联网技术、纯电矿卡能量回收技术,实现了无人矿车的自动驾驶和协同编队、作业区域内车辆的集群调度,实现一人操控多台设备、运输车完全无人化操作,有效解决矿区安全驾驶问题,设备作业效率提升10%以上。三是开展生产现场监测,提升安全管理能力。鲍店煤矿与中国联通合作,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展“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及应用”项目建设,实现了生产现场监测场景的应用。项目研发建设矿用高可靠5G专网系统及应用,针对极端严苛的煤矿生产控制场景,通过“5G+机器人”、“5G+视觉识别”等手段对设备状态、气体浓度、综合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实时回传至调度指挥中心,提升危险环境下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提高了安全生产的预测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电力行业应用
电力行业主要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个环节,存在安全管理困难大、环保要求高、信息孤岛、设备实时监管难、精细化管理难等痛点,面临向“清洁、低碳、高效、安全、智能”的转型挑战,发展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等模式潜力大。一是进行无人智能巡检,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国家电网与中国电信合作,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展“5G+北斗智能巡检无人机”项目建设,实现了无人智能巡检场景的应用。项目新建5G独立组网(SA)网络,完成了5G-SA专网的图传模块的研发,引入北斗服务,实现无人机巡检数据安全、实时、可靠回传,解决了传统输变线路巡检耗时长、耗人多、工作环境恶劣的问题,改善一线工人的工作环境,大幅降低安全风险。二是实现现场辅助装配,提高装配效率。中核集团与中国移动合作,在福建省福清市开展“5G+核电”项目建设,实现了现场辅助装配场景的应用。在“华龙一号”六号机组的装配建设现场,通过“5G专网+AR”等技术,工人佩戴AR眼镜在专家远程指导下成功装配设备组件,解决了因疫情等因素导致专家无法到现场等问题,有力推动了专家资源共享和辅助装配效率的提升。三是完成生产现场监测,降低监测成本。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与中国联通、中国电科院合作,在北京市开展了5G虚拟测量平台项目建设,实现了生产现场监测场景的应用。用电环节通过5G虚拟测量平台,以12.8K的采样率,对电能质量进行监测。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技术特点,将仪表的分析部分云化部署,前端只保留采集装置,解决了传统采集装置功能复杂、成本高的问题,将仪表设备成本降低90%。有效解决了电力运行监测成本行业性难题,有力推动了电能质量监测的规模部署。项目已在服贸会、石景山、延庆冬奥测试赛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