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车主亲述:风暴中的特斯拉,与10万个争议的“真相”

车主亲述:风暴中的特斯拉,与10万个争议的“真相”

文|王琳、李晓蕾

乔雪、陈桐、杨晓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即便没有新车,特斯拉也从来不缺头条。

4月19日,上海车展媒体日上,一名身着白色T-恤的女子爬上了特斯拉展车车顶,衣服上“刹车失灵”的红色大字表明了她的来意——维权。

无独有偶。4月20日晚,广东一辆特斯拉因失控、追尾并导致自燃的视频,再一次引发了大众对特斯拉质量的质疑。

4月20日晚上11点25分,不足48小时,“决不妥协”的特斯拉在其官方微博上致歉,并表示已成立专门处理小组,努力在合规合法的情况下,尽全力满足车主的诉求。

21日深夜,特斯拉官方微博再次发布声明称,已主动与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并汇报相关情况,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并承担鉴定产生的全部费用,且无论检测结果如何都会接受。

车主亲述:风暴中的特斯拉,与10万个争议的“真相”

这是特斯拉首次“低头”。

2020年,特斯拉中国区的车辆交付量占到全球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同时,特斯拉也因刹车失灵、失控、突然加速等多种质量问题长期“霸榜”微博热搜。

4月21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建议所有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车都增加行车记录仪,以降低后期事故举证的难度。当然,短时间内这一方案难落地。当下公众更关心的是,购买特斯拉后遭遇的服务,以及驾驶一辆特斯拉的真实体验到底如何?

带着这样的疑问,Tech星球深度访问了7位特斯拉车主,如何看待风暴中的特斯拉?他们中有人质疑特斯拉没有服务;有人因系统失灵差点儿出事故;有人因ADAS系统没有在本地做过充分标定验证决定不再购买特斯拉;有人是特斯拉的坚定的铁粉,买了一台又买一台……

“钢铁侠”马斯克或许并未预料到,特斯拉会在中国市场遇到“舆论风暴”与“万千拥趸”的分裂局面。在自动驾驶+新能源一步步照进现实的未来,如何更大程度得确保车主的安全,却是未来所有车企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几次出现意外加速问题,不会再买特斯拉

车主:腾飞,2020年购买特斯拉,车型:Model 3,驾龄:10年+

我是2020年8月入手的Model 3标准续航版,购买的原因很简单——顺应潮流,觉得应该入手一辆电动车。当时,特斯拉官网只是说辅助驾驶,并没有说是完全自动驾驶,因为本身就是汽车行业的,我对于辅助驾驶可能带来的问题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我买的时候就知道会降价,所以也不是很介意这个事情。特斯拉的技术明显领先于蔚来和小鹏,但问题是他们的销售不够温暖,智能化配置还可以,但是豪华配置就比较一般,比如音响效果差。

但特斯拉的沟通态度还是挺好的,基本微信沟通很快就回复了。官方400热线电话没有拨打过,因为据说很难打通。

可能是我驾龄够长,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过刹车失灵的问题。只是遇到过几次自动刹车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避免了追尾前车。

印象深刻的一次,是一个外卖小哥从车子前窜过去了,那时,我正巧踩在油门上,车子瞬间制动。很惊悚,总感觉自己撞上了人。

还有一次,我本来想要启动自动泊车,但是手臂误碰触发了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车子意外加速,要是我没有及时刹车,一定会撞到柱子上出事故的。这种情况我遇到过不止一次,我觉得在系统布置上特斯拉存在改进空间。

特斯拉最大的问题是不接地气,不符合中国国情,它的ADAS系统没有在本地做过充分标定验证,导致误触频发,比如有朋友在停车场上坡的时候,误触AEB,就会突然停车。

特斯拉在中国最应该改善的问题,就是对中国道路路况进行采集并优化算法和软件,减少误触发。其次,它的语音控制功能性弱,导航人机体验弱、可支持APP少。

因为这样的原因,除非产品力特别强,否则下部车我可能就不买特斯拉了。

特斯拉的服务:就是没有服务

车主:科科,2021年购买特斯拉,车型:Model Y,驾龄:7年

本来,我想在今年春节的时候换辆车,算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

当时也是邪门了,看上了特斯拉Model Y,觉得超帅,就约了试驾。当天,我还和销售通过微信再次确认了试驾时间。去了之后,特斯拉员工居然告诉我,没有安排Model Y试驾,我联系之前的销售,毫无回复,另一销售提出用Model 3车型替代试驾,我只好同意。但预约的时间是12点,直到下午2点半我才坐上车。

