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管住App“乱伸的手”!四部门明确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管住App“乱伸的手”

晁星

近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新规,明确了39类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网友感慨,“乱伸手的App终于有了‘紧箍咒’”。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久为诟病,点外卖、听音乐、骑单车……似乎只要下载一款手机软件,就会有一长串“请求获取权限”等着你。这一条条“协议条款”常被默认勾选“同意”,一旦改成“否”,就会吃商家的“闭门羹”。在“数据有价”的时代,一众企业抱持宁“滥”毋“缺”的心态,野蛮开采个人信息,让人细思极恐。数据管理巨大漏洞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电话短信骚扰、电信诈骗等问题,极大损害着用户权益。

无论何种情况下,个人信息让渡都是有底线的,对技术霸凌,“最小必要”原则是国际通用的抗辩方式。但在国内,这还多是作为概念出现,现实约束力十分有限。一众商家美其名曰“为你好”,但着眼的却是练就“读心术”搞算法推荐,营造“信息茧房”,甚至利用大数据“杀熟”。由此来看,此番四部门联合出台的新规,详细划定了各类App收集信息的“最小必要”红线,将这一口头上的契约性原则,上升为纸面上的法定原则,也是在为相关治理工作提供强力的依据和支撑。

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各类细化的行业标准亟须跟上。就拿手机App来说,其数量以百万计,只有完善了各项标准,才能实现监管的体系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是随着头部企业逐步走向规范,点多、面广、更加分散的中小型App开发企业,将成为新的治理难点。再加上现在不少App功能多元,横跨多个种类,打擦边球越界收集信息的隐患始终存在。说到底,“包容审慎”虽是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价值依循,但只有坚持问题导向,与时俱进更新管理,才能让行业健康可持续。

置身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只会越来越多。大搞“拿来主义”,不仅会失去用户信赖,更可能受到严厉惩处。“拿好钥匙”、把好关口,扎牢个人信息安全第一道防线,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相关阅读:
微软谷歌互掐:科技巨头开始捉对厮杀? 美国社交平台Parler联合创始人将公司告上法庭:股份被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