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网店售卖假苗木生意:P出自创“新品种”,野蔷薇苗当月季卖

被各种商家营销套路侵害权益?买到的商品出故障投诉无门?黑猫投诉平台全天候帮您解决消费难题【消费遇纠纷,就上黑猫投诉】

网店里卖的葡萄苗,会分为蓝宝石、巨峰、夏黑等十余个品种,但不管买家下单哪个品种,收到的都是同一款葡萄苗,“都是葡萄园淘汰下来的旧根,很便宜,修剪一下就可以当成好苗卖。”

新京报记者韩福涛

买来的月季,开花后发现是蔷薇;种下的樱桃树,居然结出了李子;明明买的是花,收到的其实是草……

这些让人捧腹的网购经历背后,暗藏花卉苗木的销售陷阱。部分商家利用花木幼苗不易辨别、生长期长的特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甚至有些卖家靠P图,“自创”出独一无二的新品种。为了躲避投诉和查处,卖家会同时经营七八家网店,“查封一家再换一家卖。”

一名曾被坑过的买家抱怨称,这些假苗卖家的可恨之处在于,“不仅骗了钱,还让买家赔上了许多心血,养了几个月才发现上当。”他们利用电商平台的规则,精心设计着“骗局”:买家精心培育一年半载,等到开花结果才发现被骗,而此时平台规定的维权期限已过,卖家也已关掉网店另开新店。

今年3月下旬,在花卉苗木的销售旺季,新京报记者前往著名“花木之乡”江苏沭阳调查,揭开了网购花木骗局的冰山一角。

▲3月26日上午,沭阳花卉园艺淘宝城非常热闹,网店店主骑着电动三轮车前来采购,常会把市场堵得水泄不通。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3月26日上午,沭阳花卉园艺淘宝城非常热闹,网店店主骑着电动三轮车前来采购,常会把市场堵得水泄不通。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假苗市场”

便宜树苗当果苗卖,商家称“几乎买不到真货”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近些年,靠着这个名号,当地的苗木电商也做得风生水起。

据媒体报道,沭阳全县花木网店有三万多家,花木类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某电商平台上约40%的花卉苗木销售集中在沭阳,也就是说,这家平台每卖出2至3件花木,就有一件来自沭阳。

开春后,花木市场也进入旺季。3月下旬新京报记者前往沭阳县调查发现,网销苗木生意火热的背后,也暴露出当地部分商家售假泛滥的乱象。

沭阳县下辖的新河镇、颜集镇和庙头镇,是沭阳花木电商产业最为集中的地方,周边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从事花木电商。颜集镇堰下村800户村民,2017年时就已经拥有网店800余个,从业人员2000余人,超过全村半数人口。

在电商平台上,坐标沭阳的网店,大多都宣称拥有自己的苗木基地,品种齐全,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但记者走访调查后得知,这些网店的货源都是当地的批发市场,展示的图片也多是从网上下载。

多名苗木批发商户透露,沭阳本地培育的只有冬青、黄杨这类景观树苗,果苗、花卉和绿植都是从外地采购。批发商采购回来后,再通过当地市场分销给网店店主。

一名商户称,因为实地购买顾客可以对比实物进行挑选,实体店很难以次充好,但网购兴起后,很多人看到“商机”,从市场采购便宜的普通幼苗包装成稀有品种高价出售。

3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新河镇的沭阳花卉园艺淘宝城,这个市场是当地一家专门面向中小网店的花木批发市场。上百家批发商聚集在此,商品种类覆盖鲜花、果苗、绿植、盆景等。

每天一早,周边村里的网店店主骑着三轮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个市场选购苗木,因为人流量过大,市场里经常堵得水泄不通。

▲3月23日,新河镇一家批发商户仓库里堆放的果树苗,不时会有网店店主前来采购。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3月23日,新河镇一家批发商户仓库里堆放的果树苗,不时会有网店店主前来采购。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卖假苗”在这里不算秘密,不论是批发商还是网店店主,都不回避谈论这些。

