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评论员郭艳慧
近日,河南暴雨、东京奥运会相关热点事件中舆情汹涌,又见网络暴力倾向抬头,正常参赛的运动员、正常经营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伤害。
国货品牌鸿星尔克为河南捐款5000万受到网友关注并引来“野性消费”,一些网民宣泄激情之余,却跑到同行企业直播间中发布“逼捐”等攻击性言论,将正常经营的主播骂到痛哭离场;东京奥运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中国选手王璐瑶未进决赛在微博道歉,却被网民指责“失败了还有心思晒自拍”“自拍穿的是睡衣”,铺天盖地诉诸语言暴力……
上述网络暴力事件中,一些人发布攻击性言论同时不忘祭出“爱国”、“慈善”等冠冕堂皇的名义,殊不知真正的爱国与慈善绝不是偏狭与仇恨,更有一些人不过是为了宣泄情绪图口舌之快,当然也不乏在键盘上“大义凛然”、在现实里“岿然不动”之辈。在过激言论与行为背后,相关企业正常运营受到影响,给运动员造成了额外的精神压力,也误导了正常的舆论走向,转移了事件中公众的视线重心。
同时,在奥运热潮中,某些营销号为蹭热点转而开始制造对运动员颜值身材的讨论,造梗迎合大众,过度娱乐化消解了体育比赛的关注焦点,一些刻意制造的热搜信息明显带有恶俗意味,网友的调侃性评论难免给运动员带来不适。这些肆无忌惮的议论,无视体育赛事的严肃性,同样是网络空间的污泥浊水。
不管是对企业捐款的强势干预,还是对运动员的刻薄指摘或是娱乐化讨论,都已偏离了事件原有的关注焦点,类似的越界言论都应当引起平台和监管部门的重视,对于一些兴风作浪的营销号等应及时出手依规惩戒。作为网络空间的个体,更应该少一分冲动,多一份理性,少一些“激情”发言,多一些实际行动,不要在滔滔言论的裹挟中忘记了爱国与慈善的初衷。我们相信,关注同胞、支持国货、关注奥运健儿的爱国行为,应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