但我仍然挺想买的,就在2020年11月底交了1000元定金。由于房子出了点儿问题,我就想延期预定,也没和销售说不要或者退款,只希望能将我的押金延期,因为搬家后我才有固定的停车位,毕竟停在路边剐了、蹭了都没保障。但特斯拉却告知不能延期,押金只能作废。

这简直是霸王条款,当时只是网上签合同,有好多页,哪有人会一条一条仔细看呢。而且我只是想延迟提车,并没有占用任何提车名额,就这样没收了我的1000元,我很不甘心,只能很不爽地说继续定。

特斯拉告诉我,我在2021年1月第一批客户订单里,提车交付时间在新年左右。但临近交付时间,特斯拉销售又说,我的订单时间是1月3日,没赶上,交付时间变成了3-4月份。

所以,我在今年3月中旬才提到车。交付的时候,体验感就更差了,根本没有完整体的交付体系,只演示了空调的开启关闭功能,我也急着回家,就没仔细看。3月的北京还是挺冷的,我打开空调,迟迟不见制热,吹出的都是冷风,这距离我开出交付中心也才10分钟左右,我赶紧停车联系交付人员,对方远程修复未果,就让我打400电话到就近的维修点查看。第二天的结果是,车的传感器是坏的,需要换整个热泵。

简直就是五雷轰顶,之前也听过特斯拉交付时可能会有些小故障,但什么开胶、音响起翘我都做好准备了,但没想到居然真的落在了自己身上,的确挺难接受的。我要求换新,特斯拉方面不同意。之后,就是交付和售后人员互相推诿,而我则开启了漫长了维权之路。

这几天,又看到刹车失灵的车主大闹车展,回想起来,我当时要是把那1000元定金扔了就好了,现在也不会这么心烦了。

特斯拉很多功能不符合国内用户的习惯

车主:黄尧,2020年购买特斯拉,车型:Model S,驾龄:10年+

我是2020年下半年购买的特斯拉,当时最主要的考虑是保障。一辆车可能用5年甚至10年,国内的蔚来、理想、小鹏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成立时间比较短,他们能否支撑这么久,我是不太确定的。其次,特斯拉的底盘、操控系统,比国产的新能源汽车更有实力。

电动车不像燃油车,它没有自己的4S店,无法形成从销售到维修的闭环,只有简单维修。电动车的维修大部分是通过合作的修理厂来完成,这可能导致修理后的车漆可能和原来的车漆存在一定的差距。当然,这是所有电动车都存在的问题。

和蔚来、理想、小鹏等国内造车新势力比,特斯拉的驾驶体验非常不错,但也有自己的不足。

在语音控制系统上,国内造车新势力能够覆盖几乎所有的语音命令,而特斯拉比较局限。最典型的是,特斯拉没有语音播报,车主发出命令,并不能收到反馈。甚至,连一个窗户都不能通过语音打开。

特斯拉所有的设计理念都是通过一块大屏幕来控制,手扶箱没有按钮、后备箱、前系带、手套箱都需要屏幕\语音来控制,这其实对于中国用户来讲,不太习惯。

以雨刷为例,下雨的时候通过点击屏幕、菜单等操作来指挥雨刷,这其实是不太安全的。当然,聪明的人知道使用语音指令。

被人诟病最多的一点是,特斯拉的导航不太方便,因为用的是百度地图。从A点到B点,在你做好了设置的情况下,比如避开拥堵,用高德导航会给出很多路线选择,而百度导航只有一种选择。