“前两天一个小伙子觉得樱桃苗贵,就从我这拿了两棵李子苗,在网上当樱桃苗卖出去了。”市场里一名批发商户,对网店卖假苗的情况习以为常,“他们从我这买苗,回去冒充其他苗卖,我们也管不着。”

三轮车塞满当后,店主们就原路返回,回到不远处的农家院落,院子的大门也随之紧闭。不一会儿,院里传出撕扯胶带的声音,三轮车会从院子里再次驶出,但此时车上已经堆满打包好的快递包裹。

这是当地村里最常见到的场景。新京报记者蹲守多日发现,这些快递会通过村口的快递网点,最终流向全国各地。

其中一名网店店主告诉记者,卖假果苗利润高,在当地的网店十分普遍,“几乎买不到真货”。

以葡萄苗为例,网店里卖的葡萄苗,会分为蓝宝石、巨峰、夏黑等十余个品种,但不管买家下单哪个品种,收到的都是同一款葡萄苗,“都是葡萄园淘汰下来的旧根,很便宜,修剪一下就可以当成好苗卖。”

记者在新河镇走访了多家果树苗批发商户,一名商户直言,几乎所有在售的果树都没有细分品种的说法,“我们就按大小粗度卖,不分品种,都是开网店的买回去,自己包装成几十个品种。”

为何要冒充呢?这名商户解释说,卖假苗的利润可观,“有个人把普通橘子苗当成沃柑、丑橘苗来卖,一个多月赚了好几十万。”

▲4月2日,一名工人正在按照网上的订单,将果树苗打包成快递包裹,准备发给买家。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4月2日,一名工人正在按照网上的订单,将果树苗打包成快递包裹,准备发给买家。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生意经

野蔷薇当“万能充”,假玫瑰一天卖出上万单

新京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来此采购的网店店主早已“研究”出一些售假套路。

他们钟爱某些价格低廉、外形与许多品种幼苗都十分相似的苗木,以此冒充其他树苗发给买家,这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万能充”。

海棠便是其中一种。“海棠可以冒充苹果树卖,还可以当桃树卖,只要是果树都可以冒充。”一名苗木批发商告诉新京报记者,海棠树苗的价格非常便宜,一棵大拇指粗度的海棠苗只要1.8元,是同等粗度果树价格的一半。

能当“万能充”的幼苗有好几种。他又指了指一旁的木槿树苗,“它也是万能充,外表跟很多树苗都非常相似。”

一名网店老板向记者传授他的“生意经”:“野蔷薇非常便宜,每棵只要几毛钱,但它是神器,可以当月季卖,还可以冒充百香果苗卖,也是万能充。”

记者观察发现,规模大些的网店店主,会在自家田地里建上白色大棚,把院子腾空用来打包苗木。经营网店的主要是年轻人,赶上旺季,还会雇上几十个工人帮忙打包。

一名当地业内人士透露,多年前电商平台刚出现时,就有当地人在网上卖假花卉苗木,“以前开网店的村民都敞着大门,从不避讳,后来因为会有执法人员上门检查,村里开网店的人家就常常把大门关起来了。”

刚入行三年的周成(化名)是沭阳本地人,他之前在外地上班,后来辞职回乡开网店卖花木。他透露说,卖假苗有很多固定套路,其中赚钱最快的便是自创新品种,“就是说本就没有那种品种,我们自创一个,然后把它打造成爆款。”一方面,自创的新品种很畅销;另一方面,也不易被识别出是假货。

“比如我卖的玫瑰是蓝色的,顾客看到觉得稀奇,就都去买那个,其实网店里展示的蓝色玫瑰图片是合成图,本来就没有这种花。”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由于玫瑰花没有产生蓝色色素的基因,无法生长出蓝色花瓣,之前市面上流行的“蓝色妖姬”,也是白玫瑰用特殊染色剂溶液浸染而成,但售价要比其他颜色的玫瑰高很多。目前仍有不少网店在售这种“蓝色玫瑰”,销量非常可观,不少店铺显示“月销4000+”。

周成介绍说,他的网店上架了包括蓝色玫瑰在内的十多个玫瑰品种,不管买家下单哪种玫瑰,他寄过去的都是普通的玫瑰老根,没长叶子也没开花,客户收到货也分辨不出来。“我一下开了六个玫瑰老根店,一天能卖上万单。”

