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黄峥,需要跑路吗?

黄峥,需要跑路吗?

来源:邬健敏师姐

作者:邬健敏

拼多多一边发布亮丽的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一边给市场扔了一颗炸弹——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由CEO陈磊接任。

陈磊是和黄峥一起创业13年的铁杆兄弟,技术大拿。去年已经接过黄峥的CEO大棒,今年更是上位董事长一职。确保了黄峥的“隐退”。

于是,外界解读为,“黄峥跑路”了!还选择在拼多多发布有史以来最华丽丽的财报的当口,简直是功成名就、正大光明地“跑路”。

于是,资本市场上演一场悲喜交加的剧情,先是为拼多多优秀的财报(第四季度营收265.5亿元,大幅超出市场预期的192.16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46%;全年营收594.919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7%)而盘前大涨6%,随后跳水。美股开盘后,拼多多一路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近13%,收跌7.1%。

黄峥,需要跑路吗?

一、黄峥为啥要“跑路”?

拼多多称年活跃用户已经达到7.884亿人,一举超越阿里巴巴(7.79亿人),成为全国第一电商平台,当然也是全球第一电商平台。

要知道,全球首富贝索斯的亚马逊,在全球也仅有约3亿活跃用户。

而据《福布斯》估算,现年41岁的黄峥是中国第七大富豪,身家达到567亿美元。黄峥其实可以当中国首富。但他很明智,在去年将大笔股权分给了核心员工,还将天价股权直接划给了公司的早期天使投资人,这才影响到了黄峥的财富排位。

不过,你千万不要以为黄峥真的不管拼多多了。即便黄峥放弃1:10的超级投票权,他还是拼多多的大股东,控制权那是拿捏地死死的。

至于投资人,高管团队等等一众,对于这么睿智带领大家走上财富巅峰的“王者”,肯定也不会有啥别的企图心。

所以,担心拼多多失控的,可以把心放回去了。

黄峥,需要跑路吗?

那为啥黄峥要“隐退”呢?

因为,

拼多多需要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也就是黄峥自己在股东信里写的——

“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要改变就必须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要在核心科技和其基础理论上寻找答案。虽然拼多多自身还很年轻,还有很厚、很长的雪坡,还有比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空间,但如果要确保它10年后的高速高质量发展,那么有些探索现在已经是正当其时了。”

从一个投资人角度观察黄峥此话,当属大实话,不虚。

这段话,可以得出几个观点:

第一,拼多多的以规模和效率为导向的模式,存在先天障碍。

第二,拼多多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抓住农业产业链的机遇,在获取足够多消费者流量后,向上游拓展是顺其自然的事。

第三,10年之内,如果没有增量利润点进来,拼多多将会停滞发展。

第四,拼多多已经渡过从0到100的疯狂发展阶段,第二代掌门人负责守城之责,风险极小。

第五,黄峥作为创始人,探索拼多多10年后的生存发展路径,本分之责。

不到6年时间,黄峥打造出了拼多多这台高效运转的机器。在被认为没有机会的电商领域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和阿里巴巴、京东逐鹿沙场的超级巨头。

黄峥,需要跑路吗?

而秉承”本分“理念的黄峥,在公司治理上,上令下行、完全以公司利益至上,甚至能达到零度情感。

无论某马爸还是某东哥,人性上的主要弱点早就昭告天下;唯有黄峥,世人至今没有找出其致命的弱点。

总之,是个可怕的角色。

但拼多多模式却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

2020全年巨亏近百亿,也让市场一直在质疑,拼多多到底啥时候能真正赚钱?

下沉市场红利逐渐消失,活跃用户和GMV增长引擎疲软;

新业务多多买菜,黄峥亲自坐镇寄予很大期望的新业务,短期内很难有回报,老套路还是搞补贴低价大战,既面临阿里、美团、滴滴和京东等巨头的竞争,还面临政策封杀的巨大风险;

而多多钱包这个自建支付体系也还在起步阶段,大平台搞金融也面临政府反垄断和严格监管的趋势…………

总之,拼多多靓丽的财报数据背后,是更多无法言说的压力和焦虑。

所以,黄峥要早点脱身出来,找找新的事业方向,合情合理。

二、指数级增长才是黄峥的热爱

回顾黄峥的创业之路,可以看出一个关键点,他一直在寻求证明自己能力空间的,指数级增长项目。

黄峥当年从谷歌离职,做的第一件事,是跑到中关村去站柜台卖手机,背后动因是他想做电商网站,甚至还卧底到国美和苏宁学习行业知识。

黄峥,需要跑路吗?