越是不懂行的人,越咬定自己上当了

车主:大福, 2019年购买特斯拉,车型:Model 3,驾龄:10年

我曾是特斯拉员工,负责市场兼销售。当时,每天都见到对它抱有怀疑和敌意的人。80%-90%投诉的人,都是自己不讲道理。要么预期过高、要么有不合理的诉求。这种情况通常都发生在跟风消费的人身上:自己买之前不去了解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的优劣和风险,也搞不清楚自己的诉求,结果买了才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这就是不讲道理。

对于有人说特斯拉有严重安全隐患这事儿,我的看法一直是“存疑”的。

我承认它可能有漏水,车门异响、哪块儿零件会掉下来——之前工厂还生产出了半黑半白的“乌龙车”。但这些小毛病我觉得无伤大雅,去了售后也管修,至少不会困扰到我。我一老司机不管开什么车,都没有担心可能存在重大安全事故。

关于“简配门”,我也是第一次听说。纠结这是否属于生产批次造成的差异,没啥意义。整天跟汽车打交道的人,一般是不太care到底搭载的芯片是2.5还是3.0的,拿这个来标榜性能也很奇怪,因为并不影响车的任何使用。搭载了多少颗摄像头,这个才是卖车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的重点。

反正越是不懂行的人,就越容易咬定自己是上当受骗了。

过往的很多安全事故,实际调查之后发现都是车主的操作问题,比如把油门当刹车踩。但过往很多品牌车都有这种事儿,见怪不怪,闹不起来。所以,我不认为“车主闹事”是单独某个品牌特有的问题。

现在闹事儿的车主,我建议最好让双方去找权威机构质检,公开透明地鉴定还原。以前很多到特斯拉闹事儿的,到后面都不了了之。

特斯拉肯定有技术实力去把细节做到位,他们就是不太Care。作为一台车它本身的性能,我不信有那么多问题。

特斯拉之所以一开始这么刚,我觉得是因为它不怕消费者,但它怕监管。只要不影响销量,有什么难听的风评都不重要。但如果监管发声或出手,那就会影响销量,特斯拉就会改变策略。

最近的事件会影响销量吗?我觉得会,但不知道影响有多大。消费者现在的确有更多选择。也许更看重服务的新能源车品牌,会吸引走一些顾客。特斯拉应该冷静下来思考这件事。

但特斯拉在技术上全是优势,唯一的缺点就是底盘比较硬,开起来颠簸。但实际上,一旦熟悉了特斯拉的驾驶,就会发现操作真的太简单了:只管开就好了,电又省钱。冬天要开热风,电池会受冻,充一次可以开400多公里,比起国产车表现已经非常好了。

特斯拉对智能座舱这一块做得比较慢,甚至有点儿漫不经心,有实力做好,但可能就是不屑于在这块儿使劲儿。

服务上,理想、蔚来很多员工都是从特斯拉挖过去的,不见得员工服务态度就比特斯拉一定要好。特斯拉不是很讲人文关怀,有很多员工干个一两年就走了,挺正常的。

特斯拉推崇鸡血的企业文化:大家的目标就是改变世界,为了改变世界还有什么不能牺牲的,工作是为了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就是“第一性原则”。

在很多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特斯拉会强调这一点,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方法也可以一直变。从中国区老大到下面的人,每一个人都在说:特斯拉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第一性原则”使得大家都以最后目标为准,方法不重要: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这是特斯拉供奉为圭臬的东西。

刹车失灵也遇到过,但我选择原谅

车主:小萨,2019年购买特斯拉,车型:Model 3,驾龄:5年

我很早就预定特斯拉了,毕竟当时特斯拉还不算特别普及的情况下,能拥有一辆特斯拉还是很拉风的。

买的时候,其实心里对它已经有预期了,只要不是什么大的问题,都是可以接受的。降价、面板不严,里程不达标,冬季里程对半衰减,我都遇到过。

只要不影响到人身安全,我都能接受。记得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特斯拉车主是全世界最好说话的一群人,我觉得挺符合我的。