▲一位网店店主“自创”的新品种花卉,实际发给买家的是一种绿化用草。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一位网店店主“自创”的新品种花卉,实际发给买家的是一种绿化用草。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新发明”

绿化草p成进口花,5毛钱的种球起名“驱蚊花”

颜集镇堰下村的沈小凡在某电商平台上经营着一家花卉网店。他毫不讳言自家网店也在售卖假苗,“我这是跟他们一样,全假,而且我这个比他们还厉害,因为我这个东西零成本。”

当记者问他卖的是哪一种花卉时,他自己也答不上来,“名字是随便起的,我也记不住。”随后他打开电商平台,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独创”的花卉。“我卖的这个你认识吗?我自己都不知道这是啥。”

记者看到,这款产品起名叫“进口四季花”,网店展示的图片类似君子兰,特别的是,叶子上同时长出了七八种颜色的花。沈小凡说,图片上的花是他朋友后期合成出来的,“只有我和我朋友几个人卖,自己创的。”

有人下单后,沈小凡就寄过去一种绿化用草。他从家里找出了几棵用来发货的小草,“这个叫麦冬草,发的时候带一点小芽给它,跟买家说现在看着像草,长大了就能变成那种花。”这种草论斤称,几毛钱一斤,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记者在该购物网站上搜索发现,有四家网店在售卖这种花卉,单棵售价6.8元,其中一家网店显示已售出八千多件。在评价栏中,有买家质疑花苗太小,但并没有买家怀疑收到的其实是草。

3月30日,记者在沈小凡的网店内下单了这款花卉,如其所说,几天之后,记者收到了几棵被精心修剪过的麦冬草。

尝到甜头的网店店主周成今年又“发明”了另一个新品种——驱蚊花。“弄个假花P图,说是驱蚊花。实际没有驱蚊花,就是随便买了一个种球,发给买家的。五毛钱一个,卖二十多块钱。”

描述这些的时候,周成掩饰不住赚钱的喜悦,“每天买点货回来包装一下,两小时就能忙完,钱就到手了,卖一千块钱有六百的利润。”

虽然因为投诉太多,这两个售卖新品种的网店先后被平台查封,但周成对此早有准备,“钱我们已经赚到了,封就封吧。”

记者在电商平台浏览发现,这类“新品种”并不少见,有店家卖“花生树”,还有“西瓜树”,当地的苗木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品种其实都不存在,但普通消费者依靠文字和图片很难辨别真假。

“一些不存在的品种,往平台上一放,每天就能出几百单,下单的人交点智商税就行了。”一名花木商人如此感慨。

▲3月30日,记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山竹苗,多次追问之下,卖家承认发来的是银杏苗。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3月30日,记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山竹苗,多次追问之下,卖家承认发来的是银杏苗。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游击战”

商家同时经营多家网店,被查封后迅速转场

从春节到清明节,是花卉苗木的销售旺季,为了迎接旺季,卖家会提前数月准备。先重新申请网店,然后刷单、刷好评,等到旺季来的时候,再投钱在电商平台做推广。

周成售卖自己独创的“驱蚊花”时,在推广上花了不少钱,“一千块钱一天,连续烧个十天,生意就好起来了。”

花钱买推广是这些店主的普遍做法,与记者有过交流的多数店主都表示“买过推广”。

“花不花钱做推广决定了网店的销量,有的卖家一天砸一两万在平台上。”一名店主称,所谓的推广就是店主花钱从电商平台购买曝光量为店铺引流,可以让商品排名更靠前,浏览人数增加销量自然也会上涨。

由于卖假苗的网店利润高,在推广上就会更舍得花钱,即使有人想在网上卖真苗,也没法跟他们抢生意。“真苗十几块钱一棵,假苗才卖两三块钱。我也想卖真货,可是网店就活不下去了。”

但他也意识到,随着沭阳县售卖假苗木的商户越来越多,当地的花木质量早已失去市场口碑,很多网站和论坛都有网友“控诉”的网帖。由此,当地卖假苗的网店店主不得不“出招”应对。