然后,就成立了欧酷网(oukuu.com)。

3年后,欧酷已经成为手机和电子教育品类排名前三的电商网站,年营收6000多万。但黄峥很不满意,这个发展速度太慢了。

于是,他把欧酷卖给了前谷歌中国同事郭去疾。而在收购之前的2009年,从欧酷黄峥已经孵化出一家新公司,名叫乐其(Leqee),做电商代运营,班底当然是欧酷原班人马。

乐其成立三年后,团队扩张到100多人,年销售额过亿,利润过千万,显然比欧酷发展速度快多了。

但对黄峥来说,这个速度还是龟速,不够“性感”。一定要做一家指数级增长的公司,成了黄峥的执念。

于是,2013年,乐其抽调核心人员,又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名叫“寻梦”。

黄峥,需要跑路吗?

前两次创业,做的业务都深度绑定黄峥的人生导师——段永平,这一次,寻梦的主业和黄峥最初的好友丁磊关系更大——游戏。

彼时,游戏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堪称盛极一时。也许黄峥是想换个当红炸子鸡赛道,再尝试一把指数级增长。

虽然赚钱的逻辑其实有很大不同。

欧酷与乐其,都是帮客户省钱,或帮客户买到更好的东西,从中获取自己的合理利润。而游戏,则要靠各种精巧的设计让人上瘾,沉迷于其中,才能赚到钱。比较常用的就是:性和暴力。

而寻梦的一些游戏,的确有不少画面堪称符合这两大元素。

那做游戏是不是不本分呢?

黄峥的回答是:

“因为我还没有进化到可以做完全不赚钱的事。未来我希望可以做不赚钱的科研,但做商业不去赚钱,我觉得是不道德的,应该按照商业的逻辑去做一个本分的商人。”

我觉得这个回答无可挑剔。

因为只有证明自己的赚钱能力,才能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利用人性赚钱,只要不是违法违规,并无大错。

成王败寇。

黄峥,需要跑路吗?

后来,黄峥在玩手机中,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人们花在移动社交App上的时间占到了手机使用时间的40%,但是移动电商销售额,不到电商销售总额的1%。

这意味着巨大的拓展空间。

于是,乐其和寻梦还在继续运营,2015年黄峥在乐其团队内部又开始做一个新的项目:利用微信的社交关系做拼团。新项目的名字叫:拼好货,做水果团购。

从零开始,仅仅两个月,拼好货日成交就突破20万单,这是中国电商行业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而高手扎堆的寻梦团队,以游戏化的思维,不久也做出了一个新项目,就是拼多多。

2015年9月,拼多多上线,借鉴寻梦的游戏化思维来设计整个购物流程,购物与社交和玩游戏密切结合在一起。

事实证明,这个模式,走对了。

这也就是被黄峥日后总结的:拼多多做的是“Costco+Disney”模式。

所谓Costco,主要是指实惠,价格低到惨无人道。

所谓Disney,主要是指好玩。早期用拼多多的人,基本都不是怀着明确的购物目的而去的,而是怀着玩游戏或者占便宜的心态,参与了朋友发起的团购、抽奖、抢红包、砍一刀等等活动,不知不觉就成了拼多多的客户。

当年,拼团抢购”和“砍一刀”,在微信引起了病毒式的传播和一轮轮好友圈轰炸。在初期没有做任何广告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微信用户裂变,上线一年日订单就超过百万,月GMV超过10亿。

2018年7月,成立不到三年,拼多多就以高达1600亿人民币的市值,在美国成功上市。黄峥的个人身价,一把超过800亿人民币。

黄峥,需要跑路吗?

这称得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最惊人、最迅速的创富神话。

而在这个过程中,黄峥追求指数级增长,不停裂变孵化,尝试新项目的做法,一眼就可以看出——

黄峥具有极其超前的创业投资眼光。某种程度,和龚虹嘉孵化海康威视等等一系列项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天使投资之于黄峥的意义

黄峥的事业发展,一直和天使投资人绑定,烙印很深。

做拼多多,他专门找了四个人做天使投资:段永平、丁磊、孙彤宇和王卫。

黄峥,需要跑路吗?