去年冬天的时候,加完班我开车回家,下了点小雨,一路上也挺正常的,问题发生在进入车库的时候。

车快开到地库的时,驾驶过程中,我发现能量回收不起作用了,屏幕提示车辆制动故障,我就踩刹车,发现刹车踏板被锁根本踩不动,然后就一路溜车,差点追尾了前车。回想了一下,觉得还是我自己油给猛了,或者刹车刹晚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有车在某些情况下或多或少都会失控,特别是两驱的比四驱更容易失控。

加上那天下雨,我觉得也不算特别大的问题吧,所有车都有打滑刹不住的时候,这种情况我进地库有几次,到冬天也有几次,但我当下就能反应过来,是我操作的问题。

还遇到过一次溜车,当时就打了400电话,说明了刹车失灵的事情,客服远程刷了一遍系统之后,就恢复正常了。

漂移你知道吗?其实就是失控,只不过是控制范围内的失控,一个意思。漂移就是一种利用这种特性的快速过弯。车手会控车,所以漂移完能够控制回来;技术不太好的,控制不回来就会撞了。

我还用特斯拉跑过赛道,赛车刹不住太正常了,一天能撞三四辆,都是刹不住车了,老车手在一些情况下还能救回来,普通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被撞。特斯拉跑赛道很赚很便宜,提速又快,我很多赛道都是飘着过来的。

像刹车失灵这种情况,老司机一般都会知道是自己驾驶的问题啊,转弯转猛了,刹车刹急了、刹晚了之类,没有人会怪车的,你要是嫌特斯拉的刹车距离长,可以买超跑呀。

百万买了两台特斯拉,比起特例我更相信自己的经验

车主:老谢,2018年初购买特斯拉,车型:Model 3/Model Y,驾龄:18年

这两天,我们的特斯拉车友群都炸了。

车展上闹事的河南车主,她的车本身究竟有没有问题我们也不知道,现在大家最想看到的就是把车拿去检测。我们一直反复说,无论怎么样给一个真相,车到底有没有问题,这是最关键的,毕竟我们每天全家人都用车出行。

我前后买了两台特斯拉,加起来两辆车花了将近100万,总共跑了将近5万5000公里,曾经开着Model 3从重庆去了一趟川西。我个人的经历,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安全问题。

我是马斯克的粉丝,2016年,看了马斯克在美国的Model 3发布会,第一个感受就是很惊艳。我很早就交了第一笔定金,那时候,国内还没有开始发行,Model 3在国外也还没有开始交付,甚至还没有中国工厂的事情。

2019年国内开始交车,预定比较早,我成了重庆第一批拿到Model 3的车主,提车之前,我没有亲自试驾过,甚至没有看到过实体车,几乎属于盲定。提车之后我非常满意,开着非常爽。还花了2万多给车喷了红色的漆。

最开始,重庆第一批车主只有十几个,后来中国工厂投产,车也开始降价,起初我们的车友群一年下来只有2、300人,200多辆车。到去年底,重庆区域有了8个特斯拉车主群,将近4000人。去年Model Y发布,价格远低于我们的预期,我就又买了一辆,今年年初提到了车。

现在,我的第一辆车,两年降了差不多20万,花50多万买Model 3的我就成了“老韭菜”。但在当时的阶段买车,50多万的价格,也只能买宝马5或者宝马3的顶配,这已经是当时的阶段最好的选择。毕竟车又不是房子,不是用来增值的。现在我也觉得当时是正确的,去选其他车,我怎么选?

相对来讲,我觉得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自动辅助驾驶和整个车的智能化都是所有电动车中最稳的。蔚来的内饰做得很好、小鹏的语音做得很好,但这些对我来讲,都不够前面三点有吸引力。

当然,特斯拉的语音、自动雨刮、导航做得很糟糕。我喜欢研究背后的逻辑,特斯拉的技术更先进,但它毕竟要依赖于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这就意味着,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拿雨刮这件事来讲,特斯拉的雨刮依靠摄像头判断,而不是雨量感应器,有时正在下雨,雨刮没有反应,司机需要手动开,系统就知道自己错了,下次会改回来。这需要一个过程。

