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藏“毒”问题突出
徐日丹见习记者郭璐璐
“神仙水”“咔哇氿”、甲卡西酮等新型毒品流入市场;非法买卖氟氨酮、“笑气”等物质案件时有发生;快递物流寄递毒品案件呈增多态势……第34个国际禁毒日将至,最高检第二检察厅厅长元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全国检察机关批捕毒品犯罪6.7万余人,同比下降27.6%;起诉毒品犯罪9.2万余人,同比下降16.3%。批捕起诉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下降,说明禁毒工作稳中有进、趋势向好,但毒品犯罪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新型毒品犯罪案件多发,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提高毒品犯罪案件的办案质量,以检察建议等方式助推禁毒社会治理。
快递藏“毒”案件趋增
2019年5月27日,武某某通过社交软件与张某取得联系,让张某帮其购买毒品,并约定以邮寄茶叶为掩饰将毒品寄送至内蒙古。收到武某某的转账后,张某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向吴某某(另案处理)购买毒品,并指使妻子周某某寄“茶叶”包裹。
随后,成都双流机场公安局将周某某邮寄至内蒙古的包裹拦获。经查,包裹内有茶叶两袋,袋内分别有用透明塑料自封袋装的疑似“K粉”一袋和用茶叶袋装的疑似毒品10袋。经鉴定,查获的疑似“K粉”净重49.22克,查获10袋茶叶袋装的疑似毒品净重15.29克,均检出毒品成分。张某因涉嫌运输毒品罪被雨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8000元。
针对快递藏“毒”案件暴露出的监管问题,2020年6月,雅安市检察院和雨城区检察院联合举行检察建议公开宣告活动,就如何加强寄递行业推进禁毒监督管理工作向雅安市邮政管理局,17家快递、物流公司以公开宣告的形式送达检察建议。经持续跟踪、推动落实,雅安市的寄递毒品案件大幅下降。
元明表示,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寄递行业存在的监管漏洞实施毒品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寄递毒品上升较快,目前,江苏、浙江等地检察机关已向省级邮政局制发关于寄递毒品问题的检察建议,成效明显。
强化监督倒逼案件质量提升
当前制贩毒活动网络化明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交易模式已经被更复杂的“多户头转账”“多地流转”、物流寄递所取代,而交易记录往往被犯罪嫌疑人及时清理,很难有效收集犯罪证据,毒品犯罪隐蔽性增强。
“我们加强立案监督和侦查活动监督,引导公安机关及时、准确收集、固定证据,确定取证方向和范围,促使侦查活动由‘抓人破案’向‘查证定案’转变,提高毒品犯罪案件证据质量。”元明提到一组数据,去年检察机关共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565件1738人,撤案834件923人,纠正漏捕1590人,纠正遗漏同案犯1109人。其中,广西检察机关在办理周某运输毒品案时,监督公安机关对遗漏同案犯湛某立案侦查,起诉后湛某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与此同时,检察机关加强审判监督,对一批判决确有错误的毒品案件依法提出抗诉。去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提出二审抗诉423件,提出再审抗诉69件。元明举例说,湖南检察机关抗诉了一起重大毒品犯罪案件,三名被告人分别由死缓改判为死刑、由无期徒刑改判为死缓、由有期徒刑十六年改判为无期徒刑。
积极融入禁毒工作大局
元明坦言,办理毒品犯罪案件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毒品代购行为的认定争议大,毒品犯罪既未遂区分难,未查获毒品实物的非法持有毒品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存在争议,技术侦查证据移送不及时、不全面,毒品提取、扣押、称量、取样、送检、鉴定不规范以及涉毒财物查证力度不够等。
“我们将适时与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合开展调研督导,努力破解毒品案件办理中的难题,提高毒品犯罪案件的办案质量。”元明强调,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惩治力度,依法严厉惩治各类毒品犯罪。对于认罪态度好、真诚悔罪、积极检举揭发上下游、同案犯的犯罪分子,要依法兑现从宽政策,实现惩治、预防、教育效果。
谈及下一步工作,元明表示,检察机关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禁毒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积极融入国家禁毒工作大局。按照党中央关于禁毒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推动完善办案中发现的社会管理漏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加强禁毒宣传教育,切实防范新型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走中国特色的禁毒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