沈伟(化名)曾是沭阳花木电商大军里的一员,他透露说,为了能继续卖假,当地花木卖家可谓绞尽脑汁。以种球类花卉为例,曾有卖家将花箭剪掉再发货,花箭就是出花的枝杈,剪掉后就只长叶子不长花。如此一来,卖家便没了后顾之忧,“一直不开花的话,买家就发现不了自己买的花是假的。”

沈伟说,卖种子的网店也有类似操作,把种子炒熟了卖给人家,就长不出东西了,买家也就发现不了是假货。“这个行业还有个忌讳,超过30棵的单子的不能发。”他解释说,下大单的买家如果发现是假苗,一般不会善罢甘休,而买一两棵自己种着玩的不会较真。

“招数”还不止于此。沈伟告诉记者,如果准备卖假苗,首先要准备很多个身份证,同时开七八家网店,这样即使被投诉查封,还能“打游击”,迅速换一家新店继续经营。

一名售卖果树苗的网店店主也承认,他们的网店很难长久运营,“做一个废一个,要不断换新店。”他介绍说,注册网店的资金门槛很低,押金只要一两千块钱,“既然卖假,押金都不准备要的,谁先投诉就赔给谁。”

记者在电商平台浏览发现,如沈伟所说,多数卖果苗的店铺都是新店,交易记录多在最近几个月内。

▲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一户在网上售卖果树苗的人家,白天大门紧闭,里面不时传来撕扯胶带的声音。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一户在网上售卖果树苗的人家,白天大门紧闭,里面不时传来撕扯胶带的声音。新京报记者韩福涛摄

治理难

有卖家转移到外地经营,专家建议“合力”监管

最近几年,除了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打击假苗之外,沭阳当地的监管部门也加大了查处力度。

一位花木从业人员告诉记者,线下的查处多是在接到举报或者投诉后,执法人员直接上门检查,有时执法人员也会随机前往经营网店的村民家里抽查。“如果发现快递单上标注的苗木品种与实际打包发货的品种不符,便会认定为假苗。”

2020年5月,沭阳县政府曾发布公告,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020年“三苗(花木种苗、畜禽种苗、水产种苗)”领域专项整治“利剑”行动,规范“三苗”领域线上线下经营秩序。

2020年7月15日,沭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两起花木种苗领域的违法犯罪典型案例:7月1日,执法人员对位于悦来镇薛方村王某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现场扣押快递包裹5156个,包裹内苗木与快递单标注苗木品种不符,以黄杨苗冒充驱蚊草进行销售。7月14日,执法人员对新河镇堰头村王某的经营场所进行突击检查,检查中发现,工人在包装苗木时,用同一种苗木包装,但包裹的快递单上标注为米兰等苗木,扣押快递包裹3561件。两起案件案值较大,均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当地多名花木批发商户坦言,相比更早前,如今当地的假苗卖家已经有所收敛,“虽然现在批发市场还会被网店老板堵住,但比之前已经好了很多。”

为了应对监管部门的查处,网店店主往往会选择比较隐蔽的场所打包发货,即使在家中打包也会将大门紧闭。还有一些店主将发货地点搬到较远的乡镇,甚至转移到周边县市。

在严打之下,有的假苗卖家干脆去外地经营网店。一名果苗卖家今年从沭阳转移到了山东临沂,“我的团队都过去了,客服人员也带到山东,春天旺季一过还会回到沭阳。”尽管换了地方,他的“经营模式”却没有变。

针对假苗乱象,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监管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消费者购买苗木这种产品,遇到问题后可能因为举证难、成本高,选择自认倒霉放弃维权,难免纵容了商家继续售假。”他觉得,除了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做好日常监管,网购平台在遇到相应投诉和发现问题时,要及时下架产品并固定经营主体,向监管部门举报,“几方及时进行信息共享,形成监管合力,才能有效遏制这种乱象。”

相关阅读:
Facebook效仿Clubhouse发力社交音频:近期或推多款新产品 携程赴港镀金:老企业能迎来价值重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