我很喜欢分享特斯拉中国区副总裁陶琳在一次车友大会上举的例子,把两个月大的人类和猴子一起放在森林中,看一下谁更厉害,最开始肯定是小猴子更厉害,长到一岁还是小猴子更厉害。但小孩子还会继续长大,猴子永远是猴子。婴儿期一过,人类的成长会非常之快。

两年用下来,给特斯拉提建议,通常响应速度都会很快,之前升级后,车上的图标颜色很浅,我们反馈说看不见之后,两个周就改了。

我们重庆车友群最近常常看到一些所谓的特斯拉“突然加速”“刹车失灵”等的报道,作为车主,我们必然是比普通人更关心的,但我可以给一个结论,我们重庆群里有4000人,没有一个人遇到所谓的刹车失灵。“突然加速”事件最终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是误操作导致的。

这次的事情对特斯拉的品牌肯定会有影响,但长期看,只要有好的产品,大家都会成为消费者。但现在陷入舆论风暴的特斯拉事件,和我们每天知道的,和体验到的完全不一样,这就一定有问题。这种热度,总有一天,会有东西把它击破的。

特斯拉的问题,新能源车都无法躲过

车主:陈壮坚,2020年购买特斯拉,车型:Model Y,驾龄:10年

我平时不怎么开车,但是2020年还是买了辆特斯拉,34万元。原因无他,作为极翼无人机CEO,智能车的自动驾驶和植保无人机的飞控逻辑相通,我算是买了辆智能车来研究。

我并不在过多关注降价和车内饰,预测今年电动车会因为缺芯涨价,所以割韭菜的讨论没参与;也没有体验到冬天电动车狂掉电的问题,毕竟上海温度还可以。我最主要的关注点,是特斯拉各种“突然加速”、“刹车失控”等问题的真正原因。

首先表明观点,这些事故不能全算在特斯拉头上,但特斯拉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中国区的特斯拉没有高精地图,也没有那么多的传感器,这是它的商业选择问题。综合起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特斯拉的算法依然领先,但很多场景还是没有覆盖,面对突发情况很难解决。

开特斯拉一年多,我认为它的驾驶感非常便捷和舒适,不过,这会让很多新人忽略了学习驾驶电车的过程,各种误操作因此出现。比如,特斯拉容易进入辅助驾驶,中国台湾有一个案例,是驾驶员进入定速巡航后,前面瞄定的车突然消失,驾驶员操纵的特斯拉从60迈突然加速到120迈,后来导致交通事故。

特斯拉和普通车一样,脚底部左边是刹车,右边是油门。很多人会用油车的习惯去驾驶它,但由于电车是非常灵敏的,所以它的油门踏板有加速和制动两种模式,制动模式是让电动车摆脱“一愣一愣”驾驶感的必备选择。

因此,特斯拉和所有的电动车,都在油门中做了增稳系统,这套增稳系统会冗余出10%的操作能量,最终让电动车的加速和减速更平稳,我们设计无人机也是这样,需要电子调速器。不然就会稍一加油门,电机就会让车/无人机冲出去。

我是觉得特斯拉的问题,可能在于车的操作冗余设计少了点,毕竟它的百公里加速度也是全球最快的,我形容驾驶特斯拉的油门操作难度,是你得练出“黄金右脚”。这对普通用户来说确实是个隐藏的坑,我怀疑特斯拉很多事故都和这件事有关。

在美国,特斯拉的问题处理和优化升级办法,是让用户主动上传这段驾驶事故的数据给特斯拉,特斯拉来针对性改进。但在中国,大多数用户不会这么操作,我还是上传过几次。

特斯拉遇到的驾驶问题,我认为所有的电动车都会遇到,只是这次事故的处理方式,最终演变为互相指责的闹剧。我个人的意见,智能车是大方向,但我现在基本不开自动驾驶,特斯拉和所有电动车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除陈壮坚外,文中车主均为化名)

相关阅读:
每日优鲜与京东到家合作 通过“物竞天择”项目同步上线京东 同城货运中场战事正酣,滴滴顺丰入局、货拉拉们如何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