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Andreessen Horowitz 会取代科技媒体吗?

来源:TI China Newsletter( theinformation.com/China原创)

科技行业从业者、关注互联网产品的人可能都已经是近来最火的应用Clubhouse的用户了。从MarcAndreessen到ElonMusk,科技大佬们的“站台”让这个之前相对小众的软件迅速走到更多人的视野中。

除了Clubhouse本身,它背后的投资人——硅谷一线风险投资基金AndreessenHorowitz也随之成为最近的话题中心。但是关注点并不是他们的投资项目,而是作为一家风险投资机构,a16z正在成为一家具有超强议程设置能力、影响力巨大的媒体平台。

Clubhouse的火爆就是一个例子。这给美国的媒体行业带来了一个没有预料到的挑战和威胁。

a16z创始合伙人MarcAndreessen(左)和BenHorowitz(右)

a16z创始合伙人MarcAndreessen(左)和BenHorowitz(右)

对此,a16z也毫不避讳。

如果你打开a16z的官网,可能会误以为打开了某个科技媒体的页面——在网站最醒目的位置写着:对未来的科技感兴趣吗?请输入邮箱订阅a16z的newsletter。首页还包括a16z发布的最新文章和音频内容。

在内容的质量和所含媒介的多样性上,a16z做得非常好——不仅有专业的编辑团队,投资团队的每个人,从创始合伙人到刚加入的投资人都有个人的专属页面。与大多数基金不同的是,每个人的个人页面中,过往经历与成功投资案例只占了很少的篇幅,大部分内容是他们近期发布的文章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动态。

可以说,a16z希望将每个成员都打造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这或许是这个时代性价比最高的吸引创业者和新项目的方式。

不仅如此,a16z还准备成立OpinionSection(评论板块),欢迎a16z团队以外的人投稿。并继续为基金的内容团队招兵买马,招聘执行主编与评论板块的编辑。a16z在该职位的招聘帖写到:我们希望“。。。大规模拓展内容业务,涵盖更多主题和媒介(尤其加大在视频领域的投入)”。

这转递了一个很明确的信息:a16z希望建立直接与创业者、大众沟通媒体渠道、并由自己掌控对外传达的信息。

发展至今,与其说a16z在做基金,不如说a16z在做一家高效运转的公司。比起硅谷一些老牌基金精简的组织架构,a16z是一家职能部门齐全的中小型公司。据其官网显示,整个公司共有209名员工,分属于投资、市场拓展、招聘、运营等七个不同的职能团队。其中投资团队55人,剩下的都是广义上的投后服务团队,包括正在不断扩张的内容/编辑团队。

虽然中美很多基金都建立了专业的内容团队,定期与公众分享其投资理念、行业观察或是宣传成功退出的投资标的,但像a16z这样意图建立一个完整媒体生态的投资机构并不常见。

“讲好硅谷故事”是a16z自成立起,就不断在打、且打得非常好的一张牌。2011年,a16z联合创始人BenHorowitz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Whysoftwareiseatingtheworld(为什么说软件正在吞噬这个世界),引起巨大反响。

这个标题到现在还留在a16z的网站上,成为了a16z品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创业者仍把这句简短有力的口号挂在嘴边,非常具有传播度与辨识度。

我们可以把当时的a16z视为a16z1.0版——重视观点传播、借传统媒体的渠道。这与机构创始人的理念以及幕后的推手密不可分。促成这篇文章发表的人可能不太为中国创业者/读者所知。

她叫MargitWennmachers,2010年加入a16z,担任运营合伙人。Wennmachers在德国长大,1993年来到硅谷后不久,成立了自己的公关公司。当时的客户有Facebook、Amazon和Netflix。

Andreessen Horowitz 会取代科技媒体吗?

Wired曾写过一篇关于Wennmachers的专访,文中提到她对自己工作的描述是帮助a16z“管理/控制信息的输出,以便塑造出她想传递的故事”。

当时大多数投资人都信奉低调赚钱、很少在公共媒体上发声,Wennmachers剑走偏锋,不断在美国主流媒体上向对硅谷不甚了解的大众输出“技术改变世界”、“硅谷创业故事”——并在这个叙事中,强化a16z的基金品牌与两位创始人的个人品牌。这也成为了现在很多基金与GP效仿的做法。

A16z的媒体与运营策略也被一些资金规模较大的基金学习。这带来的马太效应不仅体现在基金覆盖项目的能力上,也体现在故事叙述权的掌控上。头部基金构建、传播、控制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发出的声音也正变得越来越大。

所以到了现在的a16z2.0,人们开始好奇,这家基金是打算火力全开取代科技媒体了吗?

A16z正在这么做。我们在这里先抛开国内的媒体环境不谈,仅仅针对硅谷。从TechCrunch开始,科技媒体原本是一个由意见领袖们写博客、在媒体上发表观点文章慢慢演变而来的“媒体形式”。一开始,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由于消费者和硬核科技产品的距离较远,需要科技媒体作为中间的媒介。

媒体内容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家内容、行业观点,这来自对行业核心人物的采访。在硅谷,这些人往往就在VC、科技公司里,普遍受过良好教育,自我表达能力很强,在博客、Podcast、视频等媒介形式被普及后,意见领袖们有能力脱离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也让这些观点迅速的被目标用户收到。这也是为什么MargitWennmachers在Wired的采访中说,其实读者了解一个公司的融资新闻、或者对一个行业的分析,80%的注意力是想看业内人士的观点。

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科技媒体的收入主要来自融资、广告和举办行业活动。有时候VC是科技媒体的投资人,有时候是广告客户,如果想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也需要行业里最有影响力的创业者/投资人来“站台”,这又造成了一个困境:科技媒体和投资人/创业者的关系非常微妙。所以科技媒体分化为两个方向:要么转向订阅模式,要么成为传统媒体集团的一个子公司。

这也成为很多业内人士会“攻击”科技媒体的地方。首先关于行业的独家内幕,在科技公司的小圈子里,略微资深的业内人士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来打听消息;另一方面,在行业深度报道方面,媒体经常被批评,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过于关注某些科技公司的负面新闻。a16z目前对外表达的对媒体的不满,也集中在这里。

当然,和所有行业一样,媒体也有不专业、不遵守职业操守的从业者。同时,人们对世俗意义上的强者有天生的崇拜,人们需要英雄、也愿意相信成功人士告诉他们的话。

在美国,技术与社交媒体的普及也让政商业领域的领导者如虎添翼——前有Trump的Twitter治国、后有ElonMusk在Twitter/Clubhouse上发言影响股价和影响力——他们有渠道、也有大量追随者,这让他们传达他们希望传达的信息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

从建设性的角度来看,科技媒体的发展变化,与出现a16z这样的“挑战者”也是一件好事,它在某种程度上也要求媒体更加专业、深入行业,为读者提供增量信息。但也正因如此,此时更需要有商业模式独立、新闻操作手法专业的媒体担任“啄木鸟”与“守门人”的角色。哪怕这意味着,需要站在公司/基金/“英雄”的对立面:去告知科技行业从业者和用户那些大公司、基金不愿意分享、却与前者息息相关的信息。

毕竟,作为行业里的普通人,只有当能够获取足够多的、被交叉验证过信息,才谈得上有做出更好决策的基础。期待听到你们的想法。

相关阅读:
留京外卖骑手的除夕夜:深夜收工,和平时一样忙 Facebook计划明年推出智能手表,信息交互和社交健身是产品亮点