段永平就不用说了,他一直都是黄峥的坚强后盾,亲爸都没这么贴心。每一次黄峥做新项目,都是段爷手把手的出谋划策,甚至拼多多的企业文化和营销打法,都有着深深的段永平烙印。

丁磊呢,中国游戏圈大佬,也是黄峥十多年的老友。拼多多要做“游戏+购物”,丁磊是最好的顾问人选。

孙彤宇,当时的身份是投资人。但是,他的前一个身份,是淘宝网总裁!如果说全中国做电商最强的高手,除了马云和刘强东,就要数孙彤宇。

王卫,是顺丰的创始人和当家人。电商离不开物流,拼多多要搞好物流,有王卫保驾护航还怕啥?

所以,黄峥搭建的天使投资人阵营,简直就是超级天团:企业文化和营销有段永平、做电商平台有孙彤宇、游戏化思维有丁磊、物流有王卫。

拼多多要不成,那只能说是黄峥的无能了。

还有个移动社交鼻祖,马化腾,也在拼多多成立不到一年,B轮融资就进来了,之后不断增持,拼多多上市前,腾讯已经成为持股18.5%的第二大股东。

很少有人知道,黄峥在谷歌总部工作时,住的离段永平很近,常常会帮段做一些投资的事情。而当时段爷已经深受巴菲特的影响,开始形成价值投资的理念。这些理念,也成为日后黄峥创业时,思考公司长远价值的底层基础。

2006年,段永平用62万美元的价格拍得了巴菲特午餐,他带上了黄峥一起赴约。这次饭局,对黄峥的意义非同寻常。

黄峥,需要跑路吗?

以至于在2016年4月,黄峥写出了《如创业的投资和如投资的创业》一文。

他说,感觉有时候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角度确实是不太一样的。但另一方面投资时自己的思路,好像和创业是一致的,没什么太多差别。

比如好的生意,好的合伙人,好的价钱,护城河和优秀的商业模式,这些,既是创业的关键因素,也是投资人最看重的元素。

确实,姐姐我也经常提到,创业和投资,往往是一体两面,原理相同,角度各自有侧重。在这个基础上,创业者关注怎么创成功,投资人关注怎么投成功。

而一个优秀的创业项目,就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共赢的绝佳案例,如拼多多。

事实上,黄峥在数年前,甚至已经成为国内某些有特点的创投机构的出资人,也就是LP。我的一个朋友基金,背后就有黄峥的身影。据说,有一些重点项目,黄峥自己会亲自参加跟创始人的会谈。而他虽然话不多,但每次都直击要害,并且能给予很多关键指导意见。

你看,其实不差钱的黄峥,早就开始悄悄地布局投资业务了。甚至你看他连续孵化几个创业项目的经历,也是带着投资人的那种眼光、态度和节奏感。

所以,你说,作为拼多多创始人的黄峥,一旦把接力棒交给自己信任、放心的继任者了,他会去做什么?

黄峥,需要跑路吗?

答案很清楚,选择合适的赛道,做天使投资。

而这个赛道,黄峥选择的就是食品和生命科学。

食品,也是拼好货起家的初心,某种程度和振兴大农业有关联,选择这个赛道,对黄峥是水到渠成。

生命科学这个方向倒有点奇特,和拼多多乃至黄峥数次创业经历并无关联。不过,痴迷物理学的,往往会走上探寻人类起源与走向之谜的深奥道路,也算是兴致所至吧。再说,黄峥的母校,浙江大学,在生命科学领域成果斐然,也不缺重点研发项目。

黄峥名下的繁星慈善基金,据悉即将与浙江大学展开重大的项目合作。而这个繁星基金会,是拼多多创始团队让出约2.37%的公司股份成立的。

早在2018年,为数不多的一篇专访中,《财经》记者问黄峥:除了拼多多,最想做什么、实现什么?

黄峥的回答是:

“希望未来能转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人员。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的model是一百美元纸钞上印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做到40岁以后就不参与商业了,参与科研发明了避雷针,我觉得非营利性的全心全意的科研工作对人类的贡献会更大。”

也许,黄峥骨子里也认为,自己是可以印在人民币钞票上的伟大人物,而不是被当成山寨假货平台的创始人。

深度参与到关键赛道科研体系中,借助黄峥的资本实力,再加上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姐姐我敢说,黄峥能孵化出(天使投资)的有潜力项目,绝对会让创业界和投资界震惊。

创业者的巅峰,其实是华丽的一个转身,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文明和商业文化发展的旗手,相比普通投资人如你我,黄峥更有资格,也更有实力。

期待。

注:图片来自网络,联系侵删

相关阅读:
中概股扎堆回归港股,并不都是“众星捧月” 快手高管解读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短视频加直播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