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这次,阿里面对的是众怒,而且是来自内外部的众怒

来源:不打码的马马哥

作者:马昌博

阿里这次面对的是众怒。

事情的原委不用赘述,简单说一个阿里旗下淘鲜达女员工自曝在出差期间被领导和客户灌酒,昏迷后“被客户猥亵”,又被领导王文成(曲一)“四次出入自己的房间侵犯”。她报警,也跟公司做了反映,但是这期间几级领导都处理缓慢甚至敷衍塞责。面对着一推再推,她最终无奈采取了发公开信、在食堂发传单的方式用舆论逼着公司做出反应。

然后,舆情哗然。

说说我的看法。

警方没定论不是理由,是借口,而且是典型的糟糕的无耻的借口。

我想事件中阿里被指责的淘鲜达的管理者们一个辩解的理由是:警方还没定论。

一般这种强奸案,报警后这么久还没进一步有行动的,只要警方不徇私枉法,大概率是证据还不足,包括女方自述内裤丢失等问题。既然警方都没定论,领导不信一面之词是否也是合理选择?当然不是。

一晚四次进入酒醉的女下属房间是监控实锤吧?法律是最低要求,法律之上还有公德,有公司价值观对吧?何况是一直强调价值观的大阿里呢?女方已经公开报警并且向公司HR强烈反映,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众所周知,公司之前却连个当事人停职调查都没有,导致员工丧失对系统的信任而再次升级写公开信和散发传单,这是多典型的包庇塞责?简直是经典案例。

众怒的不是侵犯者本身,而是女员工对如此恶劣的控诉居然反映无门,系统无视令人震惊。

我看到一个声音,说这次出事的属于阿里同城零售体系,而且还是身在地方,同城体系之前整合了一大堆公司比较乱,出个把人渣也在所难免。

我同意大公司出个把人渣难免,肯定不能以偏概全,但现在阿里内外众怒的点是什么?不是被控告侵犯的人渣,而是一个如此恶劣的控告,在阿里这样一个大厂,女员工居然反映无门,弱势至此,最后以自曝的极端方式,十天后才被系统感知。堂堂大厂,瞠目结舌。

“女员工被侵犯而投诉无门”已变成阿里内外部情绪的最大公约数。

有同仁评论说这是阿里最危险的时刻,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这当然是夸张,但是从信任或者声誉角度却不无道理。这次怒火不仅仅如此前是来自政府,或者要“暴打资本”的年轻人,而是来自很多以往倾向支持至少是宽容阿里的泛知识阶层,以及,最可怕的,来自内部已经形成的情绪狂潮,也就是最捍卫阿里的员工自己。

因为对于一家高调强调价值观,并且用价值观来管理20多万员工的公司来说,就人心而言,最怕的不是外部压力或者竞争败仗,而是内部“丑闻”。但相比内部的经济犯罪和腐败,“内部伤害”是更大的丑闻,而现在一个公司居然保护不了自己的女员工,让女同事以如此无尊严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则是普遍的愤怒。因为它天然会惹怒公司里所有的女员工,以及每一个对自己有基本的“价值体面”要求的男同事。这是在公众面前对所有阿里人的羞辱,所以所有人都会问为什么,以及领导做了什么。

这看起来是个管理问题,但背后会变成一个信仰问题。尤其在阿里过去一年面临的外部重压之下,更容易让内部质疑变得尖锐。

外部同样如此,这次事件,是对阿里外部“软实力”的极大挑战。

阿里给外界的印象是“江湖文化”,从普遍用花名,到“达摩院”这样的武侠痕迹处处都是,无一不在彰显。虽然很多人(尤其泛知识阶层)对这套“江湖文化”觉得不符合审美,但是外界大多时候还是颇有赞誉的,因为阿里成功了,不管是中供铁军、政委文化、还是阿里三板斧,阿里文化在很多人眼中已然成“神”。

但如果外界对阿里“江湖文化”的印象从“能打仗有侠骨讲义气”的侠义江湖,变成了“狼性野蛮、男权主义”,甚至“认人不认理,内部霸凌”的帮派江湖(当然我知道并非如此),那么很多认知的基本面会发生变化。

目前看,从“破冰”这件事的反感化讨论开始(虽然阿里及时做了辟谣说网传的破冰不是阿里),公众情绪的立场已经在调整。

尤其要重视内外部广大女性的情绪和恶感,这事现在变得非常紧迫。

更进一步,从“996是福报”被更多年轻人广泛抨击开始,反大厂、反资本的公众情绪一步步聚集,而价值观和文化以及创始人个性都特别突出的阿里,相比其他大厂更容易变成“代表”,当初多么众人捧月,今天可能就多么一万只脚。

我知道很多阿里人对今天的各种“围攻”很委屈,觉得恶意遍地,而自己其实从未不堪至此,但客观说怼公众其实毫无意义,公众有权“以偏概全”,也无义务“客观平衡”,怎么让大家改变才是核心。

更重要的是,如果在政府层面被监管、在商业模式层面被限制、在公众情绪层面被质疑,那么就一定不能在内部信仰和外部公司价值观层面再破防。而内部信仰的牢固,除了内部,也同样依赖于外部公众的认同,因为没有一家公司和公司的员工能脱离环境。

所以,又回来了,在目前这件事的外部声誉重塑上,阿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阿里一直有着被外界称为几乎最强的公关团队,当然客观说基于公众和对手竞争的PR阿里公关很长一段时间确实几无对手,但是针对政府的GR,我只能说鹅厂更树大根深,字节也异军突起。当然,这也跟后两个本身拥有巨大的社交或者内容(媒体)平台有关系,对政府端可提供的资源更多,自然更容易长袖善舞,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不深入讨论。

但既然拥有这么好的PR团队,我相信他们对内外情绪的把握会是及时且到位的,我熟悉其中的很多人,我觉得他们的能力和价值观都值得尊重。所以,我期待阿里公关人在内部推动更多的行动,展现更多的决心、底线、人情味和透明度,再建信任,因为这是全体阿里人的脸面。就阿里来说,目前做的,不够,更不够快。

最后,其实我想叹口气。最近一年的大厂水逆背后是互联网水逆,时势使然的地方纵然无从讨论,自我堕落的地方则更加无可辩驳。

转折年代的大潮之下,所有的故事都是注脚。虽然曾经众人眼里的“勇士”变成了如今众人口中的“恶龙”,但我希望每一个大厂更努力做得体面一点而不是一步步溃烂,因为你们曾经身受荣光,自然有责任不堕底线。

相关阅读:
工作在阿里、京东的“大厂女工”们,到底有多难? 是企业文化还是用人问题?阿里需要一次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